总督是起源于明代的一个地方官职,入清之后成为定制,是地方最高军政长官,管辖三省、两省或一省的军政要务,官衔从一品。
在清朝中前期,地方总督共计有八个,分别是:
直隶总督
两江总督
湖广总督
两广总督
闽浙总督
陕甘总督
四川总督
云贵总督
(清代八大总督管辖地区)
在这八个总督中,直隶总督的地位最高的,毕竟北京就在直隶,地位自然是超越其他督抚。
而除了直隶总督以外,两江总督是排名第二位的封疆大吏,地位也是略高于其他总督。
总督的称谓都是来自于所辖地区,例如:
直隶总督管辖直隶省、四川总督管辖四川省
闽浙总督管辖浙江和福建
云贵总督管辖云南和贵州
陕甘总督管辖陕西和甘肃
两广总督管辖广东和广西
相比于以上六个总督,湖广总督和两江总督的名称有点让人迷糊。
湖广总督的辖区是湖南省和湖北省,按理说应该叫两湖总督,湖广中的“广”是指谁?
而两江总督的辖区是安徽、江苏和江西三省,“两江”的称谓明显是把安徽抛弃了,大安徽就这么没有存在感吗?
其实湖广总督和两江总督名称的来源都是有历史原因的,咱们先说湖广总督。
在明代的时候,湖南和湖北还没有分家,同属于一个省,叫湖广省。待清兵入关之后,顺治元年设立湖广总督管辖两湖地区。
到康熙七年,由于战乱导致四川人口稀少,清朝曾将四川和湖广并入一个总督辖区,废除四川总督和湖广总督,合并设立川湖总督。
康熙十九年,清廷重新恢复湖广总督。
康熙二十六年,清廷将湖广省拆分为湖北和湖南两省,湖广总督更名为湖北湖南总督。
自此之后,湖北湖南总督一直是正式称呼。但是由于湖广总督叫着更顺口,因此大将仍习惯称之为湖广总督。
至于两江总督,也并非是指江苏和江西,而是指江南省和江西省。
明代是两京制,设有南京和北京两个首都,北京所在的省份叫直隶,南京所在的省份就叫南直隶。
后清兵入关,废除南京的陪都地位,改称江宁,南直隶的称呼也不能叫了,改称江南省,与江西省一起划入两江总督辖区。
到顺治十八年,清廷忌惮江南省财力雄厚,唯恐地方坐大,于是将江南省拆分为江南左省和江南右省。
至康熙六年,江南左省定名为安徽省,江南右省定名为江苏省,两省彻底分家。
不过虽然安徽和江苏已经分家,但两省和江西依然属于两江总督辖区,而鉴于辖区没有发生变化,两江总督的称谓也就没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