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元宵节提前学会这5道“特色汤圆”,全家人都夸你能干!
按照我国的传统习俗,过了正月十五也就是元宵节,就意味着春节彻底结束了。
(有的地区认为过了初五就算完了,俗称“破五”,很多禁忌的事可以解除了)
而在春节的最后一天,元宵节当天同样有着许多重要的习俗,例如吃汤圆、赏花灯、舞狮舞龙等,寓意着新年的美好祝愿。
正月十五之所以称为元宵节,因为正月是农历的元月,而古代人们又将“夜”叫做“宵”,故此便将新的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称之为“元宵节”!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词《元夕》
一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便道出了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的思念之情,多少唐宋名家也为元宵节,留下了无数的千古佳句。
作为我国的重要传统节日,从古至今,大部分地区的习俗都是大同小异,其中吃汤圆是一项必备的民间习俗!
那么为何在元宵节要吃汤圆呢?它到底有何寓意呢?

其实元宵节吃汤圆的这一民间习俗,最初起源于宋代,汤圆以黑芝麻、豆沙、果仁、冰糖、玫瑰、核桃等作为馅儿,再将其包裹于糯米粉团之中,烹饪方式也可多样,蒸、煮、炸做法各有特色,在元宵节当天吃汤圆,则寓意着团圆美满之意!
一、红糖糯米汤圆

主要材料:糯米粉,温热水,红糖,熟芝麻。
详细做法:
1、将糯米加入温水后,揉搓成大小均匀的小丸子;
2、糯米丸子放入沸水中,煮熟后捞出,浸泡在凉开水中备用;
3、清水和红糖用中火熬制成红糖水,再将糯米丸子倒入红糖水中,煮至糖水收缩即可出锅;
4、撒入熟芝麻即可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