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入学记:几代大学生入学装备的演变

2013-08-28 来源:东南网

  上周末,厦门大学本科新生入学报到,各高校的迎新大幕也将陆续开启。有人说,上大学也是拼装备的时代。针对当今大学生这一尚无稳定收入、消费却又不低的团体,不少人回想起当年自己上大学的情景感慨万千。你还记得自己当年上大学时的装备吗?让我们透过几代人的记忆,看看大学新生装备是如何演变的吧!

   

  戴手表就算很奢侈了

  张先生 1978年考入厦门大学物理系

  “一双解放鞋、一床6斤的棉被、一顶单人蚊帐、一个旧藤箱、一个竹编热水壶、一只旧脸盆,就是我全部家当了。”

  提起当年,张先生记忆犹新,他说那时的“装备”最多几十元。最让他珍惜的是一支父亲用旧的钢笔。因为家境不好,他还申请了每月24元的助学金,是最高等的,“伙食费大概花掉12元,余下的钱用来买日用品和书”。“那时大家都比较艰苦,隔壁宿舍一个同学不仅有手表,还有一台双卡录音机,就让我们很羡慕了;一个住在上铺的舍友,买了一双新皮鞋不舍得下地,就在床上试着走来走去。”张先生说,这些都成为现在同学聚会时的笑谈。当年,戴手表、穿皮鞋都算上奢侈了。

  有收音机也让人羡慕

  朱女士 1986年考入福建师大中文系

  “因为家里孩子比较多,加上父母的收入也有限,我们根本没有消费的自主权,买衣服之类也是过年时由父母添置的,更别说什么大学的装备。”

  朱女士说当年没有“入学装备”之说,“背着被褥就去上学了”。至于学习开销,很大一部分都是用来买书的。但更多是开学之后,根据老师开出的书单,到图书馆里去检索阅读。“还有一门检索课,教我们怎么在图书馆查找学习资源。不像现在的大学生,电脑一打开,就可以阅尽天下事。”朱女士还说,有收音机也让人羡慕。一个舍友有一台收音机,每次收听时都会围了好几个人。

  最引人注目的是BP机

  陈先生 1995年考入厦门大学会计系

  “我上大学时全国高校基本上实行了公寓化管理,被褥、日用品都不用自带。”陈先生说自己上学时,除了专业书,行李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BP机了。“是为方便和家里联系买的。通常家里给BP机传来信息,我收到后再跑到公共电话亭里回拨电话。”大学毕业后陈先生才买了台手机,“那时手机叫大哥大,黑乎乎一块,像砖头一样别在腰间”。

  “当时电子产品很少见,顶多就BP机、胶卷相机、录音机,几盘磁带放在录音机里倒来倒去听好多遍。”在陈先生的印象里,哪个同学一有什么新鲜玩意,大家都会好奇地围着轮流玩。

  手机MP3比较流行了

  曾同学 2007年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

  只带了衣服鞋子,曾同学就只身一人从福建到北京念书了,“行李很简单,想说生活用品可以到学校再买。所以,到学校后马上在附近的银行办了张卡”。“现在缺什么都可以马上买到,所以,几乎没有特别准备什么装备去上学,连电脑都是大二才买的。”相比起如今对电子数码产品的依赖,曾同学说那时一部手机就可以解决所有问题了,自己当初使用的是诺基亚3250:“既可以当成通讯设备,也可以听歌娱乐什么的。同学间大多数也是这样的。也有不少同学买了MP3,但其实那功能手机也有。”

  手机电脑一应俱全

  蔡同学 2012年考入澳门大学葡语系

  “衣服、手机、电脑,还有一些学习用品,一买就上万了。”蔡同学称自己的花费在同学里只能算是中等水平,“不少同学一开口就跟父母要苹果三件套,mac电脑、iPad、iPhone这三件加起来就要近两万元了。”

  不过蔡同学称这样的消费有时也没有必要:“除了专业的学习需要用到mac里的一些特有软件,普通的笔记本电脑就完全可以满足大学生的需求了。”他计划找一个合适的兼职,“一方面长点见识,另一方面打算为自己添置一台平板电脑。”

  观点

  量力而行,不被“绑架”

  集美大学社会学系巨东红教授认为,大学装备的演变折射出时代的变迁。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得到了极大丰富,装备高消费成必然趋势。而许多学生的攀比心理和家长对孩子的有求必应,在某种程度上也为入学装备消费走高推波助澜。

  巨东红教授说,目前高校的配备完全可以满足孩子求知的需要。一些高校要求学生大一不带电脑到学校,原因就在于各种电子设备对学生来说更多还是娱乐的作用。大学生还是应该把注意力放在课堂上,多阅读、多思考。

  良好的装备并不能换来优势,他人对个体的尊重根本上还是来自于个人的综合素养。家长应该考虑孩子的真正需求。当然,每个家庭根据自家实际情况消费,量力而行,把握好消费的出发点,不被攀比之风所绑架,入学装备的消费还是能被理解的。

  (海峡导报记者 魏文 实习生 陈雅瑜/文 张向阳/图)

分享到:
责任编辑:徐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