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寻找北京最具特色的书店

2013-10-08 来源:环球网

   

  北京的文化资源丰富,有目共睹。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更是感同身受——四九城转一圈,光大大小小的书店、图书馆,您就一准儿数不清。但是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人,有时候也会慢慢对这种丰富习以为常,甚至视而不见。其实,就在这些或您习以为常或您耳熟能详的文化机构里,定有不少您不知道的“秘密”。

  面对年底的关店 实行体面地告别

  ◆书店名称:龙之媒广告文化书店

  ◆书店地址:华普花园A座

  ◆书店特点:读者报名,当一天店长

  龙之媒书店在保利剧院附近一座不临街的写字楼内,地方不大。暖色调的灯光打在橙黄的壁纸上,映出一个个美丽的光圈。黑色金属质地的书架上码放着各类原价数百元的广告文案,还有设计系书籍,展台上是各式各样的绘本和广告创意杂志,它们现在一个个被贴上了橙黄的便签,上面写着最新的折扣价格。

  2013年7月15日,这家书店的创始人徐智明发微博说,龙之媒实体书店将于年底关闭,同时将举办为期半年的“为了告别的聚会”,欢迎各位朋友报名来当一天“龙之媒店长”。

  成立于1995年的龙之媒书店是全国首家广告专业书店,它陪伴了几代广告人的成长。创始人徐智明这些年陆续做了独立出版和电子商务,精力和财力都有所分散,其书店在全国许多城市的分店也陆续关闭。

  徐智明没有想到,本意是告别亲朋好友的微博却收获了巨大的关注,不管是陌生还是相熟的,网友纷纷报名来当一日店长。在发布消息仅仅十天后,至年底的所有周末时间已经全部预约完毕。

  这些网友年龄和身份各不相同,有中央财经大学广告系的学生、有一家出版社的大叔,还有广告界的大佬,他们彼此并不相识,但像接力一样陆续赶来参加它的告别聚会。早九点到晚六点,他们挂着“我是今日店长”的小胸牌,和写着书店关门倒计时的小黑板合影,并且礼貌地回答顾客的咨询,简单地做着一日书店的管理工作。

  “与其让一家曾经美好的书店慢慢变丑、衰退、死亡,不如让她体面地告别。”徐智明的这个想法依然充满了他广告人的创意。

  今年23岁的新晋广告人李琼在得知这个消息的第一天就到店里报名申请一日店长。踏入广告业虽只有一年,她却对此充满了热情,“这里是广告人自己的书店,很多前辈都来过这里买书看书,在这里不仅是一种缅怀,更是一种追寻。”一天的店长体验让她感到开心而充实,“体验到了和现代生活完全不一样的东西。”

  龙之媒,意即天马神俊,为招引神龙的媒介。这个美丽的传奇,隐喻了龙之媒为广告业服务的使命。当年只有27岁的徐智明和25岁的高志宏在一家广告公司工作,一起萌生了为广告业和广告人开一家书店的愿望。转眼十八年过去了,徐智明说,经历了创业的艰辛、守业的快乐和理想实现的成就感,也同样面临着关门压力的沮丧和失落。但无论如何,“这家书店能为广告行业所做的事已经做到甚至超过了我们曾经期待的样子。”

  大家只能和它一一告别,感谢它在广告路上的陪伴和鼓励。中国传媒大学的@一撮儿小阳光是因为一次面试无意中踏进书店的,却被那些充满创意的图书而打动,冥冥之中决定了以后的专业道路。他说,“这个书店一直伴随着我入门、学习和研究这个领域,虽然去的次数很有限,却已然是专业知识方面坚强的后盾。而她要离开了,这个时代结束了吗?”已经成长为优秀广告人的im2.0 shanghai执行创意总监AllenLee从业之初就在这里获取启蒙寻找灵感,与这里结下了不解之缘,如今他也不得不告别自己那段青葱岁月。

  “人生和企业,都难免面临不得不的选择,与其懦弱苟安,不如勇敢放弃。”2010年在关闭广州店时,龙之媒曾在给会员的告别信里这样写道。徐智明的好友听闻书店即将关闭,一下子买了一百多本书特来支持,他说“在舞台上就要卖力演出,但最重要的是得优雅地下台”。

  梨园薪火传 京韵书香浓

  ◆书店名称:梨园书店

  ◆书店地址:丰台区万泉寺400号中国戏曲大学西门附近

  ◆书店特点:透过文字缝隙,瞥见戏曲中的离合悲欢

  北京城的西南角,一家书店以梨园之名,坚守着京剧百年的沧桑。

  梨园书店紧临中国戏曲大学的西门,绿树丛生的掩映下,一间不足100平方米的店面,却是国内硕果仅存的戏曲专营书店。书籍内容涵盖梨园行的人物传记、京剧历史、戏曲知识、曲谱剧本、演奏教程及其他各种工具书和教材。书卷的环绕中,六个音像架上陈列着梨园名家的磁带和光盘,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历代名角争奇斗艳;马派、杨派、余派、高派,各家唱派荟萃一堂。四面墙上,错落有致地点缀着充满京剧元素的工艺品,青衣花旦,一颦一笑;老生花脸,一招一式;文字无声,透过文字的缝隙,却好似瞥见那些曾在戏曲中上演的离合悲欢。

  郭娟是梨园书店的三名店员之一,平日里除了照看书店,她还有一项特殊的工作——淘书。出版戏曲音像制品的出版社日渐式微,有时不得不去一些旧书摊或私人收藏的书店淘换一些旧书。正对门口的书架下层很多旧书已经纸张泛黄,这些1970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革命现代京剧主旋律乐谱,如今的身价已翻了百倍。翻开首页,红色正楷的毛主席语录已经沾上茶渍,而沙家浜、杜鹃山、白毛女等经典剧目,却仍在时间的长河中经久不息地上演。来自上个世纪的文字还不止这些——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堆砌着一些32开大小的书籍,这些印刷于上世纪90年代初的戏曲丛书是梨园书店创始之初的库存遗留,至今仍保持两元、三元的原价出售,令慕名而来的读者啧啧称奇。

  进门右手边的柜台中,型号不同的化妆笔静静躺在盒中,等待未来的主人用它们描摹五色油彩;黛黑色的粗布练功鞋简单地扎成一捆;朱红色的练功带零星地点缀其间。而左手边的柜台上,则摆满了京韵十足的屏风、绢人、手工画等工艺品,以及团扇、舞扇等练功用具。稍稍留心,不难发现那些五光十色的工艺品背后的墙上,还保存着不少名人来店时的老照片,李维康、耿其昌夫妇,余派女老生王佩瑜,马派老生张学津,以及郭德纲、何云伟、张铁林等演艺界名流。很多名人来学校做完讲座或参加完活动,都不忘来书店里逛一逛。最让店员们印象深刻的是,国宝级京剧演员王金璐老先生在90多岁高龄之时,仍然来到书店,牵心国粹传承。

  京剧是个小圈子,梨园书店里南来北往的,也常是些熟悉的面孔。时值盛夏,有时一整天书店里也没有几个客人,但梨园书店一直保持全年无休的营业状态。“我们知道假期不会有太多人,但是必须开门营业。因为有很多外地的老戏迷会来这里淘书,不能让他们失望!”而有些不能亲自登门的客人,书店则通过电话或网络订购邮寄的方式,让百年国粹漂洋过海。

  1988年创办之时,梨园书店曾登上过香港、台湾的报纸,其后二十余年辗转浮沉,积累了一大批忠实的戏迷朋友。面对京剧文化传承和实体书店生存的双重挑战,书店经理张丽丽表示即使在夹缝中生存,也要为了弘扬京剧坚持下去。戏迷在,梨园书店就在;京剧在,梨园书店就永远不会消失。

  黑白条纹中的彩色世界

  ◆书店名称:斑马书店

  ◆书店地址:朝阳区定福庄传媒大学西街

  ◆书店特点:一位大学生经营的书店,梦想开始的地方

  在中国传媒大学旁边的西街上,斑马书店在拥挤的服装店、小吃店中显得别具一格。我问书店里一个年轻的女孩老板在不在,她说:“我就是老板!”一个大学生经营的书店,也是这条街上唯一的书店。

  斑马书店的老板小许是传媒大学的研究生,“以前看来,能开一家自己的书店就是我的梦想,而年轻的冲动给了我实现梦想的机会。”小许说,其实经营一家书店并不容易,她从图书批发市场批发的书籍一般都6折左右,而到店里出售是8到8.5折,微薄的利润仅仅能够支持书店的正常运营。“有的时候还需要我打工挣钱来维持书店的运作。”

  走进店里就会发现,在柜台旁边有一个小小的斑马模型。“斑马虽然都有黑白相间的条纹,但是每一只斑马的条纹都是独一无二的。”小许的回答中解释了店名的来历,她主修的专业是电影创作,店内很多书都和电影相关,《好莱坞启示录》、《艺术光晕中的电影》这些专业的书籍都是她精心筛选出来的。书店里还有一个小小的消费区,一台咖啡机,几把老旧的实木椅子,再加上几张手工画,如果是个空闲的午后,点一杯咖啡,捧一本自己喜欢的书,坐在暖暖的光线里,一整个下午就会随着翻动的书页而静静地流走。

  驻足在斑马书店里,各式各样的小玩意儿一定会吸引你的眼球。书架上有印着玛丽莲·梦露的饰品盒,有四叶草的贺卡书签,有老板自己手工制作的相框,还有带有传媒大学特色的手绘地图、明信片等等。我想,这书店之所以是斑马书店,是因为它不仅拥有黑白条纹一样丰富的文字世界,而且有它自己五颜六色的小世界吧。

  在采访的时候,有一位大叔进来找小许借纸和笔,“纸随便用,笔能用的随便抽一支。”小许的性格让人觉得暖暖的,她的书店更多了一份人文关怀。店内有很多的温馨小贴士,还有畅销书排行,每周都有免费观影会。

  斑马书店是一个女孩梦想的开始,在黑白相间的世界里寻找和开拓着自己五彩斑斓的世界。

 

分享到: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