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走近调钟人:毫秒不差调大钟

2014-01-22

 

调钟人

  为了调试乐曲和钟声,通信段撒出去几十人,以北京站为圆心,围着周围10公里转圈儿听钟声。

  噔噔噔……下午两点,北京通信段北京站通信工区工长张兵准时出现在北京站屋顶,灵活地攀上3个狭窄陡峭的检修梯,三步并作两步“蹿”上了塔钟维修台,身手之矫健,根本看不出这是一位52岁的老“通信”了。

  塔钟侧面的维修小门只有一人宽,一米来高,进门还要迈过一个高及小腿的石台,可老张1米85的魁梧大个儿,一猫腰就闪了进去。

  您一定在不少电影里看过以塔钟为背景的片段:各种大小齿轮,不停运转。可是,这里的齿轮呢?只见塔钟内四白落地,屋子中央是一个十字形的梁架,十字中心是台一人高的灰色电脑柜,十字形的四个顶端是4台绿色的电机,用来驱动指针,“滋滋”的电流声非常平稳。

  老张站在电脑前仔细核对各项数据、检查仪表——一切正常。他这才回过头来,冲记者一乐:“齿轮?现在的大钟早已进入电脑时代,通过GPS接收全球卫星信号校准走时啦!”

  北京站顶上的东、西两座塔钟,那可算得上是北京的地标性建筑了。塔高7米、钟高4米,每逢整点,悠扬洪亮的报时乐曲《东方红》能飘出10公里远。这亲切的钟声,曾伴随几代北京人成长,见证这座城市的日新月异。

  从1989年到通信段从事北京站塔钟维护至今,张兵从“小张”变成了“老张”,陪伴大钟走过了24个年头。至今,老张还记得上班第一天,师傅让他先围着广场转了一圈,回来问他:“你看见了什么?”张兵回答:“旅客和大钟。”师傅一字一句地告诉这个毛头小伙儿:“照顾旅客和大钟就是你的工作。谁到北京站,都会习惯性地抬头看看大钟,所以我们必须确保大钟一秒不差。”

  从那天起,“一秒不差”四个字就烙进了张兵的心里,每天上班,他都要给大钟做一次细致周全的“体检”。渐渐地,每天甭管多烦,只要一进钟楼,一听见“咔嚓、咔嚓”的走时声,他心里就特踏实。

  20多年过去了,老张身上的工具袋越来越轻,大钟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刚工作那会儿,工具袋里装着大扳子、大钳子,少说也有20来斤,夏天来回背两趟,肩膀上就能勒出两道红印子。那会儿设备调校的活儿多,每次巡视都要一两个小时,夏天在闷热的钟楼里呆上一个小时,人跟从水里捞出来的似的。现在,老张巡视大钟主要是“跑机房”,两小时一次,除了上钟楼,还要检查3个不同的设备机房。老张也从“机械张”变成了“科技张”。

  从1959年北京站建站以来,北京站塔钟经过了3次更新换代。建站之初采用的是老式机械打点塔钟,每天能差出5到10分钟,那时维护人员很辛苦,需要每天爬上钟楼,手动调节时差,利用机芯部分的摇杆,带动四面钟表同时运转。

  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北京站用上了上海电钟厂生产的电子脉冲式的塔钟设备,由设在机房内的母钟系统提供时间信号,大钟终于准点了。

  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老钟再次升级,换成了在塔钟制造领域中技术更为先进的两级子母钟式设备,使用至今。这代塔钟有一级母钟和二级母钟两套控制系统,万一有一套设备出现故障,另外一套还能正常驱动。同时,通过GPS接收全球卫星信号,走时精准到毫秒。

  张兵印象最深的是2008年的乐曲调试,“那20多天我掉了20斤肉。”当时,为了调试乐曲和钟声,通信段撒出去几十人,以北京站为圆心,围着周围10公里转圈儿听钟声。老张和同事开车绕着日坛、建国门、长安街、崇文门、花市转,一测声音大小,二测旋律舒适度。哪个方位声音弱,就在哪个方位加装喇叭。

  自钟塔建成之日起,每天早6时至晚9时都会在整点时播放的《东方红》,从未停止过。2008年,他们先从20多种不同配乐的《东方红》中,选中了声音传播更悠扬、浑厚的编钟曲。然后再从9种编钟曲中不断测试、挑选。“声音不能太高太尖,要柔中带刚,后劲儿足。”冒着7月酷暑,经过20多天的努力,老张他们终于在奥运会开幕前准时启用新的塔钟系统。

  现在,老张最喜欢的事情就是每天清晨6点钟,迎着初升的红日,站在北京站四楼的塔楼中,听浑厚悠扬的《东方红》准时响起。他说,那是一种说不出的自豪感。

分享到: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