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马年话马 马之趣谈话你知

2014-01-28 来源:《人民论坛》杂志 校对:周原

  唐玄宗到底有多喜欢马舞?为什么梦中情人叫“白马王子”?时下流行的“马上体”你知道么?现在,让我们一起搜罗一下古今中外那些和马有关的趣闻吧!

  唐玄宗偏爱马舞

  唐代,马戏达到顶盛时期。据说唐玄宗与杨贵妃尤其偏爱女子马舞。唐宫设有男女马伎队,饲养大量舞马。唐代许多文人都曾留下了有关舞马的诗词与文献。著名诗人张说曾经当过李隆基的宰相,他是目睹过舞马为唐玄宗祝寿场面的人。他在《舞马千秋万岁乐府词》一诗中写道:

圣皇至德与天齐,天马来仪自海西。

腕足徐行拜两膝,繁骄不进踏千蹄。

髬髵奋鬣时蹲踏,鼓怒骧身忽上脐。

更有衔杯终宴曲,垂头掉尾醉如泥。

鎏金舞马衔杯纹仿皮囊酒壶

  张说在诗词中详细描写了舞马纵横应节,徐行跪拜的舞姿。1970年10月西安何家村出土的“鎏金舞马衔杯纹仿皮囊酒壶”,壶上的舞马正是在“衔杯终宴曲”之时,做着“徐行拜两膝”的姿态。千年之后,史诗互证,张说诗中描述的景象,和这件银壶上的舞马形象完全一致,让我们得以穿越岁月的烟尘,去领略那消逝于历史深处的盛世繁华。

  唐玄宗李隆基在位后期,越发骄奢淫逸,纵情于声色犬马之中,银壶上的这种马就是为李隆基祝寿的著名舞马。根据文献记载,唐玄宗曾下令训练了四百匹这样的舞马。这种舞马表演的训练过程极其繁复困难。音乐和舞蹈都十分复杂,舞马要紧密配合千变万化的音乐节奏,做出各种复杂优美的动作,“奋首鼓尾,纵横应节”,一会儿腕足膝行、踏步徘徊,一会儿扬鬃跳跃、进退侧转……其惊险高难胜过任何现代的杂技,足令人惊叹绝倒。

唐代彩绘陶驯马俑与舞马

  然而,极尽享乐之能事的唐玄宗还不满足于此。他创造了一种匪夷所思的马舞形式。在他生日宴会的马舞表演上,他命人抬来三层板床互相叠加,令舞马踏步而上,旋转如飞。又命一些壮士高举一榻,令马在榻上起舞。周围是一帮年轻漂亮的少年乐工吹奏乐曲,配合表演。今天奥林匹克马术运动的竞技项目盛装舞步的比赛,是在长60米、宽20米的平整沙地中进行,如果与唐玄宗创造的这种高难度马术相比,无疑是小巫见大巫了。

  令人叹为观止的是,这些经过严格训练的舞马,似乎具备一种天生的神奇乐感。它们披着锦绣衣服,鬃毛系着贵重的珠玉,浑身充满灵气,一听音乐响起,便情不自禁地根据指挥者的手势从容踏步,前行跪拜,纵身飞腾,曲膝翘尾。无论动作多么复杂多变,都显得气定神闲、风度翩翩,达到了出神入化、炉火纯青的至高境界。

  最后一幕壮观的压轴大戏,就和这件“鎏金舞马衔杯纹仿皮囊酒壶”刻画的情形一模一样,上百匹乖巧灵活的舞马,同时口衔酒杯,半跪于地,向唐玄宗进酒祝寿,恰如诗人张说所描写的:“更有衔杯终宴曲,垂头掉尾醉如泥。”太平人间,美景良辰,盛况空前,连这些舞马也沉迷其间,全都喝醉了。

  可以想见,在一片盛世繁华、莺歌燕舞之中,自诩为一代英主的唐玄宗,该是何等的自豪!

  汉武帝与马肝

  汉武帝热衷于敬神、求仙,曾经杀死了一个为他求仙失败的方士,可是他为了安抚其他方士继续为他效力,就扬言说那个方士是因吃了马肝而中毒身亡的。从此,人们就开始传说马肝有剧毒。

  从前有个叫迂公的人,遇事不爱动脑子,总是做些傻事。有一次,迂公去一个朋友家吃饭。席间,大家都说些轶闻趣事来解闷。有一个客人说:“马的肝脏有毒,能毒死人。所以汉武帝曾经说过:‘文成将军吃马肝而死’。”迂公听了便笑起来,反驳这位客人说:“您恐怕在说谎哩,马肝长在马的肚子里,要是有毒的话,马为什么不死呢?”这个客人知道迂公一向有点糊涂,有心跟他开个玩笑,就说:“那您见过有一匹马活过100岁吗?这就是因为它们肝脏有毒的缘故啊!”迂公恍然大悟,一拍脑袋:“对呀,我怎么就没想到这一点呢?”迂公突然想起家里也有一匹马,是他从小养大的,感情远超过一般的坐骑。它也长有马肝,不是也要早死吗?想到这里,迂公眼前不由出现了将来某天爱马倒毙的情景,“不行,我必须回去救它!”迂公酒也不喝了,菜也不吃了,急匆匆往家赶去。

汉武帝为求仙而建的汉武仙台

  一回到家里,迂公顾不得休息,赶紧去马厩把心爱的马牵了出来,拴在院里的树上。又去厨房取了一把刀,坐在马旁边磨了起来。马看见主人用力磨刀,仿佛知道他想干什么,就用悲伤的眼光看着主人,发出一声声哀鸣。迂公不忍看马,背过脸去说:“你别怪我,我这都是为了你好啊。虽说有些疼,但挖掉了有毒的肝脏,你就可以活得长久些了。”迂公把刀磨得锋利无比,抓住马缰,咬了咬牙,一刀刺了下去,把马肝挖了出来。马长嘶一声,倒在地上死了。迂公扔掉刀,大哭不止,边哭边说:“马肝果然是有毒啊,挖掉了它,马都还是活不成,更何况是留在肚子里面呢!”

  迂公不懂得动物的器官是不能随便摘除的,所以害死了爱马还不醒悟。如果我们遇事不弄懂原委,胡乱听信别人的话,就会像迂公一样遭到惨重的损失。

  “白马王子”由来

  每个女孩可能都听过《灰姑娘》的童话,在爱情方面都会有一些唯美主义的浪漫情结,梦想自己是水晶鞋的主人,等待着自己的王子骑着一匹高高大大的白马迎面而来。白马王子的故事打动了一代又一代的少女。只是,王子为何要骑白马呢?

  有人曾经考证,“白马王子”的故事至少有三个由来:

  第一个来自欧洲传奇故事圆桌骑士团的著名骑士高文,他在圆桌骑士中堪与兰斯洛特比肩。高文Sir Gawain不仅武艺高超,战功显赫,而且身材高大,外形俊朗。传说他就是“白马王子”一词的来源。

  第二个源自英法百年战争中的法国国王约翰。1337年,法国国王腓力六世企图收回英王爱德华三世在法国的领地,后者则以法王腓力四世外孙的名义,自称自己比前者更具继承法国王位的合法权利,再加上海上贸易和陆上领地的争夺,两国战争爆发。1356年英军生檎法王约翰二世,迫使法国求和。第一阶段战事告一段落。有一段记载说,被俘的约翰骑着一匹美丽的白马,而英王爱德华三世的儿子“黑王子”则骑一匹小黑马。

  第三个是瑞典王子的爱情故事。公元1228年间,瑞典王子基尔(Prince Gear)有一段爱情故事,有一本书叫《她的白马王子(Her PrinceRode A White Horse!: An Urban Fairytale)》讲的就是这段浪漫。

  不管是在东方还是西方,人们普遍以白色为圣洁,白马多为元帅和王孙的坐骑。比如,历史上著名的亚瑟王的白马骑士,亚历山大的白马东征,都说明了白马在历史上的典型象征性。在今天,根据心理学的研究,喜欢开白车,穿白西装的男子至少在表象上最显得“飘逸和风流”。从视觉艺术角度看,将王子与白马融合在一起,无疑有着赏心悦目的美感。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古时候白马比较少,自古以来都是物以稀为贵,白马少就显得高贵,成为权力的象征。白色代表独一无二的尊贵,就像白马王子应当骑白马一样,这是个亘古不变的童话——高贵的白色骏马在原野上奔驰,马背上是英俊的王子,这几乎符合所有少女心中的憧憬。于是,“白马王子”的说法也就根深蒂固地深入人心了。

  那么,“白马王子”这个词到底来自什么典故?有人说是来自印度的婚俗。不过新郎骑“白马”可以解释,但“白马”与“王子”合为一体恐怕不是如此可以解释的。佛祖本来是一个王子,但不知是否骑过白马,不过他的一生是滿脱浪漫;弥勒佛原本也是一个英俊潇洒的王子,曾经有过不少浪漫,但似乎与白马无关。印度两大史诗《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中谈过王子,却不记得有白马一说。阿拉伯《天方夜谭》中也有王子,但也想不起有白马。荷马两大史诗似乎也没有王子加白马。

  看来,从史实来确定“白马王子”的起源似乎有点困难,但不管怎样,归结起来,它都是唯美主义和浪漫爱情的男主角。而最完美的结局就是,骑着白马的王子和真命天子是同一个人。

  英国女王先后拥有40匹马

  伊利莎白女王二世对赛马情有独钟,她更喜欢看平地赛马,去年6月2日是女王加冕60周年纪念日,女王和丈夫菲利普亲王没有出席任何公开活动,只是在纪念日前一天在埃普瑟姆赛马会上观看了一场赛马比赛,这足以说明赛马运动在她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同年6月20日,女王的佳驷艾斯蒂梅特(Estimate)在皇家爱斯科赛马会的爱斯科女士日夺得了金杯,女王当时带着王室成员在现场为自己的爱马加油,赛后英国首相卡梅伦还在推特上向女王发去了祝贺。不过,在10月19日于同一赛马场结束的英国冠军长途杯比赛中,艾斯蒂梅特却没能续写辉煌,让前来现场为它呐喊的女王唏嘘不已。

  《每日电讯报》透露,女王先后有过40匹马,目前聘用的赛马教练是约翰·沃伦,艾斯蒂梅特的训练师是67岁的迈克尔·司徒德爵士,他在1972年开始训马,1998年被女王授予爵位,次年开始为女王训练马匹。沃伦说:“赛马和观察赛马已经成为了女王生活的一部分。”

  据英国媒体2013年8月19日报道,伊丽莎白女王一批此前从未面世的童年照将被收录在新的王室收藏书籍中出版,以此庆祝女王的曾孙乔治王子的出生。在这批照片中,能看到不少女王和马的合影,其爱马情结可见一斑。

  马年流行“马上体”

  随着马年的到来,“马上有钱”,“马上有对象”……“马上体”受到大家的热捧。其实,“马上体”早在明清时期,老祖宗就玩过了,有一只猴子骑在马上,寓意“马上封侯”,出现在不少明清瓷器上。

时下流行的“马上体”,是人们的愿望和良好祝愿

  在两周时期,人们对马非常重视,会给马举行‘成人礼’,也就是‘执驹之礼’,当时的马非常昂贵。据《周礼》等文献记载,两岁的马被称为“驹”,需要与母马分开,配备马具,并接受训练。周代重视马政,“执驹礼”由天子亲自参加。1955年陕西曾出土马状盛酒器,上面的铭文讲述的就是“执驹之礼”。此外,马匹在两周时期还是等级的标志,据《逸礼·王度记》记载:“天子驾六,诸侯驾五,卿驾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通过车辆使用马匹的数量,来彰显不同的身份和等级。

  到了汉代和魏晋,与马相关的文物有很多。其中,汉代不少画像砖上就有马的形象,而魏晋时期的陪葬品中,开始出现大规模的仪仗队伍,其中则少不了马的影子。

  到了唐代,马不仅仅被用于农耕、军事,也开始渗透到其他的领域中,打马球、驯马表演、马上乐舞等,这些场景在大量出土文物中都有呈现。当时不仅男子可以骑马,女子也可以,她们身着胡服,骑在马上英姿飒爽,可以说是唐朝民风开放的一种直观反映。

清代晚期浅绛彩“马上封侯”帽筒

  骏马寓意才俊,因此马的形象在明清瓷器中比较多。清朝由满族统治,他们入关前属于马背上的民族,所以对马非常重视。当时除了在农业、军事上的使用,马也成为一种文化象征。清代晚期浅绛彩帽筒,有一只猴子骑在马上,寓意“马上封侯”。看来,时下流行的“马上体”,我们的老祖宗在几百年前就玩过了!

    (图文资料来源于网络 搜集整理:王韦)

分享到: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