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健康七日谈】初五 春天的“动感”生活

2014-01-28 来源:全民健康网

  对不少市民来说,春节假期在阖家团圆的同时,意味着“营养过剩”,怎么把“吃进来”的能量“动出去”,成了他们关心的话题。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人已意识到运动对健康的重要性,有些平时忙于工作无暇运动的上班族甚至下定决心,利用春节长假的机会进行“恶补式锻炼”。可是,这么做真的有益于健康吗?

  误区1:平时不动,放假“乱动”

  在本市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工作的金先生过了年就进入 “而立之年”。他读书时非常喜欢运动,打篮球、踢足球、打桌球、游泳无所不精,体格也特别健壮。然而,工作后各类事务繁忙、生活节奏加快,金先生的运动时间大为缩减,近两年几乎处于“零运动”状态。随着年龄渐增、工作压力不减,金先生明显觉得体质不如从前,连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也缩短了。

  “这样下去怎么行!”早在春节前两周,金先生就下决心要在长假里好好“恶补”一番运动。他打算每天早晨和晚上在小区里跑步,午后到健身房练习器械,还订了篮球场地,邀请久未谋面的老同学在没有走亲访友安排的初五、初六“练练手”。

  纠正:吃饭锻炼不能暴饮暴食

  对此,陈文鹤教授表示,有些上班族平时工作繁忙,到了春节长假,有了一段相对较长的空闲时间,便想着“一定要趁机多动动”。 “这个想法的初衷是为了促进健康,但其实是个误区。吃饭不能暴饮暴食,运动也一样,应该细水长流,平时每天抽一小时进行锻炼。 ”

  陈文鹤教授说,如果平时不锻炼、练练停停,却在某段时间里集中“恶补”锻炼,对体质的促进并无多大益处。究其本质,运动对人体而言是一种刺激,因此应确保其为一种良性刺激。如果春节长假期间一下子运动强度过大,很容易产生运动疲劳,而运动疲劳需要比较长时间才能消退,势必影响节后的工作;有些平时缺乏锻炼的人,心肺功能和骨关节的灵活性相对较弱,若运动量、运动强度超负荷,容易造成运动损伤,不利于长期运动甚至使人对以后的运动产生恐惧感;而一次量很大的剧烈运动,甚至可能造成免疫机能损伤,使人体易受病菌、病毒侵袭。

  春节健身尤忌“恶补”,尤其对那些平时运动较少甚至不运动的人来说,一定要牢记“循序渐进”;制定健身目标时不妨参考这样一个原则――看第二天的身体反应,无论采用慢跑、游泳或打球等健身方式,都要确保第二天醒来后不疲劳、食欲不受影响、正常生活节奏不受干扰。

  误区2:大吃大喝后突击运动减肥

  除夕阖家年夜饭,大鱼大肉概不能免;初一给外婆拜年,外婆“赐宴”必须赏脸;初二到岳父母家拜年,丈母娘掌勺的丰盛大餐,不敢不卖力吃;初三、初四继续走亲戚,继续吃;初五、初六各路同学、朋友聚会,“吃”也是难免的……望着镜中自己“层层叠叠”的下巴和肚腩,市民唐先生决定,每吃一顿好的,当天就必须绕着小区所在街区跑一圈。他还制定了严格的“7天减肥计划”,一副不把“吃进来”的能量“动出去”誓不罢休的样子。

  纠正:减肥不可“瞎折腾”

  “减肥首先要‘管住嘴’,有的人大吃大喝一番后再去运动,觉得可以抵消,这不是瞎折腾嘛!也达不到减肥的目的。”陈文鹤教授说道。他还提醒,一些市民订立的“7天突击减肥计划”并不可取,突击减肥非但效果有限,还会有损健康。

  陈文鹤教授表示,减肥贵在持之以恒,通常微胖的人以每周减0.5公斤为宜,寄望于靠运动量极大的突击来达到瘦身目的的人通常会以失败告终。这是因为并非运动量越大、出汗越多,减肥效果就会越好。陈文鹤指出,运动减肥的宗旨在于消耗掉人体多余的脂肪,其效果不在于消耗掉多少能量,而取决于消耗掉的是以什么物质提供的能量。脂肪的分解主要通过有氧代谢,但如果运动强度过大,此时人体主要处于无氧代谢状态,通过分解糖分供能,并不分解脂肪。

  运动减肥的关键在于 “中小强度”和“长时间”。中小强度的运动是有氧运动,如快走与慢跑相结合、游泳、木兰拳、健美操等,运动者并不感觉太累,出汗也不会过多。运动时间每次最好维持在1小时以上。陈教授提醒,减肥效果好的运动消耗脂肪为主,理论上不会使人产生明显的饥饿感;若运动后产生明显的饥饿感,则消耗的主要是糖分而非脂肪。若严格按照运动减肥的方法循序渐进,减肥会有成效。例如,体重在80至90公斤的人,通过每天2小时的中小强度运动运动和得当的饮食控制,一天可减400-500克。

  “有的人心太急,没有把握运动减肥‘中小强度’的要义,盲目加大运动强度,反而陷入‘动得多――饿得快――吃得多’的恶性循环,甚至越运动越胖。 ”陈文鹤说道。

  “动感生活”需掌握方法

  若想度过一个 “动感假期”抑或在长假结束后继续过 “动感生活”,不掌握一定的方法可不行。 “不但要参加运动,更要做一个‘会运动’的人。 ”陈文鹤教授强调,运动健身者要根据自己的年龄、性别、健康状况和运动能力制定一套适合自己的运动健身活动方案。他给出了一些科学运动的小窍门。

  选择喜爱的运动项目才能坚持

  选择喜爱的项目,才能坚持。有些人听别人说跑步对身体有诸多好处,明明自己不感兴趣、嫌跑步枯燥,也逼着自己去跑,其实没有没有必要。同为耐力性项目,也可选择游泳、骑自行车、健美操和球类运动等。特别是那些有意从春节开始减肥的市民,要做好“拉长战线”的准备,更应选择一些轻松的、自己感兴趣的运动,这才有利于长久坚持下去。

  春节长假期间,不妨和亲朋好友结伴跑步、打羽毛球、打乒乓球、打篮球、踢足球,一群人一起运动更热闹些,有利于提高运动积极性。

  了解自己有否潜在运动风险

  运动前务必要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有全面了解,尤其是了解自己有没有潜在运动风险,例如是否患有冠心病、高血压、肾炎、肝炎等疾病,从而尽可能去除不利因素。若有相关疾病或缺陷,就不宜进行较大量的运动,更不可盲目跟着亲朋好友参加集体运动,以免发生意外。建议先治疗疾病,并选择散步、太极拳等和缓适宜的项目。

  运动前后做准备活动、整理运动

  每次锻炼前应做准备活动,如活动上下肢、腰部,使踝关节、腿部肌肉和肌腱充分活动开,肺的气体交换增加,心脏输出的血液增多,以避免肌肉、韧带拉伤和心悸气短。尤其春节长假期间天气寒冷,在正式运动前一定要做准备活动,等身体有些暖了,再把外套脱掉、正式开始运动。正式运动结束后要做整理活动,例如做一些拉伸练习,目的在于放松肌肉。

  值得注意的是,为避免肌肉损伤,即使是中小强度的运动,准备活动和放松活动也必不可少。

  老人做好准备活动再出门

  陈文鹤教授提醒,小年轻若在春节假期进行户外运动,到了户外做好准备活动,外套脱去再正式运动无妨;而对老年人,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来说,应在室内做好准备活动后再出门。否则,人一下子进入寒冷环境,心血管收缩、增加心脏泵血负担,若本身就有心血管疾病,可能会出意外。而真正进入运动过程中,人体的肌肉血管是扩张的,总体来说对心脏收缩的阻力不会太大。

  不同运动项目应选不同鞋子

  一般来说,进行锻炼时应穿运动鞋。选择运动鞋的原则是鞋底较柔软而富弹性,从而起到一定缓冲作用,避免人体在运动中产生的震动,减轻关节压力。

  “如果是玩玩的还不要紧,但若比较一本正经进行锻炼的,针对跑步、球类运动、健美操等不同的项目,要选不同的运动鞋。”例如,有些年轻人打篮球强度大,如果穿底薄的鞋子,就容易扭伤,而专门的篮球鞋有充分的保护设置。

  不过,跳交谊舞一定要穿皮鞋,因为交谊舞有步法要求、活动过程中没有明显冲击力,且有礼仪要求,穿运动鞋反而不便,还可能遭人笑话。

  运动和吃饭,至少要隔一个小时

  陈文鹤教授强调,有些“老生常谈”的事项一定不可轻视其重要性――饭后不可马上运动,运动后也不宜立刻吃饭,运动和吃饭间提倡至少隔一个小时。这是因为运动过程中,人体血液重新分配,肌肉血液供应量丰富,而消化道血液供应量相对减少,因此,无论运动后马上吃饭、还是吃饭后马上运动,都不利于消化。

  日常运动从动手洗车做起

  陈文鹤教授年近七十,依然精神矍铄,放寒假了仍不间断科研工作。他平时最常做的运动是快走,通常每天下午四点半到体院操场跑道上走上45分钟到1小时。“走得比平时步行稍微快一些,但要尽量放松、让自己不感觉到累。 ”陈教授说,他觉得“运动生活化”是个很不错的理念,把运动作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也不用太刻意。“譬如洗车也是一种运动,我的车子都是自己洗,这一个小时里人就在不停地活动。 ”

  运动对健康促进的效果并非立竿见影,而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有些上班族因为工作繁忙而忽略运动,年轻时可能并不觉得有何不妥,但到了一定年纪,颈椎、腰椎等疾病就会找上门来。陈文鹤教授建议,长期伏案的办公室一族每工作一、二个小时,都应该活动5到10分钟,哪怕伸伸懒腰、站起来扶着椅子做做提踵练习也好,关键是要让平时动得很少的肌肉活动一下。由于久坐容易导致背肌疲劳且拉力不足,建议这类人晚上睡觉前在床上做10到20分钟的 “两头起”运动,即:平躺于地板或床上,两腿并拢自然伸直,两臂于头后自然伸直;起坐时,两腿两臂同时上举下压,向身体中间靠拢,以胯为轴使身体形成对折,然后恢复原状,再继续做两头起的运动,以此练习背肌力量以预防椎间盘突出症。

  对于一般的健康中年人,建议平时多注重步行,通常来说日常步行可达5000步,而若要以步行作为一种运动方式,至少要走6000步,最好能走10000步以上。此外,陈文鹤教授推荐慢跑、快走结合的运动方式,一圈隔一圈交替进行,可在小区内或公园的健身步道上进行,不提倡在马路上进行。

【责任编辑:刘刀刀】

分享到: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