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湿漉漉冬天里的茶里果

2014-02-14

  今春,还是第一次听人说,在南方,熏豆、橙皮、野芝麻、胡萝卜干、笋干尖等熏豆茶的茶料被称作“茶里果”。客人来了,冲上一杯,花花绿绿的,茶色却是清透,一点不浑浊。小饮一口,咸中带甜,鲜里带香,喉感也刚刚好,真人间绝味。上班第一天,浙江图书馆地方文献部的同仁发来一图,一个用茶里果摆成的繁体马字,寓意马到成功。很应景耶,要得。  

  自许不是稽古之人,也非骚人,但不知为何,爱搜街的我会钟爱一些古风尚存的民间饮品。比如薄荷水、酸梅汤、熏豆茶。喝熏豆茶,可以说是其中最古的江南风俗延续,打防风氏坐天下起,就已环绕德清一大圈。熏豆茶,也作烘豆茶,在德清又叫防风神茶。很小的时候,我就听过防风氏的故事,在我还没有去过三合乡,就大概知道了防风古国的方位。大学毕业后,我几次访防风祠,见祠前竖有防风神茶记碑,也就格外读得仔细并做摘录。记曰:  

  吾乡为防风古国之封疆。相传防风受禹命治水,劳苦莫名。里人以橙子皮、野芝麻沏茶为其祛湿气并进烘青豆作茶点。防风偶将豆倾入茶汤并食之,尔后神力大增,治水功成。如此吃茶法,累代相沿,蔚成乡风。此烘豆茶之由来,或誉防风神茶……  

  许多年来,我不只一次地突发奇想,找一只小舟,邀三五好友,从家门口之阜溪划到防风古国之下渚湖,完全按古人描述过的浪漫情怀来。开兰博基尼者,根本不能体会舟游的好处,唯一相同的是,不会错过路上的风光,且想去哪里去哪里。可是,今天有幼稚园老师告诉兰博基尼车主的儿子,防风治水的故事,大约就是,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先人防止台风、治理洪水。“兰爸”第一反应是:Kimi,这防风治水男在古代绝不是娘泡,他的夫人也不会是软妹子!还好,四千年前没有热播剧《爸爸去哪儿》,否则历史课本都乱穿好几回了。  

  防风氏的故事,与其单纯靠里人口口相传,总不如由一杯实在的茶打底来得实惠。每当外婆虔诚而隆重地为我泡熏豆茶,她老人家就像在完成一种神圣的祭祀仪式。作家张抗抗说,防风氏留下这防风神茶,正是以期为世人洗心醒目。“茶博士”周作人说,喝茶之后,再去继续各人的胜业,无论为名为利,都无不可。  

  外婆熏豆茶的主角熏豆是年前就备好的。深秋,晚青豆成熟的季节,采下一排排青豆植株,剥豆子,用盐水煮熟,然后在炭火上慢慢烘干,直到豆起褶了,明显瘪了。全套工序不算复杂,但着实费功夫。桔皮、野芝麻则是现做的,密封装在小玻璃瓶里,如果酱。外婆家门前曾种过一棵枳子树,好多刺,铁青铁青的,不好摘,拿竿子打。打下来的枳子,去瓤,留皮,晒几个日头,晾黄了,做出来的味道才斑斓。外婆没有读过《晏子》,所以她把枳子认作小贡桔,盼其春来花事浓,长成真正的桔子树。野芝麻呢,也是自制且秘藏的,大的颗粒饱满,小的也可爱,咬之,麻嘴,卜卜地响,外婆给它一个爱称“卜子”。这枳子皮、野芝麻和熏豆与沸水亲密接触,遂变得特别爽口,非常解渴。于是,外婆的茶里果好畅“销”,拜年去晚了,只能喝陈的。  

  说真的,湿漉漉的冬天,拿起电话点奶茶,坐等外卖哥来,哪比得马上有冒着热气的熏豆茶在手,幸福恒久。

分享到: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