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315来临 盘点各国维权十大妙招

2014-03-14 来源:凯风江苏综合

  3.15日益临近,又一场维权普法的全民狂欢即将开始,维权仅靠一个3.15、一场晚会是远远不够的。现在就跟随凯风百科一起把眼光放诸世界,了解和学习不同国家是如何维权的。

  1.美国:《柠檬法》规定汽车修不好厂家直接退钱 

  作为世界第一汽车大国,美国在汽车消费者权益保护上经验丰富,措施严密。各州都有规定汽车消费者权益的法规。这些法规被统称为“柠檬法”,因为在美国人看来,一辆问题不断,一修再修的汽车,味道如同酸涩的柠檬。在纽约州,如果出现三种情况,厂家要直接退钱:1)在新车购买之后的两年或行驶里程达到1.8万英里(约2.9万公里)之前,在消费者向经销商报告问题之后的27天内,厂家必须启动车辆的维修工作,否则消费者可以直接要求退款:2)在厂家或授权经销商处经过四次以上维修仍无法解决问题时,消费者可以要求厂家退钱;3)车辆因为一个或者多个问题,累计因维修而无法使用的时间超过30天,消费者也将有权要求退钱。加州的法律更为严格,汽车故障两次修不好就必须退换,而且特别强调,消费者有选择退款或者更换的自由,厂家不得强迫消费者接受更换。在联邦一级,美国1975年颁布的《马努森·莫斯质保法》特别规定,一旦消费者因为质量问题与厂家打官司并且胜诉的话,厂家必须支付消费者的律师费。这一条款实际上是“鼓励”了消费者走上法庭。美国许多律师事务所在代理“柠檬官司”的时候都是免费的,甚至“热衷”于代理汽车质量官司,因为有厂家可以买单。

  2.日本:“妈妈会”消费维权一呼百应

  日本的消费者维权机制属于“三方合力”模式,这三方具体是指国会、政府和民间组织。其中,日本民间维权组织也很庞大,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针对某个案件,由有过类似经历的志愿者及受害者亲属组成,称为“被害者互助会”;另一部分则是长期存在于日本社会,依靠闲散人员组成的维权组织,比如“妈妈会”。日本很多家庭都或多或少地与“妈妈会”有关联,一旦遭遇侵权事件,“妈妈会”成员会主动与机构联系,整个组织会出面协助制定维权方案等。当然,除了协助受害者收集证据外,“妈妈会”也会针对特殊维权事件,采取示威游行、散发宣传材料等手段,争取舆论支持。

  3.欧洲:巨额罚款给不法商贩以致命打击

  欧洲没有3.15,那里天天都是3.15,每一个手无缚鸡之力、毫无社会背景和权势的老百姓都可能成为打假英雄或维权模范。他们的工商局和税务局总是联手工作,假冒伪劣和坑蒙拐骗一定也偷税漏税,高额甚至巨额税务罚款就能给不法商贩以致命打击。税务局比警察局厉害千万倍,警察开出的罚单一般只有几百、几千,而税务官开出的罚单动辄百万、千万,令商家心痛不已,如百爪撕肉,千刃绞肠,万箭穿心。如果你买了一个疑似假冒伪劣产品,可以到工商局举报。工商局登记备案后,立即组织检查。此时,无需消费者举证,而是商家用购货发票或合同自证、自辩。一旦不能自证,工商局立即封店,同时税务局估算商家偷税漏税金额,这种估算可以随意的,甚至是胡乱的,此时同样需要商家自证。因此,在欧洲基本不会出现商品实际进货价为50元,而商家打出广告“原价500元,现价100元”吸引顾客购买的情况。一旦有人举报此类的价格问题,商家同样需要自己用购货发票举证,如不能举证,税务局将根据商家打出的广告推算利润进而进行罚款。例如,原价500元,现价100元,而进货发票上的价格为50元,税务人员会按500元卖价计算利润率,利润率=(500-50)/50=900%,税务人员再从商场的所有商品中抽查2个商品,比如这两个商品的利润率分别为10%和20%,这三个商品的平均加权利润率就可以计算出来了,比如说是310%,这个数据可以看作是该商场平均利润率,根据这个数据和每年营业额,可以算出10年来,10万种商品一共获利值,与商场申报的利润值之差,就是商场偷税漏税总金额。商家当然会喊冤,没问题,商家需要自己把这10年的帐都拿出来,证明自己的平均利润率不是310%,而是10%,这样的工作量无异于万劫不复的劳役。如果不能证明,这样的罚款,足以让如何商家一夜之间回到万恶的旧社会――倾家荡产,身败名裂,永不翻身。

 

   4.南非:银行卡被盗刷,银行负责赔付

  在南非,由于在商场刷卡消费大多不核对签名,消费者银行卡被犯罪分子盗用是常有的事情。一位南非华人去年底在自动取款机取钱时被犯罪分子盯上,银行卡被盗用,发现时银行账户上约两万块钱不翼而飞。在第一时间通过电话向银行报案后,他去南非标准银行办理新卡。银行营业员给他打印了相关流水单,并请他马上去警察局报案,出具他的银行卡一直随身携带的证明,证明他根本没有去过流水单上显示的商场等处消费。营业员说,银行反金融欺诈部门在对此进行调查后,会把所有被盗用的钱连同银行手续费一起返还给他。“虽不能完全保证,但95%的客户都能从银行要回被盗用的钱。”营业员说。果然,10天后银行返还他所有钱,包括手续费,一分不差。警察局之后还特意给他打电话,询问银行是否把所有钱返还给他,并说如果没有返还是不能结案的。

  5.澳大利亚:超市可以直接退水果

  根据澳洲竞争与消费者法令,如果商品存在质量问题,或与商家当初的产品描述严重不符,消费者可以凭发票选择退货或换货。但是实际的情况是,澳洲商家在退货机制上走得比法律规定的更远、更完善,大部分澳洲商家向消费者提供的是七天零理由退货,只要保留好收据,很多商家允许消费者在退货时,仅仅因为不喜欢,甚至说不出任何原因而直接无条件退货。曾经有人只是因为不喜欢自己购买的电脑,而且商品包装已经被拆得七零八落,依然顺利退货。更有甚者,一些澳洲超市为了改善超市新鲜蔬果的供应链,同意消费者只要不满意从这个超市购买的散装蔬菜和水果,就可以直接带着蔬果来超市退货,并且不需要收据,更不需要证明这些蔬果是从这个超市购买的。

  6.西班牙:多数情况下无须维权

  在西班牙,商家标价“实在”,不允许砍价,也不会骗人,并且对消费者的话也是深信不疑。科尔多瓦是西班牙南部一个伊斯兰风情浓郁的古城,卖银饰的大小店铺鳞次栉比。但店铺内的商品除银饰以外,还有很多仿银饰品,一般消费者是难以区分真假的,不过店家一定会据实相告。多年以来,科尔多瓦从未发生过因卖假货而遭顾客投诉的事情。科尔多瓦的商铺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绝不砍价。西班牙的商家也相信消费者不会欺骗他们。按规定,在西班牙乘火车如果购往返票,回程票可享受减价大约40%的优惠。有个中国记者在买回程票时,忘记出示来程票,售票员就按全额票价收了票款。这个中国记者离去半小时后,怀着试试的心情回到售票窗口,售票员二话没说,重新给记者出了一张打折的票。这里商家诚信经商,其实都是依法办事。长期按法律办事,商家慢慢养成了诚信经商的习惯。习惯成自然。

  7.美国:消费维权——告你没商量

  说“美国律师无处不在”似乎有些夸张,但当你在消费方面遇到问题时,总会有律师从天而降般地出现在你面前,并让你不费力气就能打赢官司。曾经有一位王先生旅美探亲时突遇暴雨,在某州政府楼前避雨,因踩到一块松动的鹅卵石摔了一跤,脚趾流血。王先生到家后,立刻就有几位律师找上门,劝说他打官司,并承诺肯定能获得赔偿。律师认为,王先生之所以受伤,是因为地上的鹅卵石松动,而作为管理者的州政府理应为自己的管理不力付出代价。在律师的劝说下,王先生同意打官司。最终,王先生获赔1万美元。 王先生遇到的事情绝不是偶然的,美国消费维权的官司胜诉率高的原因有二,第一,各州都有细致入微的立法,保护消费者的权益;第二,美国庞大的律师数量为此提供了支持。据美国律师协会统计,美国注册律师总数近百万,占全世界律师总数的35%,特别是在消费者维权领域,律师数量极为庞大。 在人身伤害、消费者维权的官司中,最常见的收费方式是风险代理收费,即律师的报酬取决于所代理的案件获得法院判决给付总额,律师提成比例为赔偿额的1/3,个别甚至高达40%。因此,美国人打维权官司的胜算才能如此之大。

  8.法国:食品安全全程监督

  在法国,保障食品安全的两个重点工作是打击舞弊行为和畜牧业监督。 特别是在食品销售环节,信息十分透明。每种食品都要标明生产日期、保质期、成分等必需内容,涉及转基因的食品,不论是种植时使用了转基因种子,还是加工时使用了转基因添加剂等,都须在标签上标明。2000年9月1日起,对出售的肉类实施一种专门的标签系统,要求标签上必须标明批号、屠宰所在国家和屠宰场许可号、加工所在国家和加工车间号。从2002年1月开始,又增加了动物出生国和饲养国两项内容。

  9.美国:商家小疏忽换来大赔偿

  以前有一个特别有名的故事就是说一个老太太在麦当劳喝咖啡烫破了嘴唇,被赔了300多万美元,但是实际上这个事实并不是烫破了嘴唇,而是她身上由于热咖啡泼散到了腿上,造成身上三度烧伤,后来麦当劳的巨额赔偿就是一种惩罚性的赔偿。赔偿原因就是当时检查虽然因为老太太自己失手打翻咖啡,但是麦当劳咖啡比肯德基或星巴克的咖啡温度要高出10几度,一般说星巴克刚出来的咖啡是75摄氏度,而麦当劳的咖啡经过检测是有82-86摄氏度。当时麦当劳方面辩护说,他们是为了咖啡达到最好营养效果和口味效果,咨询很多专家得到的结果,但在法庭上,原告律师问是不是有过投诉,或者是咨询过专家,麦当劳方面说没有,这样麦当劳明显处于下风。另一方面麦当劳在杯子上没有一个烫伤、危险或者是温度非常高的警示,虽然由于这是一个常识,不需要警告,但是最高造成这么严重的烧伤,证明还是需要警告,所以从这个例子来看,在这个生产方面没有相关的警告是会受到非常严厉的惩罚的。

  10.法国:座椅太脏能打官司

  法国法律规定,公共场所的座椅一定要由当地政府的卫生清洁部门及时清扫,如果公众感觉座椅肮脏,或因为没有及时打扫座椅而被传染上疾病,有权将卫生清洁部门告上法庭。  对于公共场所的温度,法国也有严格要求,尤其是在人口密集的车站、商场等,室内温度要求在20摄氏度左右。如果因为地处地下或无法自然通风,必须安装空调或大型风扇来调节温度。如果因为温度不适合而出现有人发病的情况,该公共场所负责人将遭到起诉。(图片来源于网络,飞扬整理综合)

分享到:
责任编辑:水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