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庞大的图书库存都去哪儿了

2014-03-17 来源:腾讯网

  初听“切三刀”,可能很多人以为是手术用语。其实出版界的“切三刀”也算是做手术,不过是给书做“整容手术”:将书脊外的三面各切一刀,换掉旧书的书名、封面和版权页,除去书边沿上的磨痕和尘灰,将旧书彻底翻新。

  “切三刀”的核心是书的再策划。封面、书名肯定要换,原则上也应该换书号。但是,有些出版社或民营出版商为了省钱,不换书号,只换封面、书名。结果,翻新后的书,封面上的书名和版权页上的书名对不上。只换封面、书名而不换书号的“切三刀”书,实质上还是旧书,很不受发行渠道欢迎,所以很多出版社“切”书时还是“忍痛”换了书号。

  笔者的一位朋友操作过很多“切三刀”的书,其中有不少书上市后取得了良好的市场化表现。如,把《牛奶可乐经济学》切成《一分钟读懂经济学》;把《少有人走的路》切成《永不说放弃》;把《疗伤的对话》切成《安慰的艺术》;把《听懂德鲁克》切成《德鲁克最后的演讲》等。这些书原本有几千甚至上万册的库存,“切三刀”再策划后,全都一售而空。

  当然,业内也有一些没操守的“切法”,对书进行过度翻新和再包装。很多读者在网上看到同一作者出了很多书,买回家一看,好几本都是内容一样的书,只是书名、封面换了而已。尤其是外版书,翻新的频率更是高得吓人。很多外版书在五年的版权周期内,连续翻新过七八次之多,导致有些读者时常质疑自己是不是买了盗版书。

 

  《安慰的艺术》(出版年:2013-1)与《疗伤的对话》(出版年:2011-4) 作者:南希·格尔马丁

  并非所有“切三刀”的书都能获得良好的市场表现,很多书被切过两次甚至三次,依然留有大量的库存。当这些库存成为真正的死书时,出版商就要考虑其他的处理办法了。在众多处理库存的办法中,低折扣出售曾经是很多出版商的重要选择。

  所谓低折扣出售,一般指的是将书以一折或两折的优惠价,成批卖给书贩子。这些书贩子中有很多都是当年以盗版起家的。在上世纪80、90年代图书销售的黄金时代,他们靠盗版赚得盆满钵满。到了当代,盗版利润越来越薄,有些人则干起了“倒卖图书”的生意。

  如果你以为街边那些“五元店”、“十元店”乃至“论斤卖”的书店里,把书像白菜一样堆成小山卖的,都是盗版书,那就大错特错了。实际上,这些书里不但有正版,而且为数不少,多是转卖的低折扣书。很多学校的小书摊、街道旁边骑三轮的书贩子,也都是从这些渠道获得书的。

 

  有图书经销商推出按斤卖书的方式销售图书,相对优惠的价格吸引了不少市民选购图书。

  除了政府回购外,为“农家书屋”、“职工书屋”、“社区书屋”、“希望小学”图书馆等地方配书也是处理库存的很好办法。很多为跟风而做出的垃圾书,摇身一变成了“馆配”图书。还有一些书是出版单位在有补贴或没补贴的情况下捐赠给各种图书馆或农村书屋的。若有补贴,出版单位则名利双收;即使没有补贴,出版社也因此获得了声誉,是较为低廉的广告行为。

  笔者的一位朋友曾经负责把库里的励志、经管库存书,用换了书名的新封皮包裹一下,捐献给了西部中小学的图书馆。虽然这是捐赠图书,但却是十足的欺骗。孩子看书名封面以为适合自己阅读,但打开却发现读不懂……

 

  何家英《读书图》

  当然,政府回购、补贴捐赠、“馆配”等处理方式仅限于国有出版单位,是靠体制力量给出版单位开的小灶。

  处理库存最为传统也是最为常见的方式是报废化浆。一些积压了很多年的旧书,无法“切三刀”翻新,低折扣出售也没有人要,捐都捐不出去。这时,出版商多半会考虑将其报废。这种处理库存的方法,仍然是目前出版机构最常用的。

  确定化浆之前,出版单位会派专人将书的封面撕掉,然后将这些被撕掉封面的书以一千多元一吨的价格卖出。这些书被当作废纸拉走,最终化为纸浆。

 

  古代造纸流程图

  虽说化浆是最常见的库存处理方式,但很多出版单位会延迟化浆处理。图书在库里可以算是出版单位的资产,一旦化浆处理了,资产会马上缩水。所以,国有单位处理库存的周期远比民营出版单位长。

  对书来说,报废化浆也是它们所能得到的最惨烈的下场。整个库房满地碎片,封面撕烂,整齐的书籍变成一片狼藉,场面极为不堪。笔者有位朋友曾经参与处理单位的库存,回来后很感慨地说,以后再也不想做书了。从纸浆到纸再到书籍,最后又化成了纸浆,这个轮回是对出版最大的讽刺。

分享到:
责任编辑:杜小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