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本草养生】药食同源话山药

2014-03-25 来源:环球网

  山药外表不算好看,但其营养丰富,自古以来就被视为物美价廉的美食,既可作主食,又可作蔬菜,还能制成糖葫芦之类的小吃或甜点。此外,山药本身也是一味中药,常常出现在方剂中。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山药原名薯蓣,到了唐代因为唐代宗名豫而改叫薯药,再到宋朝又因宋英宗名署只好再易其名,才有了现在的山药之名。其实,山药的名称由来已久,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药方》中指出:“薯蓣生于山者,名为山药,秦楚之间名玉延。”

  中医认为,山药性甘平、无毒,它具有补脾益肾、养肺、止泻、敛汗之功效,是很好的进补“食物药”。在《神农本草经》中将其列为补虚上品,有“小人参”的美誉。现代研究证明山药含有大量的黏液蛋白、维生素及微量元素,能有效阻止血脂在血管壁的沉淀,有助预防心血管疾病;还有降低血糖的作用,是糖尿病人的食疗佳品。

  有关山药的有趣传说

  山药在《神农本草经》中列为上品,名为薯蓣,一名山芋,称其“味甘温,主伤中,补虚羸,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力,长肌肉,久服耳目聪明,轻身,不饥,延年。”

  关于山药有很多传说。有一个用山药救人的故事,或许可警示后人。相传在古代汤阴农村,有一对夫妇,心地不善,这媳妇总盼着婆母早亡,每天给婆母吃的饭就是一碗稀粥,一段时间以后,婆母浑身无力,卧床不起。这个事儿让村里的一个老中医知道了,他将计就计地想出了一个主意,他把这一对夫妇叫来,给了他们一种药粉,说把这个药粉和在粥里边吃,保管她活不到百日。这小两口回去以后就照这个方法做了,把这个药粉和在粥里边,天天给她婆母吃。让他们没想到的是,十天之后,老婆婆能够起床活动了,三个月以后老人身体养的白白胖胖。婆婆身体好了,在村里边逢人就夸这儿子媳妇对她好。这对夫妇此时方知老中医的良苦用心,想起以前所作所为,真是羞愧难当。老中医因势利导,并告诉他们,那个药粉就是山药磨成的粉。经过这番调教,这一对不孝夫妇变成了一对孝顺的夫妻。这一味“山药”救了一家三口,从此山药的故事成为一段佳话流传至今。

  山药在我国中原地区称“山芋”,或“山遇”。传说一个药农进山采药迷路,正当饥饿难忍,走投无路之时,一位老翁飘然而至,送给他两根山药解饥,从此,药农多日不饿。于是他把山药的奇功妙用以及在山中的奇遇传遍了中原大地。山药原名为“薯蓣”,据说是因唐代宗名叫李豫,宋英宗名唤赵曙,为避讳谐音,把“薯蓣”改名叫山药,还有淮山药、怀山药、白山药等别名。《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药理研究

  现代研究表明,山药含有人体不可缺少的氨基酸、蛋白质、多糖、钙、磷、铁、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物质。临床实验证明,山药能增进食欲,改善消化,降低血糖,调节自主神经,增强体质。山药含有大量的黏蛋白,黏蛋白是一种多糖蛋白质的混合物,具有特殊的保健作用。它能防止脂肪沉积在心血管上,保持血管的弹性,阻止动脉粥样硬化过早发生;能减少皮下脂肪的堆积;能防止结缔组织萎缩,预防类风湿关节炎、硬皮病等胶原病的发生。

  本草纲目中的山药介绍

  (《本经》上品)

  【校正】自草部移入此。

  根

  【气味】甘,温、平,无毒。

  普曰︰神农︰甘,小温;桐君、雷公︰甘,凉,无毒。

  之才曰︰紫芝为之使。恶甘遂。

  【主治】伤中,补虚羸,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力,长肌肉,强阴。久服,耳目聪明,轻身不饥延年(《本经》)。主头面游风,头风眼眩,下气,止腰痛,治虚劳羸瘦,充五脏,除烦热(《别录》)。补五劳七伤,去冷风,镇心神,安魂魄,补心气不足,开达心孔,多记事(甄权)。

  强筋骨,主泄精健忘(大明)。益肾气,健脾胃,止泄痢,化痰涎,润皮毛(时珍)。生捣贴肿硬毒,能消散(震亨)。

  【发明】权曰︰凡患人体虚羸者,宜加而用之。

  诜曰︰利丈夫,助阴力。熟煮和蜜,或为汤煎,或为粉,并佳。干之入药更妙。惟和面作则动气,为不能制面毒也。

  李杲曰︰山药入手太阴。张仲景八味丸用干山药,以其凉而能补也。亦治皮肤干燥,以此润之。

  时珍曰︰按︰吴绶云︰山药入手、足太阴二经,补其不足,清其虚热。又按︰王履《溯洄集》云︰山药虽入手太阴,然肺为肾之上源,源既有滋,流岂无益,此八味丸所以用其强阴也。又按︰曹毗《杜兰香传》云︰食薯蓣可以辟雾露。

【责任编辑:刘刀刀】

分享到: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