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纪录片“基因”美食还是反思

2014-05-24 来源:新浪微博

 

  最近,央视《东方之子》《实话实说》等栏目创设者、曾担任过上海电视节纪录片评委会主席的著名纪录片人时间在话及《舌尖上的中国》时说: “从纪录片的核心价值来看,不能以《舌尖上的中国》来解读纪录片。”

  呼吁关注现实

  时间指出:“《舌尖上的中国》只是一种纪录片,关注几千年来中国人的某种生存技能,这是它深厚的地方,同时题材是跟吃喝相关,具备了很强的商业性,这是一个非常成功的电视节目。”但他同时指出纪录片应该关注当下,关注现实,“从纪录片的核心价值来看,不能以《舌尖上的中国》来解读纪录片……纪录片就是记录现实。纪录片是一种非常特殊的语言,建立在个人独立观察的立场上,揭露一个问题,表达某种反思,如果在你的片子里没有揭露与反思,就不是最高质量的纪录片。我就想对纪录片人说,别忘了,你们的使命是什么,你们的使命不是拍‘舌尖’这种吃喝节目。”

  实际上,与时间同样呼吁纪录片要“关注现实”的纪录片人还不少。多次担任过纪录片大奖评委的导演梁碧波透露,现实题材的作品是入围国际纪录片奖的主流,一些历史题材纪录片往往落选,“欧美观众更关注中国人现实的生存和内心世界。”原上海纪实频道总监应启明说,以他的经验看,如今外国观众不但喜欢《故宫》《颐和园》,也对发生在中国当下的现代化进程感到陌生和好奇,海外市场的关注已经从“古老中国”向“现代中国”偏移。

  不要厚此薄彼

  著有《中国纪录片发展史 》一书的上海戏剧学院教授方方对记者说,《舌尖2》赏心悦目的拍摄手法相当好莱坞,但作为一部成功的商业片它并不深刻。纪录片更应关注当下的社会生活、人的命运以及价值观的变化。她说,陈晓卿(《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现在关注当下现实生活的纪录片少了,商业片多了,大家都去拍“吃”、拍美味、拍豪华服装、拍历史大片。导演张以庆也希望纪录片不要过度强调产业化、市场化,而应该“让财富匍匐在精神的脚下”。

  但有些纪录片人认为,纪录片发展应该多元的类型化,对此也不要厚此薄彼。纪实频道副总监李涛说,中国的纪录片类型化起步较晚,国际上纪录片也在走向类型化,我们眼光不妨放得更宽些,纪录片除了关注当下现实生活外,人文历史、娱乐消遣、科技探险、饮食文化等都有需求,应该以一种比较开放的纪录片观念来看待这一问题。他认为,即便是拍摄饮食,也能拍出文化、拍出历史、拍出社会价值。

  反衬集体缺失

  资深导演项先尧说,《舌尖上的中国》虽是一部商业片,并得到了烹调协会的帮助。但他认为,有些批评对它是不公平的。让“饮食片”也去表现人物命运、社会问题就会离题远了,甚至会画蛇添足。《大师》制片人王韧认为,像“舌尖”良苦的用心,一般人很难体会到,它具有相当的艺术成就,许多画面非常精致耐看,超过了央视以往的大片。当“挂面爷爷”去世后,我看到普通老百姓都在议论,网络反应热烈。

  “舌尖”所引发的议论纷纷,其实折射出纪录片当下的困境,即缺乏直面生活、振聋发聩的现实题材力作。如今让一部以美食为主要内容的“舌尖”去肩负关注现实、关注民众、关注心灵的重任,显然不是其优势和强项。

  在不少观众看来,如今不少纪录片离老百姓日常生活距离甚远,不是历史重现就是考古发掘,不是自然风光就是野生动物,不是宏大叙事就是故事传奇,关注“人的存在”的作品越来越少,给人以不“接地气”之感。相比之下,“舌尖”尽管作为吃喝节目,但还算是“接地气”的,它之所以常常打动人,就因为它在饮食中还夹杂着些现实关注和心灵关注,它的红火反衬出更多纪录片的某种集体缺失。

分享到: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