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父亲的房子情结(图)

2014-06-15 来源:商报网

 

  我父亲这辈子共盖了五幢房子。

  父亲第一次下决心盖房是在1981年, 我记得那时单位上的人还并不时髦盖私房, 可爷爷在老家留下的祖屋因年久失修成为危房, 父母记挂奶奶的安危, 决定翻修祖屋。那个时候人们普遍住的还是土掌房, 一幢房子投资也不过5000元, 可对于月工资总额不足100元,上有老人下有三个孩子的父母来说, 无疑是一笔不少的数目,父母因此变得俞发节俭, 养猪、养鸡、种菜, 家里的肉蛋蔬菜基本做到了自给自足, 至于零花钱那是想都不敢想的。一年儿童节,我和姐姐央求母亲给我们每人买双3块钱的白胶鞋, 母亲说:“不是去年才买的么?何必再花冤枉钱。”我和姐姐拉着母亲的衣角一路哭闹着回家,可母亲始终没有松口,后来我们硬把那污渍斑斑的胶鞋刷了半天,又涂上不少的牙膏才得以蒙混过关。

  打那以后,我就特别希望家里不要再盖房,仿佛它会给我带来天大的灾难似的,可没过几年,父亲却再一次面临了这个问题。1987年,我们全家迁到了中甸,那时已经开始刮起了居民购地盖房之风,父母一商量,觉得也该为孩子们日后的出路打算了,于是第二次踏上了盖房之旅。那时两个姐姐读中专,我上初中,正是花钱的时候,而父母工资也不过五六百元,因此只能攒一点做一点,就这么蜗牛爬树似的历时五年之久才算大功告成。

 

  我上大学时,两个姐姐相继参加工作,家里的经济状况有了明显好转,1993年我大姐回到奶奶身边,促使父亲再一次下了决心。父亲说,当鞋匠的爷爷奶奶把他们六兄妹拉扯大极不易,爷爷过世得早,他不能让奶奶一辈子住土掌房。放假回家,我看着年近六旬的父亲还要在四面漏风的窝棚里守材料,心里实在不忍,真希望自己能是个男孩好为父亲分担一点。一些亲戚抱怨父亲“太抠”,一些人嘲笑父亲节俭太甚,可那时我已经懂事多了,我知道其实人的天性都是会享受和潇洒的,父亲这样做还不是为了这个家,这样想着心中便释然多了。

  我参加工作以后,退休在家的父母开了个小卖铺聊以打发时光,父母凭着勤劳和诚信居然把小小的店铺经营得有声有色。1998年,我赶上单位里最后一批集资建房,刚参加工作不久的我并无多少积蓄,但房子的问题却又是“过了这村没这店儿”,父亲安慰犹豫不决的我:“象我们这辈人哪能有这种福气?总有办法的!”首期付款一下子就把多年经营所得全拿了出来。后来我贷了款,父亲又让我拿他的退休金去还,我知道那是父母留着养老的,所以坚决回绝了,可没几天父亲却又跑了来:“一个月百把块的利息能抵半个月菜钱呢!等你以后攒了钱再还我不就得了!”

  2003年,由于种种原因,父母住了十年的瓦宅改建为钢混房,为了防止父母操劳过度,姐姐姐夫将工程包工包料承包了回去,可父亲依旧朝九晚五地到工地上去工,我们劝父亲不必如此辛苦,父亲说:“不去不放心。”新居落成时亲朋好友都来祝贺,我看着双鬓斑白的父母,看着父亲不再伟岸挺拔的身影,眼泪也就悄悄下来了。

 

  父亲的一位故友说:“这个老杨,一辈子都在盖房子!”我听不出这话里的褒贬含意,也许父亲的做法并不符合现代人所谓的“舐犊的理性”,但我深深地感激我的父亲,感激他为这个家庭所做的一切,感激他给予我们三姊妹的平凡无私的爱。如今老两口在新居里仍旧在磕磕绊绊中过着他们平淡而又真实的日子,和天下所有的子女一样,我真诚地希望我的阿爸阿妈此生不再受苦,能开开心心地度过他们的有生之年。

  声明:本文系凯风网原创(综合)内容。转载或引用本内容请保留本网来源、作者及网址。 

分享到: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