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巴渝五千年盐业传奇(图)

2014-07-04

  盐,平日生活中随时可见的调味品。正是它的普通,掩盖了它的不可或缺和厚重历史。有人说,人类的发展历史,是一部嗅着盐的味道而不断前行的历史。五千年前的巴渝大地,正是中国最早的产盐区之一。

  

 

  《山海经》记载的远古巫咸国、巴国,它们因盐而富国强兵,也因盐招致连年战争,最终灭亡。秦统一六国后,巴渝大地上,巫溪宁厂、云阳云安、开县温泉等众多盐业古镇逐渐兴盛起来。分布在重庆十几个区县内,数以百计的盐泉,从五千年前的“上古盐都”流淌至今,从未断绝。

  

 

  古镇繁荣,商贩云集,巴渝制盐行销周边,数以万计的人围绕盐业谋生,其中最为艰辛和悲怆的,是那些背负着两百斤盐行走深山古道的盐客。

  数千年岁月流逝,远古上国深埋地下,古镇凋零少有人烟,残存的制盐遗迹独自腐烂,而盐客们惊心动魄的故事,也被他们带进了坟墓。

  但分布在重庆十几个区县内,数以百计的盐泉,从五千年前的“上古盐都”流淌至今,从未断绝。

  第一部分

  骁勇好战的巴人 因盐而兴因盐而亡

  巴盐与盐巴 称呼延续至今

  20世纪90年代,重庆忠县中坝的战国遗址,出土了数以亿计的陶器,震惊世人。这些数量庞大的陶器只有两种形态,分别被考古人员称为“尖底羊角杯”和“花边寰底罐”,它们正是远古巴人的制盐工具。

  重庆市地理信息中心工作人员张海鹏介绍说,巴人制盐,先将浓缩盐水倒入陶罐,放在灶台之上大火煮,因为卤水杂质较多,尤其是石膏成分,而且大火熬煮会将盐熬糊结巴,最终盐会结晶为一坨,而陶罐既是煮盐工具也可用来储存,“用盐的时候把陶罐敲掉就行了。”

  “巴人有一种语言习惯,喜欢把自身的一些东西称为‘巴’,所以他们将自己出产的盐称为‘盐巴’。” 张海鹏说道。历史上的很长一段时间,盐都是被叫做“巴盐”或“盐巴”。而“盐巴”这一称谓一直延续至今,我国西南地区仍广为使用。

  悬崖修栈道 古代盐业史的奇迹

  巫溪大宁河是巴人制盐的重要基地,为保证盐的及时外运,巴人在大宁河河岸的悬崖上修造了栈道。

  水位正常时,巴人在栈道上拉着运盐木船逆流而上,抵达陕西南部的秦国和湖北西北部的楚国。洪水和枯水季节,巴人在栈道上用骡马驮运食盐。

  后来,巴人又开凿了专门输送卤水的专用栈道。张海鹏介绍说:“他们把粗大的楠竹挖空串联起来,成为一条管道,然后放在开凿的栈道上,把巫溪的卤水输送到下游巫山,再煮成盐巴。” 而后,盐巴顺长江而下抵达楚国江汉平原。

  这项工程,堪称古代盐业史上的奇迹。

  中国的斯巴达 为盐不断征战

  三峡地区峡幽谷深,土地贫瘠,但据《山海经》描述,巴人过着“不绩不经,服也;不稼不穑,食也”的生活,创造了一个“极乐世界”。这一切都是盐所带来的,盐带来了富饶,也带来了战争。

  从挖掘的巴人墓葬可以看出,巴人男子几乎全都是战士,如同古希腊时期的斯巴达人。由于金属资源缺乏等原因,巴人几乎不穿任何铠甲,并大量使用短剑,这就要求巴人战士要勇猛冲入敌阵,与敌人贴身格斗。

  为了盐泉,巴人不断征战弱小国家,“最后几乎占有了三峡地区所有的盐业资源”张海鹏说。但当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巴人开始不思进取,日益骄奢淫逸。

  公元前316年,秦国张仪率军攻入成都,同年灭亡巴国。而后,秦国在江州(今重庆渝中)筑城,设置巴郡,秦楚两国为争夺盐泉继续征战。

   

  68眼分卤孔(巫溪县政府供图)

  第二部分

  上古盐都 千年制盐古镇

  在数千年产盐、运盐的历史中,形成了一批因盐而兴的古镇。这些古镇,或因产盐而生,或因贩盐而兴。“前者像巫溪宁厂、云阳云安、开县温泉、彭水郁山等,后者如石柱西沱、酉阳龚滩、龙潭、武隆江口、綦江东溪等”张海鹏介绍说。

  重盐集团副总经济师薛波介绍说,根据《重庆市志·盐业志》的记载,目前重庆遗留有三座保存完好的盐业古镇,巫溪宁厂镇、巫山大昌镇和开县温泉镇。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曾经喧闹的古镇,数以万计的盐贩、盐工和居民生存在这狭小之地,他们因盐而聚又因盐而散。

  新的制盐技艺不断创新,巴渝古盐业日渐衰落,20世纪80年代陆续关停。青壮年为谋生多向县城转移,年老者仍然守在古朴的吊脚楼里,与那些遗留的古井古灶一同老去。

  熙壤远去,千年古镇繁华落幕,仅有残破遗迹供后人感叹和凭吊。

   

  宁厂古镇依山傍水,号称“七里半边街”

  宁厂古镇 依山傍水的七里半边街

  宁厂古镇,位于巫溪县城北10公里的后溪河南岸,“被称作是‘上古盐都’”薛波介绍说。黄帝时期,这里便称为巫咸国,《山海经》中也有记载,距今已有五千多年。

  后溪河北岸是宝源山,白鹿盐泉就出自宝源山麓,盐泉旁有龙君庙和猎神庙。人们用石料雕成龙头安放在泉口,卤水从龙嘴流出,故又称龙井。

  宁厂古镇依山傍水而建,因地势狭窄,房屋于南岸依山排开修建,吊脚楼、过街楼等古建筑和民居,沿河岸蜿蜒延伸数公里,“号称是‘七里半边街’”薛波说道。

  大昌古镇 明清建筑群古风浓郁

  大昌古镇,位于巫山县城北约35公里的大宁河东岸,有着1700多年历史,被称为中国最小的袖珍城,也是三峡地区唯一保存完整的古镇。

  重盐集团总经理办公室主任罗雪介绍说,大昌古镇制盐历史悠久,秦汉的时候通过宁河古栈道,用竹枧引来大宁卤水熬盐,唐朝时设立大昌监来收取盐税。

  大昌古镇,有大量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以温家大院最为典型。古城墙墙基清晰可辨,东、南、西三道城门保存完好。数条明清街道依势而建,蜿蜒起伏,街上的牌坊和建筑雕梁画栋,古风浓郁。

  温泉古镇 泉洞寨庙聚集

  温泉古镇,地处大巴山麓清江中游的温汤峡谷之中,峡长不过五里,且大峡套小峡。峡口由青狮山和白象山对峙,威武雄壮。

  这里热泉、凉泉、臭泉等“三泉争奇”,有仙女洞、罗汉洞等30多处溶洞。旧时为防土匪设有太平寨、黄家寨等十几个古寨,在不到2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还聚集了大小庙宇十多座,泉、洞、寨、庙如此聚集,十分罕见。

  动物引泉传说 更添神秘色彩

  关于巴渝古盐泉的传说,有一大特点,“很多古盐泉的发现,都是因为动物的指引”张海鹏说道。为纪念这些指引的动物和最先发现的人,后来的人们便在古盐泉旁建造庙宇纪念和供奉。

  《重庆市志·盐业志》记载,相传猎者见白鹿往来山间,逐之入洞不见踪影,饮泉而咸后取以制盐,故名巫溪白鹿泉。

  开县的温汤井,当地传说是由温、汤两姓猎户,见山羊在老林河边饮水而发现,为纪念他们,便将盐泉命名为了温汤井。城口明通盐场斑鸠井,也是由猎人发现,指引他们的是一只白斑鸠,所以称为斑鸠井,现在还有陈、罗两人遗像供后人供奉。

  除了猎户,一些盐泉还是由历史名人发现。据《忠县志》记载:“东汉关西夫子杨公伯超,见白兔饮泉,因而掘井。”《云阳志》也有记载:“传说樊哙在今云安射猎,见一白兔,跟踪发现卤水……建成云安第一口盐井即白兔井(今大井)。”

  三峡三大千古之谜 皆与盐业有关

  据《重庆市志·盐业志》载,三峡之上的三大千古之谜,巫溪大宁河悬崖古栈道、奉节鱼复浦八阵图和瞿塘峡、荆竹峡里的悬棺,都与盐业有关。

  古栈道是远古巴人为运盐和输卤而修建的,八阵图其实就是历代遗留下来的古盐灶,悬棺则是巴人独特的墓葬方式。

  宁河栈道 巴人运盐输卤通道

  “宁河栈道,从大宁盐场白鹿盐泉开始,顺着大宁河南下,到巫山县龙门峡口,全场有80公里。”张海鹏介绍道,岩壁上现存架木石孔6800个,水平排列,石孔形状、大小、深度、间距等基本一致,“这是用来放输卤管道的栈道”。

  另一路沿大宁河北上,至湖北竹溪县、陕西镇平县和重庆城口县一带,栈道链接山路,纵横交错,形成庞大的栈道网络。但石孔的形状、大小、深度、间距和水平的排列等,并不整齐,“这一段是用来运送盐的栈道” 张海鹏说。

  八阵图 实为历代遗留盐灶

  八阵图,是奉节县城东一公里、长江北岸一片碛石滩上的石堆群。相传为三国时诸葛亮入川在此聚石为堆,布成阵势,曰八阵图,号称能抵10万大军。但实际上,诸葛亮入川在秋初时节,鱼复浦正淹没在长江之中,不可能聚石为堆。

  构成八阵图的石堆群,乃是历代白盐碛上煮盐留下的盐灶,而八阵图其实是盐灶被改造后用于了军事用途。鱼复浦现已沉入三峡库底,昔日旧貌难再看到。

  悬棺 巴人贵族独特的丧葬方式

  悬棺,是在悬崖峭壁上放置的棺材,多分布在河流两岸的悬崖峭壁上,是远古巴人贵族死后典型的丧葬方式。

  考古人员发现,悬棺之中都有用鱼随葬的现象。从鱼骨所在位置看,有的把鱼尾衔在死者嘴中,有的把鱼放在死者身上,有的把两条大鱼分别垫在死者两臂之下。这是巴人以鱼盐立国的见证。

   

  宁厂老盐厂内,盐工正在捣盐

  第三部分

  川盐古道 盐客的血汗之路

  张海鹏介绍说:“巴盐外销,要经过水运和陆运两个环节。”

  忠县、云阳、巫溪等地的盐,通过汤溪河、大宁河等长江支流进入长江,经三峡出巴渝,再经水路或陆路销往湖北、湖南甚至长江下游省份。

  巫溪宁厂出产的盐,除了沿大宁河往下游进入长江外,还沿河往上游进入支流和转陆运进入陕西、湖北神农架等地区。

  彭水郁山的盐,经陆路进入湖北,复经酉水等水路进入湖南,以至洞庭湖地区,或从陆路转运至乌江,最终进入贵州。

  川盐古道 南方丝绸之路

  “‘川盐古道’,被称为是‘南方丝绸之路’”薛波说道。

  “川盐古道”源于重庆东部,对重庆、湖北、湖南、贵州交汇地区产生巨大影响,并贯穿整个中国腹地。这条古道深藏在崇山峻岭之中,绵延千里,持续上千年。如今的“川盐古道”大多隐藏悬崖深山无人知晓,或者成为乡间小路仍被踩踏。

  古道,多是宽不过两米的青石板小径,一路蜿蜒翻山越岭,石板上长满了滑溜的苔藓,还有作为古盐道标志性的一处处坑洼——杵印,那是千百年行走在此的盐客,留下的唯一痕迹。

  背盐两百斤 “歇气”很重要

  盐客背盐,有着专门的工具,不同地区工具略有不同,最为典型是盐背篼。背篼又高又细,装上两百斤左右的盐巴高过头部,盐巴上方有一斗笠,晴遮太阳阴遮雨。

  盐客一路上要不停“歇气”,所以还要自带歇台——弯杵。硬木做的弯杵上端横木成弯弧形,中间厚而宽两头薄而窄,表面平滑便于搁稳背篼。横木中间戳孔接木棍,与横木成牢固整体。弯杵既是歇台也是杵路棍,下端用鉄箍箍紧,在顶上钉入一个倒四菱锥形的小铁锥。

  盐客们歇气时,弯杵立在地上,铁锥尖钉在平石板上,把盐背篼搁在弯杵横木上,两手扶着弯杵横木的两端,两脚向前左右散开,吆喝一声:“嗨!背累了,歇气轻松了。”拿出烟袋,抽上一口,互相说笑一番,再继续赶路。

  千百年,无数盐客停停走走,弯杵上的小铁锥在青石板打出来了一处处坑洼,“这些坑坑洼洼,后来就成了古盐道的标志。”罗雪说。

  盐道凶险 有山匪截杀有青楼赌坊诱惑

  2012年10月份,巫溪县发起重走古盐道活动,数位盐文化研究者一路探秘,还见到了一位九旬“老盐客”。

  在湖北竹溪中峰镇朝阳村,92岁高龄的惠昌富是一位挑盐“老盐客”。老人讲述,他有20多年到巫溪大宁盐厂挑盐的经历,每年来回七八次,每次历时半个月左右,多名盐客结伴而行,一路充满艰辛。

  盐道多在悬崖之上,盐客们要时刻警惕坠崖危险,还要提防山洪、坠石、虎狼、毒蛇。此外,还有山匪一路截杀抢盐,更有青楼赌坊诱惑难挡,“生死盐道,不怕贪官酷吏,就怕青楼赌坊。”惠昌富说道。

  在那个“盐比黄金贵”的时代,运盐是一个收入与凶险并存的职业。无数的盐客们,结队行走于崇山峻岭,或为生计或为富贵,不知道有多少人葬身万丈悬崖,又有多少人遭山匪截杀。

  盐客们,一端连着庞大的制盐中心,一端系着买盐的平民百姓,他们是千年盐业机器上的一个个血肉齿轮,千百年周转不止。最终,戛然停歇在人们不知晓的某个时刻,再也不需要醒来。

   

  巴人的战争舞蹈

   

  左上为唐—宋时期煮盐铜锅,右上为东周时期制盐陶罐,左下为现存三峡博物馆的四千多年前巴人制盐工具,右下为忠县中坝遗址出土的圆底罐。(选自《重庆市志·盐业志》重盐集团提供)

   

  宁厂悬索桥(巫溪县政府供图)

分享到: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