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偌大中国学术界 却容不下一张平静书桌

2014-09-19 来源:北京晨报

 

  9月10日上午,有网友发表内容为“三亚红树林,金岩石牵着老婆以外的妙龄女人散步”的微博,并贴出了金岩石与一女子海边牵手的三张照片。15日,金岩石在微博上正式对此作出回应:“感谢记者的偷拍留下了半年前在三亚的沙滩艳遇,更由衷地愧对无辜受伤的妻子。每个男人的血液里都流淌着艳遇的渴望,灵魂深处也都有责任的铜墙……”

  然而,就在金岩石的道歉微博发出约40分钟后,金岩石再次更新微博发表对房市观点,他称“北京是国际金融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城市的豪宅单价除德国都在每平方米30万元以上……”

  金教授连续两次发言,引起了诸多网友的炮轰,评论者指出其对于“三亚照片”的回应并不真诚,对于房价的言论更是“奇谈怪论”,有网友称他是“刚提上裤子,又指点江山”。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进入公共话语平台,其中一些专家教授屡屡发出“雷人”观点,甚至有一些学者在专业领域内少有建树,但在公共媒体中却广有声名,许多哗众取宠的言论也使得社会对专业学者的素养失望。

  对此,著名学者、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乔新生说:“‘专家’变成‘砖家’,‘教授’变成‘叫兽’,学者变成了娱乐式的明星,而偌大的中国学术界,却容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

  学者玩起了代言

  北京晨报:专业学者屡有丑闻和惊人言论,使得人们对于学者的评价越来越低,您怎么看这样的现象?

  乔新生:当前的学者大概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认真教书做学问的,这样的人在校园内外都默默无闻,甚至也得不到应有的待遇,越是认真做学问的,处境就越是尴尬。第二种是课题教授,他们是各个大学、学术机构的校长、院长等,他们申报课题每发必中,并非是他们的专业素养高,而是他们善于揣摩上意。第三种就是商业教授,在学校内外大红大紫,善于经营媒体关系,这样的教授在一些知名的商学院尤其多。比如说金岩石,他并非科班出身的教授,留学之后原本在国外就业,后回国在证券业担任要职,最后才到大学任职。

  北京晨报:专业的背景和奇怪的观点之间有关系吗?

  乔新生:英雄不问出身,这是没问题的。但是发表专业的观点,最起码应该有基本的学术素养作为基础。为什么很多观点无法获得人们的认同,原因不尽相同,有一些观点,本身存在前提条件,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成立,但是在传播的过程中,往往只剩下了观点本身,而丢掉了成立的条件,使得原本正常的观点变得雷人。还有一些是学者本身不够检点,为博眼球而追求耸人听闻的效应。最后一种,则是学者成为既得利益集团的代言人,拿了房产商、商业银行等利益集团的钱,为人家说话,当然站不住脚。

  长袖善舞的做派、花样繁多的炒作、抓人眼球的言论……娱乐明星身上的事情,如今却在专业学者的身上屡屡出现。

  学者明星化、学术商品化的背后,掩藏的不仅仅是腐败的滋生,也是一个社会底线的沦落,学者本应该是榜样,但很多时候却成了负面价值的传播者。

  乔新生说:“这不仅是学界的沦落,也是整个社会的沦落,广场上的审判,旁观者中又有多少无辜呢?”

  谁坏了学者的操守

  北京晨报:专家、教授在当前几乎已经成了贬义词,在学界,专业学者是怎样的一个状态?

  乔新生:当前的中国学界,学者有很多种,有的学者一辈子潜心做学问,比如我的很多老师,八九十岁了,仍旧每天五六点起床,打一趟太极拳,然后到书房看书写文章,别人八九点起床的时候,他们已经工作了两三个小时了。他们既没有什么名,也赚不到什么钱,甚至被人嘲笑,“都快入土了,还写文章干什么”,但是这种别人看来枯燥乏味的生活,在他们看来,这是一种精神状态,也是一种生活方式,每天读书其实是和书中的大师对话,对于社会中的名利,当然也就看淡了。

  北京晨报:但现在也有很多学者的观点很雷人,这是什么原因?

  乔新生:这里面也有许多分类,有的是刚刚毕业的研究生,做学问的功底远远不够,想要在学术界混出名堂,就去走捷径,频频出现在各种公共媒体,或者迎合社会抛出一些惊人的观点,或者抄一些励志的话,翻来覆去地说。有一位年轻的学者,一个礼拜上十多家电视台,那还有什么时间做学问呢?这种学者可以叫孔雀开屏式的,露出的其实是屁股。第二种是学术界的山大王,六七十岁,也经过磨难,如今混到博导,但是知识结构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的社会,就组织一些学术团体,到处骂人,可以叫呐喊式的学者。最后一种,是披着海归的外衣,其实不学无术,对国内一无所知,专以胡说八道为生。

  从南郭先生到大师

  北京晨报:丑闻和奇谈屡屡出现,却难以改变学者的行为,甚至有时候在助长学者的影响力,究竟如何改变这样的状况呢?

  乔新生:当今社会是一个大浪淘沙的时代,一方面应该鼓励学者安坐书斋,给那些认真教书做学问的学者应有的待遇。另一方面,通过市场淘汰一部分南郭先生。为什么说当今社会没有大师,首先要明白怎么才能成大师,在专业上,要厚积薄发,这是一个大师的底蕴。在表达方式上,大师要能深入浅出,比如说法学,有的学者给他一个案例,他只会给你背书,和书本对不上的,他不认为自己有问题,而是认为案件没有按照书上的逻辑发展,这让人哭笑不得。其三,在处世态度上,大师都是谦虚好学的,那些板着面孔,以专家的面目出现在人前的,基本上都是草包。现在的大学中,99.99%的人都跟大师无缘。

  北京晨报:尽管负面的批评不断,但是一些明星学者依旧故我,甚至变本加厉,是什么原因?

  乔新生:这正是中国学术界的问题所在。很多时候大家的关注点已经不仅仅在学术上,而是与名利挂钩,学者成了明星带来的就是名利双收,这是当下很多人无法抗拒的。

  学术的利益链条

  北京晨报:一些明星学者,依靠学术获得名利,但却引发人们的反感,问题出在哪里?

  乔新生:为什么一些学者那么喜欢发表奇谈怪论,甚至屡受批评也依然故我,因为背后有一整条利益链,存在着严重的腐败问题。事实上,学界的腐败,恰恰是很少被人关注到的。

  北京晨报:这个链条是如何运转的?

  乔新生:最近,中央下发文件,要求所有官员退出EMBA课程,为什么?这种课程的费用非常高,动辄几十万,一般人是读不起的,大多都是官员、企业家在读。这个腐败的链条,从学界开始,各个大学依靠卖文凭获得暴利,企业家通过交易,买文凭获得资历,而那些学者,一方面讲课有很高的收入,一方面他们因此认识了很多有钱有权的人,成为这些人的代言人,有时候,他们既能够影响决策,又在为企业说话做宣传,形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在社会上,有一些娱乐媒体追腥逐臭,对于丑闻缺少批判力,这也使得一些公众人物对丑闻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同时公众对于这样的腐败也缺乏免疫力,爱看热闹,这也在助长着不好的风气。

  恶性的社会评价体系

  北京晨报:这样的现象是个案还是普遍存在?

  乔新生:可以说,任何一所大学,教授没有底线的事情都是普遍现象。在当前,哪个经济学家身边没有美女?哪个独立董事出门不是前呼后拥,不仅经济学家如此,其他领域的学者也不鲜见。许多人披着高雅的外衣,里面却是腐败的本质。

  北京晨报:学术底线的突破,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乔新生:对于一些人来说,没守住的不仅是学术的底线,也没守住做人的底线。对于社会来说,他们形成的腐败共同体不仅在侵害着许许多多普通人的利益,更让整个社会的价值评判体系崩溃。对于一个学者,不看你文章写的怎么样,而是看你发表在哪儿?那些刊物的编辑,也不看你文章究竟好不好,只看作者的头衔,对于社会来说,一些人顶着院长、课题负责人、官方学术机构头衔,到哪都受欢迎,还有高额的出场费等。最终形成了一个恶性的评价体系,当了院长,就什么都有了,名利美色等,胜者通吃一切。本来学者应该是一个社会的守望者,但是现在变成了丑恶现象的践行者和推动者,别人就会认为这样是好的,是值得效仿的,最终的结果就是都没了底线,就好像广场之上的审判,被审判者固然有罪,但旁观者又有多少无辜呢?

  靠道德解决不了问题

  北京晨报:怎么改变这样的现象呢?

  乔新生:教授不看书,整天开会,吆五喝六,拿别人的成果申报课题,让研究生干活,这和黑社会老大有什么区别?学者变成另类的负面形象,光靠道德自律解决不了问题,道德标准也约束不了他们,他们进可以当教授,退可以当商界名流。我想,真正需要的是整个社会提高对专家教授的免疫力,在这个教授专家满街走的时代,应该有一个更健全和有力的机制,让那些不学无术却善于哗众取宠的人显露出他们的本质。

  北京晨报:什么样的机制可以做到这一点呢?学术共同体?

  乔新生:建立一个职业共同体,重建学术伦理确实有必要,但显然在当前不现实,而且即便建立了,也很难有好的效果,实际上,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就有很多海归的学者倡议和努力重建学术伦理,但至今没有什么效果。事实上,学术评价体系是一个封闭的评价体系,本身也很难对抗整个社会的问题。我想,更好的办法,应该是建立一个开放式的评价体系,我提议让所有的学者,特别是院士级别的,将他们的成果,除了涉及国家机密的,都放在网上,接受社会和国家的评价,把学术和学者放在阳光下,放在公众面前,接受社会的评价。

  提高公众对学者的免疫力

  北京晨报:提倡学者更多进入公共媒体,不会加剧问题的严重化吗?

  乔新生:更多的人进入到公众的视野,本身也会提高公众对于专业学者的免疫力,信息公开有助于更多人提高鉴别能力。同时,有一些奇谈怪论并非是学者主观发出的,而是因为传播过程中的不严谨而产生的,学术表达是严谨的,而新闻表达则不同,要考虑受众,两者并不相同,很容易出现错位,学者更多的进入传媒领域,学会学术表达和新闻表达的不同,我想有助于误会的减少。新闻传播者也应该树立平等的价值观,学者只是一种职业,不能够指望他解决一切问题,同时也不能当做娱乐人物去看。专家教授上头条是很可怕的事情,不仅否定学术的水准,也是在否定学者的人格。

  北京晨报:免疫力比个案的揭露更有作用?

  乔新生:更多的信息公开,更透明的运作,当然比批评个案更有助于人们认识的提高,也有助于学术风气的转变。金教授的错误,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只是胜者通吃的一个侧面,当上院长,当上学术机构的领导,一些名利美色都向他招手,本身也是权力腐败的一种表现。真正要改变整体的风气,还要靠公开开放的评价体系,不然,一个丑闻的暴露,只是让当事人又炒作了一把而已。

分享到:
责任编辑:杜小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