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因爱情闻名的上海老弄堂(图)

2014-09-22

  小说里,世钧在弄堂里打着手电筒为曼桢找红手套,在弄堂里送曼桢回家的路上送上一枚戒指;电影里,周璇扮演的少女小红和赵丹扮演的吹鼓手小陈,隔着一条弄堂在各自阳台上互送秋波,成就了中国电影史早期最经典的爱情场面之一;回忆录里,胡兰成送张爱玲到弄堂口,并肩走着忽然说:“你的身材这样高,这怎么可以?”无数个爱情故事发生在上海弄堂里,在荏苒时光中,和建筑风貌、市井生活、上海故事一道,被写进了历史里。

  玫瑰别墅

  “苗王公主”投资房地产

  在幽静的复兴西路44弄,是一条宽阔的弄堂,里面坐落着7幢造型典雅、风格迥异的三层楼洋房,名为玫瑰别墅。它们建造于1940年,采用了欧洲建筑外观装饰,既有斜屋面,又有现代派的平屋面,外墙立面采用螺旋式,室内各房间功能均按西方人生活方式布置,完全西化。每幢别墅前,都有面积不小的独立花园,花木繁茂。

  

玫瑰别墅

  这里曾住过一位“苗王公主”蓝妮,蓝妮15岁时随祖父、父母亲迁居上海,在认识了国民政府立法院院长孙科后,先是当上了孙科的私人秘书,之后成了孙科的第二任夫人,并开始涉足大进大出的房地产。很快,她就看中复兴西路的高贵、宁静,遂在地产大王杨润身的资助下投资建造了玫瑰别墅。

  在上世纪30年代末,玫瑰别墅的7幢房子由奚福泉、黄大猷、赵涤和陈植4位著名建筑师设计,7幢房子风格各异,用了7种不同的颜色,十分醒目别致。蓝妮亲自督工建造,并将马路口的两幢洋房也出资买下,坐拥整条弄堂。

 

孙科的第二任夫人蓝妮

  离开孙科后,蓝妮叱咤商界,从事地产事业、房屋建筑、进口德国油漆颜料等,并于1948年底去了香港,1962年移居美国,在度过风风雨雨之后,1986年重又回到上海滩,直到1990年才重新回到这条“玫瑰别墅”的弄堂里。蓝妮晚年深居简出,那幢花园洋房,墙上终年挂着翠绿的常春藤,客厅向阳,透过窗户就能看到花木葱郁的花园。除了偶尔打几圈麻将,蓝妮最常到花园散步,侍养花草。1996年9月28日,曾经风华绝代的美人,悄无声息地陨落。

  尚贤坊

  才子佳人的一见钟情

  在喧闹繁华的淮海路上,有一座如今已老旧的弄堂——尚贤坊。年久失修的旧楼,幽暗的楼道里只有一盏黄灯。尚贤坊算是上海著名的石库门里弄代表,建造于1921年,有过街骑楼和黑漆大门,内有天井,弄内楼高两层,是典型的老式石库门,立面是西班牙巴洛克风格,西洋浮雕装饰。这条弄堂里发生过很多故事,人们最愿意记得的是郁达夫曾经在此邂逅王映霞,一见钟情,上演了近代史上的一段浪漫爱情故事。

 

尚贤坊

  1927年的一天,郁达夫拜访家住尚贤坊40号的老友孙百刚,在这里遇到了借住在孙家的王映霞。王映霞从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对新文学颇有见解,犀利的言谈,加上清秀容貌,让郁达夫一见钟情。当天,不仅邀请孙百刚夫妇和王映霞一同在新雅饭店吃饭,还一起去“卡尔登”电影院看电影,然后又逛了南京路。当晚,郁达夫在日记里写:“可爱的映霞,我在这里想她,不知她可能也在那里忆我?”

  

郁达夫和王映霞

  此后,郁达夫几乎每天都去尚贤坊,有时一天去几次。当时,从他居住的闸北宝山路三德里到尚贤坊路途遥远,相当于从市北到市中心。不仅如此,在迷恋王映霞及后来婚后的一段时间内,郁达夫的文学创作进入了高峰。在《达夫全集》第一卷《寒灰集》的扉页上,郁达夫写道:“假使这样无聊的一本小集,也可以传之久远,那么让我的朋友映霞之名,也和它一道的传下吧。”

  不过,这段爱情早期充满浪漫,后期却颇为痛苦,在1940年,这对才子佳人姻缘告终。

  爱庐

  蒋宋爱情的见证

  宋美龄曾经多次说过:“上海是我的第二故乡,我对它有特殊的感情。我之爱恋它,更甚于自己祖籍地海南岛。”宋美龄嫁给蒋介石之前住在陕西北路369号(原西摩路139号),旁边就是著名的西摩路基督教堂。

  

爱庐

  这幢花园洋房一说是宋美龄母亲倪桂珍在1918年丈夫宋耀如病故后买下,一说是宋氏姐弟共同出资购买送给母亲安度晚年的,整幢建筑是西欧乡村别墅风格,建筑面积为660平方米,花园980平方米。

  走进大铁门有一条不长的甬道通向内门石阶,沿石阶可进入镶着彩色玻璃、陈设庄重、铺着老式嵌木地板的客厅。客厅东边有拱型内室,西边是个后来扩建的大客厅。从宽敞考究的楼梯上二楼,左拐有一朝北小房间,就是宋美龄闺房。

  正对楼梯的房间是宋美龄母亲倪桂珍的卧室,该室有门与宋美龄的房间相通。站在倪太夫人卧室朝南的阳台上眺望,花园之美尽收眼底。宋美龄的两个弟弟宋子安、宋子良的卧室也在二楼。那时宋霭龄、宋庆龄已出嫁,宋子文也在外居住,但三姐弟经常回西摩路看望母亲和尚未出嫁的妹妹。

 

蒋介石和宋美龄

  蒋介石把庐山牯岭别墅称为“美庐”,把杭州西湖的别墅称做“澄庐”,把上海这所住宅称做“爱庐”,可见他对这幢洋房的喜爱。

  “爱庐”平时由蒋介石副官蒋富寿看管,宋美龄常来小住,并将母亲接来同住。宋美龄给予侍卫的生活待遇颇为优厚。当初宋美龄曾向蒋介石提出“最好用几个女卫士”,蒋介石笑笑,指着孙宗宪等男卫士说:“他们都年轻活泼,有文化,又会打枪,不是很好吗?”宋美龄微微颔首,就不再提了。

  “爱庐”周围,衡山路东平路口10多栋花园别墅,都是宋家、孔家和陈立夫、陈果夫留下,角上有一栋,如今开了间“Sasha酒吧”,还有些附属建筑开了店,但主要的房子都还在学校围墙里。

  沁园

  抒发不尽的忧伤

  新闸路上最有名的里弄,叫做东斯文里。不过,对于文艺青年来说,这里还有一个朝圣之地——一条名叫沁园邨的上海老式里弄。上世纪三十年代,著名的电影明星阮玲玉,就曾住在沁园邨9号,这里也正是她自杀身亡的地方。

 

沁园

  如今的沁园邨仍维持着当年旧貌,门口挂上了阮玲玉故居的铜牌,另有一块牌子则介绍曾在此居住过的其他名人,如影坛姐妹花梁赛珍、梁赛珠,还有画家厉国香和张德怡等。大门居中,里面两侧都是三层独栋小楼,砖结构外墙,土黄色为主,有红褐色砖间中搭配,雅致清幽,阮玲玉故居在其中的9号。

  这座建成于1933年的老式洋房共有三层。底楼曾是阮玲玉接待朋友的客厅,三楼住着阮玲玉的母亲,而她自己的卧房则在二楼。卧房不大,只有约25平方米,旁边还附带了一个10多平方米的主卧卫生间。在老洋房的客厅外,有一扇小花园的钢窗门,这和1934年一张阮玲玉画报的背景是一模一样的。自从1935年阮玲玉在这里去世之后,这座老房子几易其主,物是人非。

  

阮玲玉

  这里曾是当年上海滩最高档的西班牙式洋房住宅,竣工次年,唐季珊便花费10根金条,买下其中一栋三层小洋楼送给阮玲玉作为礼物。香闺赠美人,即使如今,依然能想像,当阮玲玉走进沁园邨这座精致小楼,一定满怀欣喜。她也一度幸福,影迷们爱她,写来的求爱信如雪片一般,塞满了门口的信箱,她则把信件收纳于一个藤箱,上面写着“小孩子的信”。

  然而再多的爱意,也没能让她得到幸福。她没能找到属于她的爱情,1935年3月7日,她在本是爱巢的家中自杀,年仅25岁,正是最好的年华。出殡那天,灵车所到处俱是送行的影迷,多达30万人。正如当时的导演卜万苍录取她时所说的:“这个惹人怜爱的女孩,像有着永远抒发不尽的忧伤。”

  四明村

  神仙眷侣的短暂生活

  位于延安中路上的四明村建于1922年,是上海新式石库门里弄的典型代表,一条南北走向的总弄连通延安中路和巨鹿路,弄中的16幢楼呈鱼骨状排列,保留着合用天井、晒台的特点,在建房伊始,四明村就在每个楼层配备了卫生设备,自来水、管道煤气也一应俱全。

 

四明村

  在上海的黄金岁月里,四明村是一个相当体面的住宅区,吸引了一批文化名人入住。如今的四明村已挂牌“文化名人村”,并且还有一面刻有14位名人的文化名人墙,在章太炎、周建人、胡蝶、来楚生、吴待秋等众人的名字之外,最引入瞩目的,莫过于陆小曼和徐志摩了。

  陆小曼与徐志摩结婚后,先住在南昌路,后迁至四明村。陆小曼在这里租了整幢楼,租金每月一百元,这在大多数普通人月收入仅几十元的上世纪20年代,绝非是一笔小数目。

  当年,这幢小楼的厢房为陆小曼父亲所住,二楼亭子间是陆老太太的房间,徐志摩和陆小曼的新房设在二楼前厢房,后楼是陆小曼的吸烟室,徐志摩的书房布置得相当雅致,还命名为“眉轩”,表达了徐志摩对陆小曼的爱意。1929年3月,印度诗人泰戈尔到上海来就在此借宿,并且对古色古香的书房颇感兴趣。临走,还用孟加拉文题写了一首诗:“路上耽搁樱花谢了,好景白白过去了,但你不要感到不快,樱花会在这里出现。”

  

徐志摩和陆小曼

  不过,这对神仙眷侣的生活很快因为徐志摩飞机失事而告终。后来的陆小曼一直住在四明村里,直到1965年5月,一代才女在孤寂中离世。

  可惜的是,如今四明村的第一排房屋已全部拆除,“爱巢”也不复存在。只有徐志摩的诗句仍镌刻在这里:“阔的海空的天我不需要,我只要一分钟,我只要一点光。”

分享到: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