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古时山东人的娱乐 荡秋千游乐场

2014-09-29

  一碟瓜子,一壶好茶,点上一袋烟,再听上三通鼓点,好戏马上就要开始了。

  这是近代山东茶社、戏园子里常见的一幕。不过,要说咱们山东人过去是怎么搞好文化娱乐生活的,这可不是三言两语能说得完的。从淄博踢出来的“蹴鞠”,到近代青岛的“连台本戏”,出身于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山东人其实很有自己的娱乐兴奋点和文化深度,如今探究起来仍然值得当代后生们细细品味。

  一边压跷跷板 一边“反腐”

  提起古代山东人的娱乐方式,人们难免会想起影视剧里宫廷贵人和文人墨客吟诗作赋、对酒当歌的场景。更有外地人琢磨,一向严肃认真的山东人,历史上能发明什么有创意的娱乐方式呢?

  其实,3000多年前的大都市临淄就把足球一脚踢出了名堂,人们耳熟能详的故事“田忌赛马”也侧面告诉我们,如今人们的一些高雅娱乐项目,其实都和古代山东人有着一些关系。

  抛开达官显贵们的娱乐方式不提,迄今可以计算出时间的民间娱乐方式当数“荡秋千”,春秋战国时期已有记载,距今至少3000年。

  古代,荡秋千曾是小女孩们一年一度的专属游戏。相传每年四月清明节,来荡秋千的只限于迈出大门的大家闺秀,男人们则负责推秋千。大家闺秀荡起后,长发和衣服随风飘舞,颇有仙女气质。后来,明清时有人总结古代女子的休闲生活便是:一月踏雪烹茶,二月赏灯猜谜,三月闲厅对弈,四月曲池荡千。

  或许是姑娘们荡秋千颇为养眼,唐朝人们还给这个游戏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半仙之戏”或“半仙之术”。为啥呢?原来在古代秋千高度可以达到两三丈,相当于两层楼高,荡秋千的人可以“平飞”到秋千的最高点,这对于没有飞机的古代来说,离地“三尺三”就算是“半仙”了,加上句古话“头上三尺有神明”,“半仙”美誉也就不难理解了。

  今年83岁的青岛市图书馆原馆长鲁海说,在青岛,荡秋千在渔民聚居的三个麦岛比较兴盛,荡秋千正好可以锻炼人们的胆识和平衡技巧,也算寓教于乐了。

  除了荡秋千,流行较广的游戏之一便是五子棋,过去则称为“两块吃一块”。达官贵人有专门的棋谱,普通百姓则是在地上画一个棋盘就可以玩了。而比五子棋局稍微复杂一点的,是古代的“大富翁”。今天,人们喜欢比拼谁走得快、拿得多。而过去山东人玩的“大富翁”名叫“升官图”,这个游戏可不是比拼财富,而是比“功德”。

  在一张印好的木刻棋盘上,从低到高分别印着白丁、秀才、举人……直到走上仕途之路的县令、知府,最高的是太师太保,这些“仕途”名称在纸上成圈排列。每个人都有一个代表自己的棋子,可以是扣子,甚至可以是一个小土疙瘩,然后轮流拿着一个一头重一头轻的“捻捻转”,在标有功、德、庸、赃四面的四方棋牌上转,最终“捻捻转”倒在哪里,就意味着可以走几步。

  “一般来说,功是升官的最多,庸是不上不下,赃则要后退。”鲁海说。“这个东西既增加了知识,也从小教化人们进取向善,不要贪赃,这是一个很流行也很有意义的游戏。”鲁海说。

  其实,今天的很多游戏,都可以在过去找到雏形。在胶东地区,有一种称为“扛杆”的游戏,也有些地方称之为“赃官”,其实是一种跷跷板游戏。只不过坐在跷跷板一头的一个人扮演赃官,画着小丑的脸,另一头则是百姓。“掀他!”每压一下,旁边就有人喊,“他贪赃枉法。”这种游戏苦了“赃官”扮演者,一不留神就被掀了下去。

  清幽的庙宇 藏着游乐场

  现在人们春节常玩一些室内游戏,如麻将、打够级等。虽说够级是解放后发明的,不过,古代也有介于扑克和麻将之间的游戏,名叫“叶子牌”。顾名思义,每张牌大约有柳叶大小,宋代就有记载,人们把牌放在手里,看起来像扑克,但是游戏规则像麻将。

  它之所以流行,原因是比麻将便宜。“古时候麻将都是象牙做的,普通人家根本买不起。”原山东群众文化学会副秘书长孙晓说。

  此外,人们可以集中娱乐的地点还有定期的庙会、市镇周边的集市,以及运河岸边的码头等。“像现在青岛的糖球会,其实是为了纪念鲁班,只不过那时适逢山楂大量上市。立春以后的正月初九,是玉皇大帝的生日,这一天前后,胶东地区萝卜上市,于是就有了今天的萝卜节。”鲁海说。

  现在的寺庙都是修心之地,林苑森森,而历史上的庙宇大都是娱乐业繁华之地,甚至还是市场。

  打开山东省文化厅的史志板块,集中在明、清时期,德州药王庙、城隍庙、火神庙等都有民间说唱艺人演出。许多老济南人说,济南趵突泉旁的吕祖庙过去也是一个游乐场,说书唱戏、拉洋片、耍猴、打残局的艺人们占据了整个庙。趵突泉泺源堂前的望鹤亭、观澜亭也曾有梨花大鼓“四大玉”登台献艺。而泰安的岱宗庙前,也是民间艺人的集散地。

  鲁海说,由于过去从事娱乐业的人大都被称为“下九流”,总是希望找到一些免费的场地演出,于是庙宇就被选中了。

  京剧“夜场” 比如今夜生活热闹

  在今天的济南、青岛等城市,年轻人时常抱怨每晚十点商场就关门歇业,而在过去的城市生活中,别看没电,夜生活要比现在丰富得多。

  无论济南、青岛还是济宁,各种地方小戏、说书场占据着城市夜生活的重要位置。在鲁中地区,山东快书最为普遍。而青岛和济宁的风俗比较独特,济宁人颇喜欢河南豫剧,而青岛人则喜欢听齐河大鼓。

  说书场里只有长凳,听众要想听得舒服一点,还是要到茶社里。茶社是听戏的地方,台下都是方桌,三面坐人,一面对着戏台。更大一点的是戏园,大家去听戏,一般不用买票,而是看着茶牌,点上一壶茶,要一碟瓜子,便可以听戏。

  喝茶听戏并不是每个家庭都能负担得起的。在影视剧中,到戏园子里听戏喝茶的大都是达官贵人。不过,付不起茶费没关系。在茶社或者戏园子的舞台周围,还有一圈站票,俗称码票。

  开场前三十分钟,戏园子要打头通鼓,开演前则要打三通鼓,告诉往来的客人要开始了。第一场叫作帽戏,或者垫场,都是些年轻不知名的后生去演。因为晚上开戏一般在六点,而那时茶客和达官贵人们还在饭局上没来,但花辛苦钱买码票的戏迷们已经来了,戏园子为了让“码票们”有戏看,也不让茶客们错过好戏,于是才有了垫场。

  过去一场大戏要从晚上六点一直持续到晚上十一点,长达五个小时。其中除了垫场,还有中轴。中轴一般是一段武戏,因为演出到了七点半,观众们已经有点疲劳了,需要一点刺激。

  最后一出大戏可不是人们习惯说的“压轴大戏”,而是“大轴”,压轴戏是倒数第二场戏,也是最难的一场戏。因为到了倒数第二场,已经到了晚上十点多,如果倒数第二场戏不好,观众就要“抽签”(早离开)了,但是如果提前让主角上场,又可能盖过最后一出大轴。

  在近代青岛、济宁、济南,戏园子尤其多。青岛可以容纳百余人的茶社不计其数,300人的小戏园子就达30多个。此外还有可以盛下3000人,拥有三层观众席的全国第二大戏园—大舞台,解放后更名为永安戏院。1927年、1936年,已经成名的梅兰芳曾两次来到青岛演出,而其间到此的名角更是数不胜数。

  数字或许能解释一个城市为何可以承载如此之大的娱乐产业: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前,青岛城市人口仅40万人。抗战爆发后,由于青岛被日本侵略者作为后方基地,这里也成为山东各地地主、富农、达官显贵们的避难所。到1949年全国解放时,青岛总人口已达到80万。

  过去看戏 也有“连续剧”

  现在的人们被各种肥皂剧、宫廷戏吸引,过去的人也有自己的《甄嬛传》、《离婚律师》,这就是京剧中的“连台本戏”。像《西游记》、《封神演义》等,京剧唱段可以演上30集,一周只演一“集”,到了第二周,夜场照例演第二“集”,而日场还会“重播”第一集。后来还出现了专门的舞台和机关布景。

  鲁海回忆,当年的《封神演义》有一出大戏叫《斗宝》,那时戏园子房顶刷地一下冒出一道白光,看客们看得目瞪口呆。没想到,台上一演员手上也“射出一道白光”,两道白光在空中交织,出现两个“驴皮影”造型,在空中缠斗,把台下的观众看得目不转睛。

  不过,建国以后,这种连台本戏便悄然消失了。

  京剧的发达,还在这些城市产生了票社。据说当年老舍也参加了票社,坊间相传,有一次老舍喝完小酒登台清唱,扮演老旦。不过,后来他来到票社,发现台下无人,便问为何?社友说,上次来了一票友,唱得大家都起了鸡皮疙瘩,于是再也没人来了。至于这位票友是否是老舍本人,便成了疑案。

分享到: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