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上海石库门的前生今世

作者:郭长耀(文/摄) · 2014-07-29 来源:凯风网

  上海石库门是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的一个奇迹,承载着近一个世纪上海市井生活的记忆。人们的喜怒哀乐都浸透在这些砖木结构的房子中,也浸透在斑驳多彩的弄堂之中。

  石库门最典型的特征是中西合壁。它脱胎于江南民居的住宅形式,19世纪70年代初开始出现在上海租界内。早期一般为三开间或五开间,并保持了中国传统建筑以中轴线左右对称布局的特点,门楣常模仿江南传统建筑中的仪门,做成中国传统砖雕青瓦压顶门头式样。由于这类传统木结构加砖墙承重建造起来的住宅民居的外门选用石料作门框,以乌漆实心厚木做门扇,故称“石库门”。

中西建筑艺术相融合的石库门,作为建筑和文化的产物,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到了20世纪10年代,石库门逐渐演变为单开间或双开间,而且不再用石料做门框,而改用清水砖砌,门楣的装饰也变得更为繁复。有些还在门框两边用西方古典壁柱的样式作为装饰,建筑风格趋向西方化,而总体上采用的联排式布局更是来源于欧洲。石库门的前后围墙大致同高,形成一圈近乎封闭的外立面,虽处闹市,却仍有一点高墙深院、闹中取静的好处,颇受当时卜居租界的华人士绅、富商的欢迎。

中共一大会址工作人员认真地做着保洁工作。

  百年来,在上海石库门里发生了诸多牵动中国社会发展走向的重大历史事件,无论是中共一大会址,还是渔阳里团中央旧址。它见证了革命岁月的跌宕起伏,承载了共产国际和国际工人运动在中国的蓬勃发展,也记录了近代上海乃至中国历史的巨大变迁。

浸透中式风情的旗袍秀在渔阳里弄堂上演。

  石库门也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摇篮,众多新文化运动领袖和进步知识分子工作和生活在石库门里弄中。石库门为他们提供了文学艺术创作的灵感和源泉,时至今日仍保留在城市中的一大批石库门名人故居,已凝结成城市重要的文化记忆。

建于1930年的步高里,属行列式旧式石库门里弄,砖木结构,两层,红砖外墙,共79幢。巴金、胡怀琛、张辰伯、平海澜等著名人士曾先后居于此处。

步高里依然保存着浓浓的传统民居文化风俗。屋脊红瓦如鳞,老虎窗藤蔓缠绕。晾衣竿、搓衣板、马桶刷等居家日用品在此仍是生活主角。

    上世纪90年代初,随着上海大规模的改造和开发。一片片充满怀旧风情的石库门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幢幢的高楼……慢慢地,人们才意识到要去保留这些上海独有的“艺术品”,于是,对石库门老建筑的保护性开发和利用得到了重视。

上世纪90年代初,上海开始“大拆大建”。

    如“新天地”用现代技术保留了建于20世纪初期的石库门建筑,并改变其原有的居住功能,创新地赋予了商业经营功能,把这片反映上海历史和文化的老房子改造成了具有国际水平,集纳餐饮、购物、演艺等功能的时尚休闲文化娱乐中心,被公认为中外游客领略上海人文风貌和现代生活形态的最佳去处之一。

对新天地的改建,是上海历史建筑保护性开发的优秀典范。在保留砖墙、屋瓦等石库门文化元素的同时,融合了西方文化和现代元素。

    “田子坊”是上海历史街区中最具里坊风貌特色的社区之一,街区形态基本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由法租界行政区、石库门里弄区、里弄工厂区组合而成,其街区形态反映了从近代江南农村到华洋混住社区及里弄工厂社区的发展脉络。

  通过租赁、置换等方式改造的“田子坊”,依然保存着率真的里弄生活,展现海派文化、承续历史文脉,被誉为上海历史风貌和石库门里弄生活的“活化石”。

  石库门是上海特有的一种居住房屋,也是旧上海最多、最普通的老百姓住房,至今上海还留有数十万幢石库门房子。这些石库门房子孕育了上海的近代文明,衍生了上海的特色文化,留存了上海的历史记忆。

 

分享到:
责任编辑:南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