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品读曾国藩:写好公文有诀窍

2015-01-15 来源:凯风网

  曾国藩以湖南一农家子弟,点翰林后进京为官,短短十年时间连升七级,在清朝官场堪称奇迹。任何事情的发生,背后都有特定原因。曾国藩升官之速,除了他本人自强不息,投靠权臣,注重理学修养外,写一手好公文(为符合清朝惯例,本文称公文为“奏折”)也是重要原因之一。曾国藩写公文究竟有何诀窍?还需要从他所处的时代,写作中的感悟及典型事迹中去寻找答案。

 

曾国藩像(网络图片) 

  笔者阅读曾国藩奏折,发现他的奏折可以分为三类,一为以谢恩为主体的情感类奏折,二为以对国家大事提出建议为主体的建言类奏折,三为以检举违法乱纪官员为主体的弹劾类奏折。三类奏折写法各有各有特点、各有诀窍,分别为“忠”、“准”、“狠”三字诀,具体品读如下:

  情感类奏折,体现一个“忠”字诀 

  按照清朝的制度,四品以上的官员才有直接给皇帝写奏折的权利,四品以下的官员需要上奏折的,必须经高阶官员代奏。曾国藩点翰林后一直勤勉做事,终于在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获得出差的机会——赴四川担任乡试主考。担任乡试主考,既可以收门生,又可以获得一大笔差旅费,对于缺钱花的曾国藩来说,无疑是盼望已久的事情。接到圣旨后,激动的曾国藩托人上了一份谢恩折——《授翰林待讲及四川正考官呈请代奏谢恩状》,这也是现存曾国藩的第一封奏折。该奏折中,曾国藩除了表示感恩之情外,更多向皇帝表达忠心,“愧屡沐夫鸿施,曾无坠露轻尘之报,惟勉勤乎蛾术,益凛临深履薄之思。所有国藩感激下忱,理合呈请代奏,叩谢天恩。”写得入情入理,深入皇帝心灵,从而获得更大的信任。

 

道光皇帝像(网络图片) 

  事实上,曾国藩几乎每一份奏折都对皇帝充满了感恩之情,认为皇帝给予了机会,同时也希望能为朝廷做更多的事情,报答皇帝的恩情。忠心与否?并不是依靠奏折来表达的,更重要的是做事忠诚,用实实在在的政绩表达对皇帝的忠诚。事实证明,曾国藩先平定太平天国、后治理两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对朝廷、对皇帝的忠诚。如果一个人做事忠诚,再辅之以文字表达出来,必定能获得领导更大的信任,这一点曾国藩做到了。

  曾国藩屡屡在奏折中体现自己的忠诚,与他的需求有关系,也与中国封建文化密切相关。封建社会,皇帝与大臣的关系是典型的人身依附关系,皇帝决定着大臣的命运。“飞鸟尽、良弓藏”是封建社会的政治潜规则,“忠而见疑、信而见谤”的悲剧屡屡发生,功臣名将能够善始善终的更是少之又少,根本原因是皇帝怀疑大臣的忠诚。因此,封建社会的大臣向皇帝表达忠心,既是当官的第一门学问,也是升官保命的基本底线。大臣如何向皇帝表达忠心?途径主要有两个,第一个是实心任事,任劳任苦,做出让皇帝欣赏的政绩来;另一个途径是通过奏折(章)的方式,表白忠心,让皇帝看到自己的血诚之心,从而消除怀疑获得更大的信任。通过奏折向皇帝表忠心,进而获得更大的信任,是曾国藩构思奏折要考虑的首要问题,从他的奏折和经历看,曾国藩无疑是这方面的高手。

  建言类奏折,体现一个“准”字诀 

  曾国藩的早期奏折中,有两篇影响相当大,一为道光三十年(1850年)的《应诏陈言疏》,系统地提出国家人才培养方法,强调转移、培养、考察三位一体,并且直言警示朝廷“将来一有艰巨,国家必有乏才之患者”;另一篇为咸丰元年(1851年)的《备陈民间疾苦疏》,力诉民间的财税之患、匪盗之患和冤狱之患,反映了当时的社情民意和国家的隐患,可见当时的社会矛盾已经到了临界边缘,随时都有重大事件发生。社会发展局势证明了曾国藩准确的预见性,两篇奏折上后的第四年,暴发了太平天国起义,腐败的清朝政府顿失半壁江山。仔细分析曾国藩的两篇奏折,一篇反映社会面临的实际问题,另一篇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虽然时间先后有别,其实是一个问题的两个面。

   

图书《唐浩明点评曾国藩奏折》(网络图片) 

  大凡人才,皆以识为先。衡量识的主要标准,就是看对问题的分析判断是否准确。曾国藩之所以把社会问题看得准,原因有两个方面。其一,他本人在湘乡农村长大,深知民间疾苦,同时他在为官期间始终与家人保持家书联络,对清朝底层社会的情况非常了解。其二,他在担任礼部、户部和史部待郎期间,踏踏实实工作,认认真真研究问题,把所有情况都熟记于胸,从宏观层面观察和思考问题,真正做到了胸有成竹。把问题研究透了,心中的办法就多了,说话做事都有明确的预见性和准确性。可见,曾国藩的“准”字诀,源于真实情况的了解和对问题的深入研究。这也说明,要写好公文,必须把问题研究透,做到心有定见、胸有成竹,笔下千言,一气呵成。

  建言类奏折是一把双刃剑,写得准确,说到皇帝心理,既可利于天下,更有利于作者本人,反之则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出力不讨好。对此,曾国藩是有深刻理解的,“凡说话不中事理,不担斤两者,其下必不服。故《说文》君字,后字从口,言在下位者,出口号令,足以服众也。”需要指出的是,为政之要,首在得人。封建社会是一朝天子一朝臣。新皇帝登基时,一般会通过各种方式征求意见,确定新的施政方针,其中又以物色人才为根本。道光皇帝死后,只有二十岁的咸丰登基,正值血气方刚的年龄,咸丰皇帝也希望有所作为。即位之初,他便明降圣旨,要求各们大臣谈对国家的看法,提出新的见解和思路。咸丰皇帝的圣旨,对文武百官来讲,无疑是一个的好机会。特别想获得咸丰皇帝赏识的曾国藩,当然不会放过一生难遇的好机会,一年之内连上多道奏折,把“准”字诀窍发挥得淋漓尽致,谈对国事的看法,其目的在于获得皇帝的赏识,为自己的仕途铺好路。

   弹劾类奏折,体现一个“狠”字诀 

  如果一个人的文章被全天下人争相传诵,无疑是文章的极品,曾国藩的奏折为被誉为“晚清第一奏折”,足以说明其感染力和影响力。曾国藩的众多奏折中,不足600字的《参翁同书片》被当时师爷争相阅读,拼命学习,堪称轰动一时的极品文章。为什么《参翁同书片》引起社会轰动?除了弹劾对象非常特殊(翁同书系当时旺族,翁同书的父亲翁心存出身翰林,曾做过咸丰皇帝及诸亲王的老师,与皇帝关系密切;其兄翁同爵,官至督抚,为一方大员;另一兄翁同龢状员出身,做过同治、光绪的帝师,与皇帝的私人感情极深)外,更重要的原因是“狠”到包括皇帝在内的人,都无可辩驳,不得不按照曾国藩奏折严惩翁同书。且看曾国藩的经典之句,“臣职分所在,例应纠参,不敢因翁同书之门弟鼎盛瞻顾迁就。”

   

曾国藩头号大秘李鸿章像(网络图片) 

  官场是矛盾的综合体,充满了诡诈和权谋,一旦身入官场周围难免有无数“政敌”。都是为皇帝服务,本应和衷共济,但是,这些“政敌”或因政见不同、或因个人利益所致,他们并不同心。相反,彼此之间内斗不止,打横炮、使绊子、设陷阱的事经常发生。如何通过写奏折弹劾的方式,借皇帝之手清除“政敌”,是封建官场官员经常使用的手段。写这类型奏折有两个关键,一个是弹劾对象违法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具有无可辩驳的分量;另一个是处处为皇帝着想,阻断皇帝的私人情感,让皇帝不得不拿下“政敌”。深谱其道的曾国藩,先后上奏折弹劾清德、陈启迈、李元度等官场新秀,皆被皇帝允许。

  弹劾类奏折最注重立论,其中站得住、驳不倒,让主政者不得不接受则是其中奥妙。曾国藩在弹劾类奏折中,把“狠”字诀发挥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主要原因有:其一,准确掌握了被弹劾对象的违法犯罪事实,并且这些事实触犯了清朝的管理制度,坚持用事实说话,用制度说话,笔调硬挺。其二,把被弹劾对象的违法犯罪事实与国家命运、社会大势结合起来,他自己的私心隐藏在为国家的公心之中,增强了感染力和说服力,掌握了道德和公理的主动权。其三,站在对方特别是皇帝的角度反复考虑,把可能出现的情况都考虑到,并在奏折中将各种漏洞堵死,因此一道奏折上去,目的基本能够实现。

  唐太宗李世民悼念大臣魏征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是非。”历史人物是一面镜子。曾国藩虽然离世一百四十多年,但他的为人、作文仍值得人们学习和借鉴,尤其值得公务员学习。

分享到: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