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斫琴:完整还原古琴的制作

2015-01-16

斫琴

  “斫”[zhuó]是一个很古老的字,就是用石斧头砍削木头。斫琴就是制作古琴。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一幅宋代画作《斫琴图》,原作传为东晋画家顾恺之作,故宫所藏的这幅是宋代摹本之一。《斫琴图》描绘了古代文人学士制作古琴的场景,画中14人,或挖刨琴板,或上弦听音,或制作部件,或造作琴弦。其中能清晰地看到琴面与琴底两板面板,琴底开有龙池、凤沼,画面写实而生动。古琴在2000多年来一直是中国文人的重要乐器,许多优秀的琴师不是高僧就是哲人,弹奏古琴对于他们来说是自我实现的一种方法。而制作古琴在过去也极为神秘,多是父传子或师传徒,延续着口传心授的方法。

  叶遇仍,广东人,1988年来到北京,一待就是20多年,与太太姜涛经营着一家建筑及室内设计装饰公司,生活过得有序平静。5年前,一个小插曲,让叶遇仍与古琴结下了不解之缘。“那时,我太太正在学古琴,有一天我不小心碰摔了她的琴,一时也找不到合适的替代,她就假装生气地问我怎么办。”叶遇仍回忆,“我当时脱口而出,我来给你做一把。我觉得自己是设计出身,懂结构,会画图。这不过是把琴,道理是相通的,所以我觉得不会太难。”

  通常古琴长约120厘米,一头宽20厘米,另一头为15厘米,由两块木板组成,胶合一起便是共鸣箱。厚度约为3至5厘米不等。在宽的一端有个低缓的琴桥,支架起琴面上的七根弦,下面是用来固定琴弦的排列有序的弦眼,校音时使用。

  叶遇仍买来一大堆专门介绍古琴及其他弦乐器制作的书学习。在他看来,古琴的制作很简单,就是:取材;制作面板、底板及附件;刮灰胎与上漆。叶遇仍因为做的是室内设计装潢的工作,因此很容易从朋友那里弄到一车老房料,这些老料都经过了上百年的风吹日晒,做琴的时候几乎不用处理。叶遇仍介绍说:“无论是琴面还是琴底都要求木材绝对的干燥,木材越老、越干,效果越好。用老木制成的古琴声音频率范围远远超过用新木头制成的,木质越老,颤音的频率越高。”

  由于古琴的音色与共鸣箱内所使用的木头有关,不同种类的木头,所引起的张力也不同。而且面板需要满足“松”、“透”,底板相对要“坚”、“实”,才能发妙音,阴阳调和,所以古人在选面板材的时候非常认真仔细。根据现存有关古琴的古书记载,最好的材料是取自庙宇或败棺的桐木或梓木。过百年的老木头,里面的水分没有了,干燥清爽,坚硬如石,用手敲打,音色清凉。

  传说吴钱忠懿王酷爱古琴音乐,曾派人到各地为制作古琴寻找上乘木材,其中一人某日来到浙江省天台上,在山顶留宿。深夜,他听到轰隆声响,深重有力犹如突如其来的雷雨。他不明白这声音从何而来,很是恐惧。辗转反侧后渐渐入睡。翌日清晨,待他跨出房门,环顾四周,只见一根巨大桐梁从庙里倒落在山石上,他携梁而归,制成“洗凡”和“清绝”这两张著名古琴,其音色之高之深可称超凡。

  有了好的材料,叶遇仍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仲尼式”作为自己第一把琴的造型。叶遇仍认为现代的制作工具远比古代的要先进。画完图后,又可使用制图软件,在电脑上生成出三维图形,调整到最佳状态再制作。叶遇仍依靠这些现代手段很快将面板和底板做好,接下来需要合琴,就是把面板和底板胶合在一起。合琴时,需将胶均匀涂在琴沿周圈,面板与底板需缜密对齐,合成琴后要用绳或铁丝等物捆绑严实,不留缝隙。然后放在通风处阴干,不可太阳直接暴晒,一般北方一天可干,等到干后修整胶溢出部位。胶必须使用新鲜明胶,与少许鹿角灰混合,如果用普通胶,几周后琴便会开裂。叶遇仍想了很多办法,都不能使两块面板严丝合缝,只好找到制琴的老师傅帮忙。叶遇仍说:“初看古琴的结构格外原始,其实不然,从材料的选择到各个部分的造型,甚至到每一道上漆工序,每一个细节都是很精细考究的。”

  宋代的《碧落子斫琴法》对古琴的制作做了详尽描写。书中强调琴底和琴面的音调互相吻合的重要性,使低音弦和高音弦保持和谐。如果上下两面都有相当厚度,那么低音弦就几乎不能使用了,高音弦的音也会变得短促。琴面厚、琴底薄,或者琴底厚、琴面薄,低音弦的音就迟钝沉闷。

  合琴完成后,便是将岳山、轸池、雁足、龙龈等附件粘贴上去,等胶干后,修整完毕即可以开始刮灰胎、上漆等。叶遇仍对大漆不熟,上完漆之后,看着表面干了就上第二道,殊不知,里面根本就没干透。叶遇仍感叹道,做古琴这事真是急不得。“中国的大漆应该是福建比较有名的,我专门跑去找到老师傅们学习,这才知道,人为干预下,温度在28℃,湿度在80%RH时,大漆最容易干透。如果以自然干的方式,得半年到一年时间。”

  差不多花了一年的时间,叶遇仍制作完了第一把琴。他很高兴地交到太太姜涛手里时,只能勉强奏出声音。叶遇仍说:“这只是外表上的一把琴,完全没有琴的实质功效。开始时想的应该是很简单的事情,当你用心对它了解,并开始研究的时候,会发现其中奥妙无穷,因为制作的每个步骤些微的不同,都会直接影响到琴音。”

  叶遇仍开始爱上了制作古琴,在他看来,做古琴更多的是做自己,可以将自己的思想、情感融入到琴中。他说,如果是我做商业项目的话,得考虑成本、盈利,有时还得按我太太的理想去做,你得面临着各种妥协,各种因素会来左右你,而制作古琴,完全可以跟任何人没有关系。

  琴,最核心的是声音。叶遇仍的第一批琴是在2009年冬天完成的。当时找到一批老料,做了15把琴,请来朋友试弹,但不是每把琴声音都过关,他一气之下,把琴扔到工厂的壁炉里烧了。叶遇仍认为,琴的制作一定是有数据的,然后开始着手做试验。他将每种造型的琴制作10把,每把琴从裁面板、底板开始到最后上漆,中间每个环节都有略微变化,完成后,请不同的人来演奏,记录其详细数据。

  叶遇仍在给琴上完灰胎后,会给每张琴试音。如果灰胎太厚则腻子会发声;太薄,声音是往上扬。所以这个时候可以找它的规律,一旦找到规律,你就知道变数差不多。有经验的时候,敲一下这个琴,就能大致知道这个声音是怎么发声。灰胎最厚不可超过贰分硬币的两个厚,最薄为不可露出木头本色。

  古琴内在的槽腹结构是决定一张琴音色好坏的关键,历代的制琴家都十分重视。槽腹腔体的大小,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它和面板、底板的厚薄、长短,所选琴材本身的松紧、质地等均有关系。琴腹过大或过小,都不利于琴的发音。比如琴板本来就不厚,要是琴腹过大,音色就会变得空而无韵。而琴的木材本身比较紧,并且厚,此时假如琴腹过小,必然会导致音色沉闷。宋代《碧落子斫琴法》云:“面厚肚窄,其声低而窒塞;面薄肚宽,其声高而虚鸣。”因此,只有根据琴材本身的质地、琴体的大小等采用合理的琴腹结构,才会有好的音色。

  为了取得理想的音色,历代制琴家在槽腹结构处理方面,均有不少探索与创造。传世唐琴常于腹内龙池、凤沼位置,以桐木块镶贴其上,成“纳音”。顾名思义,接纳声音,使其受到某种阻力而被断顿,而不只是在一个空空荡荡的箱子四壁回荡,由此产生共鸣。苏轼言其琴曰:“其声出于两池之间。其背微隆,若薤叶然。声欲出而溢,徘徊不去,乃有余韵,其精妙如此。”

  琴腹内另一个比较重要的构造,是天地柱的大小、位置及其安放。在槽腹内,有两个连接面底之音柱,其大小多在1.5至2厘米上下,《太古遗音》称天柱为圆,地柱为方,此所谓天圆地方之意。但传世古琴中,天圆地方、天地皆方、天地俱圆均有。天地柱的作用是改善琴腔内声音的振动规律,若是琴音空虚,则应适当增加天、地柱的大小,要是琴音沉闷,可减小天、地柱的大小,甚至去除天、地柱,如《碧落子斫琴法》所云:“虚宜添之,实宜修半。”现代的一些斫琴师会将天地柱取消,这样少了阻碍,琴声会变大,容易弹奏出好听的声音,尤得一些初学者的喜欢。叶遇仍试验做了一批不带天地柱的古琴,然后去拜访了很多老先生,大部分的意见,一定要把天地柱给装上。在老先生们看来,无天地柱,则不称其为古琴,也就是没内涵、没文化的音乐。

  叶遇仍在制琴初期也会遇到人的问题,因为每一个做琴的人,最终是斫琴给弹琴的人用,因此客户的反馈是非常重要的。有一段时间就老在听大家说,得这样改,得那样改,以至于很崩溃。之后他反思,坚持自己的制琴方式,不受外界干扰。但是有一条是坚定的,就是一定要在有天地柱的琴的基础上,把声音做稳定、规范。

  叶遇仍说,斫琴这么多年来,我对音色的要求,对它的美观要求,是不断在变化的。最早的时候,我喜欢韵比较长的琴,就是声音比较小。现在做的琴,声是存在的,韵也是存在的。如今叶遇仍制作了将近500把琴,每把琴都有详尽的数据记录,他希望将这些数据整理出来,能为这个古老的乐器保留一份现代财富。

分享到: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