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外国人眼中的“清明节”

作者:清 泉 · 2015-04-05 来源:凯风山东

  为了寄托对已故者的哀思,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各自为逝去的亲人、朋友祭奠致哀的特殊日子,像美国的“阵亡将士纪念日”、日本的“盂兰盆节”、法国的“万灵节”等,在中国,“清明节”则是人们祭奠已故亲人的传统节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外国人对我国传统节日的关注度也不断提高。

  在英国专门介绍人类古代文明的网站“古代起源”(Ancient-origins)中,编者艾谱莉?霍洛韦(April Holloway)就对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作了详细介绍。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活节奏的加快,促使有些传统节日的过法也发生了变化。拿“清明节”来说,以往各家各户都是提前备足了祭品,像菜品、酒水、点心、水果都是必不可少的,而现在一束鲜花足以表达祭奠者的哀思。近年来,更是出现了在网上购买虚拟祭品来祭奠亲人的方式。

  她在谈到现代人如何过“清明节”时,一些更精通科技的年轻人认为他们已故的祖先应该更喜欢一些新潮的小玩意,这就导致了一个专门出售供祭祀用的廉价祭品,像苹果手机、无线路由器等的电子设备这一新兴市场的形成。编者通过网上调查,还发现另外一个新的现象,现代人由于工作繁忙生活节奏加快,导致一种叫作“扫墓包”的产品的出现——针对那些抽不出时间祭奠亲人的人群,提供专业人员替他们完成祭祀活动,“扫墓包”服务囊括了从简单清扫墓地、鞠躬致意,到供养祭品、甚至为了寄托服务对象的哀思可以代他们哭几声。

  艾谱莉认为,对于“清明节”这样一个神圣的节日,上面这种情形招致大众的批评不足为奇。然而,一些年轻人坚持认为应该通过对旧有习俗的新诠释来实现传统与现代趋势的平衡,他们辩称这样可以促使年青一代继承传统。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要通过一代又一代去传承的,不管是老习俗还是新观念,只要是有意的,都应该兼容并蓄发扬光大。

分享到:
责任编辑:皓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