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成都书院:文脉不断 斯文不毁(图)

2015-06-24

  成都经济文化的繁荣和书院的昌盛,密切相关。

  成都自西汉文翁首创地方学宫以来,重视教育即形成传统,历朝历代官员,莫不以兴建书院、弘扬国学为任职期间最为重要的政绩。中国的书院最早见于唐代,而成都自宋末以来,更是书院盛行。从两宋以来历经元明清三代,书院在培养人才等诸多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历史上的那些成都书院

  【灵岩书院】

  名流汇集,名振一时

  1945年由李源澄先生创办的一所私立书院,位于都江堰市的灵岩山。李源澄先生早年毕业于四川国学院,既是古文经学派廖季平弟子,又是国学大师蒙文通的学生。大书法家谢无量先生为灵岩书院题写了院名。

  大学者蒙文通、唐君毅、牟宗三,外国文学研究专家饶孟侃,著名学者、希腊文学专家罗念生,国学大师钱穆,著名诗人、散文家朱自清,伦理学家周辅成等等都前来灵岩书院讲过学。

  【文翁石室】

  成都最早的“书院”

  梳理成都书院文化,绕不开李冰治水、文翁兴学。李冰治水,总结出科学原理:“深淘滩,低作堰”;文翁兴学,总结出教育原理:“师资高,学风严”。

  著名学者流沙河说:“和都江堰一样,文翁兴学的功绩至今泽及后世。”可以说,他们二位奠定了成都历来物质与精神并重的城市特色。

  文翁是个极有眼光的太守,从中原地区来,深感蜀地文化不发达,一方面采取送郡县小吏至长安留学,另一方面在本地兴修学校。成都因此成为郡、国最早设立学校的地方。文翁建校以石为屋,故称为石室,又名玉堂。

  从元代官方于此建石室书院,清代按察使刘德芳于文翁旧址创建锦江书院的角度,说文翁石室是成都历史上最早的书院,一点不为过,尽管书院这一名称唐代才开始出现。

  【鹤山书院】

  宋代全国藏书最多的书院

  到了两宋,伴随着理学在蜀地的广泛传播,成都书院有了大发展,特别是到了南宋,创办书院成为士大夫们的一种时尚。当时比较有名的书院有:沧江书院和鹤山书院。沧江书院,在今合江亭一带,由仁寿人虞刚简兴建,学者们经常在这里“会文讲学”,活动长达二十年之久。

  鹤山书院在蒲江县,兴建于1210年的蒲江鹤山书院有整整八百年的历史。创办者是蒲江当地人魏了翁,曾先后任四川节度判官等。该院屡次重建,其地址也因此而多次变迁,在历史的风雨中顽强书写着自己的辛酸曲折,百折不回地印证着一种信念:文明不灭,斯文不毁。鹤山书院藏书丰富,共10万卷,其规模之宏富,实为宋代各书院之首。

  元代的成都建有石室、草堂、墨池等书院。据《四川通志》等记述,成都地方官员对恢复书院、兴办教育也大都比较重视,到元代中后期成都重建的学校和书院已蔚然可观。

  其中草堂书院发展到明清之际,规模甚为宏大,它与文翁石室、扬雄墨池鼎足而三。明弘治、清乾隆时期官方还筹集资金作为草堂维护之用。

  到了明代,随着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成都的文化教育日趋繁荣,书院的数量亦大为增加。成都著名的书院就有少陵书院、大益书院、锦江书院、潜溪书院、子云书院、南轩书院、崇正书院、龙门书院、思贤书院、紫岩书院、太白书院等。

  在选址和名称上,书院大都以名贤遗址为之,如成都锦江书院系文翁石室故地。书院的规模,通常包括讲堂、藏书楼、宿舍,并有供奉圣哲和乡贤名宦的祭祀场所。

  【尊经书院】

  奠定成都文化根脉

  到了清代,成都市有名的书院有锦江、潜溪、芙蓉、尊经等书院,尤以尊经书院培养出的人才对成都近现代文化的影响既深且巨。

  1874年,四川学政张之洞与总督吴棠奏准以石犀寺明代书院旧址建尊经书院。张之洞仿诂经精舍及学海堂的惯例,以经史词赋教诸生,引导诸生博览群书。

  19世纪80年代开始,书院成为四川改良主义思想传播的基地。发行《蜀学报》,刊载光绪的变法上谕。著名学者廖平,“戊戌六君子”中的杨锐、刘光第,辛亥革命的先烈彭家珍,新文化运动的干将吴虞以及张澜、吴玉章等均为院中高材。奠定了近现代成都文化的根脉。

  成都名校,前身是书院

  >>四川大学前身:尊经书院

  在四川大学建校史上,二十世纪初是“书院”改“学堂”时期——1902年、1903年尊经书院、锦江书院与中西学堂合并,组建四川通省学堂(后改名四川省城高等学堂),即四川大学前身,是传统书院与现代大学办学模式合一的高等学府。

  >>石室中学的前身:文翁石室和锦江书院

  文翁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校长”。他首创公立学校,给成都留下了一个“硬件”实体:成都石室中学。

  康熙年间,四川按察使刘德芳在这里建锦江书院,直至1902年四川总督岑春煊改之为成都师范学堂,3年后改为成都府中学堂,辛亥革命后改称成都联合中学。1940年2月,学校更名为四川省立成都石室中学。1952年9月,更名为成都第四中学,1983年4月恢复旧名——石室中学。

  >>成都七中的前身:墨池书院和芙蓉书院

  墨池书院始建于元代,时与石室、草堂书院并称。清咸丰三年墨池书院青龙街原址校园一分为二,墙左为墨池书院,墙右为芙蓉书院。墨池书院、芙蓉书院与锦江书院、潜溪书院曾在清代并称成都四大书院。

  墨池书院、芙蓉书院于1905年4月合并,创办成都高等小学堂。1906年改名为成都县立中学,1912年,改称成都县立中学校。1952年11月,成都县立中学校改名为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校。

 

分享到: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