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古代水网啥样 周原遗址发现西周水网系统

2016-01-15

  

西周墓葬的墓室

  

周原遗址出土的铜鼎

  

出土的铜盨

  2天前周原遗址因其重要考古发现的学术价值成功入选2015年度全国六项考古新发现。昨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去年考古人员在周原遗址内发现了自然水系与人工水系共同构成的西周水网系统。

  入选去年全国六项考古新发现

  2015年3至12月,考古专家对周原遗址与水网系统有关的池渠遗迹进行了重点勘探和发掘。经过对67万平方米的重点勘探和108万平方米抽样勘探后,考古人员新发现大淤土遗迹1处、人工沟渠11条。为确定这些遗迹的形制与走向、使用和废弃年代,以及内部堆积性状等基本信息,考古人员对大淤土遗迹和4条人工沟渠遗迹进行了解剖发掘。

  据此次考古领队,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王占奎介绍大淤土遗迹位于遗址核心区的西北部,长约2200米,最宽处逾500米,平均宽度约300米,总面积约66万平方米。中央淤土最深,四周较浅,初步推断为周原遗址西周时期的池塘类遗存。

  结合2009、2011、2013年周原遗址内池渠遗存的考古成果,考古人员推测,目前已经可以初步认为周原遗址内存在着自然水系与人工水系、蓄水池与引水渠、干渠与支渠等不同层次的水系遗存,它们共同构成了周原遗址的水网系统。

  而该水网系统的发现与确认,进一步强化了以往所发现的诸多重要遗迹之间的有机联系,加深了以往对周原遗址聚落扩张过程与水源关系的认识。这些发现也为了解周原遗址内部的不同功能区的分布提供了新的视角,有助于考古人员从整体布局上对一些重要遗迹的性质进行新的思考。更重要的是,周原遗址的水网系统与丰镐遗址的“昆明池”等池渠一起填补了周代都邑性遗址给水(池苑)系统的空白,为探寻聚落结构在田野考古中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发现装有猪骨和鱼骨的青铜鼎

  此次,考古人员还在周原遗址2014年铜车马发掘点南边50米处的“居址—墓葬区”,发掘了4座西周晚期墓葬,遗憾的是这些墓葬都曾遭到过严重的盗扰破坏。

  据王占奎介绍,这几座墓葬中,有一座东西向的墓葬,考古人员在墓室内发现有3个盗洞,盗洞中散见有兽面铜泡、蚌鱼、玉圭残片、菱形石坠、方形玉饰件及贝等随葬品。在紧邻盗洞的西边二层台面上发现了未经扰动、摆放整齐的随葬品。这14件随葬品包括青铜器、陶器和漆器。其中有2件陶豆、2件陶簋、2件陶罐和1件陶鬲;1件漆器保存状况较差,器形已经难以分辨。青铜器有鼎4件,盨2件。

  值得注意的是,专家们在两件大小不一的立耳鼎上发现了一样的形制和纹饰,其中一个鼎上还有可以辨认的铭文。另外还有2件附耳鼎与2件铜盨,这些青铜器按照种类呈现出一样的形制、大小和纹饰,专家推测当时它们应该各自成套。更为惊喜的是,考古人员在3个铜鼎内还发现了幼猪前腿或后腿骨,1个鼎内则发现了鱼骨,2件铜盨内还存有颗粒状明显的谷物类遗存。

  经专家辨认,鼎上的铭文内容为“姬生母作尊鼎,其万年,子子孙孙永保用。”因此该墓主可能是一位名为“生母”的姬姓女子。王占奎表示4座年代基本一致,规模接近的墓葬集中分布,说明该区域应为西周晚期一处中低级贵族墓地。

  2015年度周原遗址的考古工作,进一步了解了周原遗址的聚落结构和功能分区,对周原都邑性聚落整体布局的认识是时隔多年后周原遗址取得的重大考古发现。

分享到: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