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平地黄氏大宗祠 平地历史的“独家记忆”

2016-04-29

  西方人喜欢建教堂,而中国人喜欢建祠堂。

 

  这两者都是自己民族文明和文化价值取向的有力体现。中国的祠堂与西方的教堂两者承载的内容与任务截然不同,尤其是在传统祠堂林立的广东岭南地区,祠堂作为一个纪念先祖,秉承家风,凝聚亲情,祈福安宁的场所,既寄托着本宗族对远方“祖根”的眷恋和怀念,也代表着这个宗族在岁月烟尘里所走过的风风雨雨,在岭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大沥平地黄氏大宗祠,是大沥祠堂文化中一个代表性特色的民间宗祠,无论从历史、文化、艺术、建筑、工艺、民间习俗等都有着丰富精彩的人文内涵,是大沥祠堂文化研究和宗族传承保护的重要瑰宝。

  

  似如宗祠大门对联“千顷流风远,三阳化日舒”所意:黄氏大宗祠千顷堂的书香和家风源远流长,像三阳开泰光辉普照着民众安乐祥和。可以说,黄氏大宗祠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树,一雕一刻,都如一方史志,一盏陈酿,需要您仔细翻阅,细细品味。

  民间文化发展的“独家记忆”

  在如今黄氏大宗祠左侧一间厢房的墙上,贴有一张于民国十七年绘制的平地黄氏祠堂地图,地图上标注了当时平地村拥有的大大小小40座庙宇。然而经过岁月沧桑,时至今日平地村的也仅剩下几座了。而黄氏大宗祠,也是历经了258年漫长的风雨历练,经过了数十次的修复保护,才能像现在一样为后人展示它的底蕴和魅力。

  据《平地村志》记载:黄氏始祖黄适中,是南宋末年的官员,在平地开村定居至今已800余年。“崇始堂”里,一副对联很清楚地交代了黄氏族人的来历:祖籍溯龙游九百载积厚流光到此里居成四社,孙谋诒燕翼卅二传枝分衍派至今谱牒纪三房。平地黄氏建村之后,历经数辈之努力,逐渐发展成合理完善布局的大规模村舍。而根据黄氏大宗祠现门额刻记:大宗祠始建于明代,当年平地黄氏族人为了供奉及祭祀先祖,处理族中事务,凝聚乡情,供众人休闲娱乐,举办各种民俗活动而家族出资共同兴建。

 

  数次重修,依然屹立

  祠堂发展至今,因政治战乱等诸多社会因素曾多次遭到破坏或强行改建,多处地方也因为年久失修,一度破败不堪,面貌全非。1993年旅港南海平地黄氏同乡的有识之士提议对宗祠进行维修,抢救先祖遗留的珍贵文物遗产。1994年7月,黄氏大宗祠被南海市人民政府列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让黄氏族人重修宗祠的想法更加坚定。而宗祠的重修最终于1996年完成,工程总体耗资120余万元,所用资金均由平地黄氏的海内外乡亲们热心赞助。

 

  重修过程中,为更好地对祠堂进行还原,对于一些早已损坏、丢失的图案、雕刻、牌匾、楹联物件等,黄氏族人们请出村中的老人家回忆祠堂的原貌,或依据族谱记载重新给予复制安装。

  “当时我们就把搭建在祠堂后堂的戏台拆除了。”平地黄氏大宗祠管理委员会副会长、人称“三叔”的黄汉威每次提到祠堂的损坏总是显得格外心痛。“在大跃进时期,由于被用为各种场所,祠堂的部分结构被改建得面目全非,很多珍贵的历史文物遭到不同程度的损毁。因此拆除戏台后,后堂的地面就基本裸露在外,族人便到处收购旧地砖来补回。”

 

  为了有效地保护古祠,使旧貌配套更为完善,2005年得到盐步办事处和平地村委会的支持,同意将祠后之危房拆卸,收集散失在村内各处的古建筑构件建成后花园,现如今祠堂后花园古色古香,砖雕屏风,值得一提的是,花园里面还种植着数株从黄氏故乡浙江龙游移植而来的桂花,将古老的祠堂点缀得别有一番趣致。

  那些年,那些传统活动

  黄氏大宗祠的文化魅力不止于这些古老精美的雕栏书画,还体现在它丰富完整的文化传承功能。黄氏大宗祠是族人供奉及祭拜先祖之庙宇,也是宗族处理事务的中心,凝聚乡情的场所,以及乡人活动的公共空间等。

  因此,平地村有许多重大的民俗活动,以及拜祭、喜庆的内容都会在这里进行。由于祠堂管理有序,加上许多热心善举的族人,使得祠堂的人、财、物都有了基本的保障,也是平地村举办的各类民俗文化活动,从规模、效果、影响及参与程度等都位列大沥地区前茅。其中最著名的大型民间活动,就是每年的春、冬祭活动和农历六月十九日的观音诞庆典活动了。

 

  每年的春祭活动是清明时节的扫墓祭祖的一项重要内容。海内外的乡亲从四面八方返回平地村,前往祖辈墓地扫墓祭祖,然后全村集体拜太公,在祠堂举办敬老联谊聚餐,美酒佳肴,欢声笑语,整座祠堂弥漫着春天般浓浓的乡里亲情。在祠堂敬老聚餐,凡60岁以上,不分男女,包括外嫁女,均可免费入席,未满60岁者,购餐票参加,每年开筵超百席,既弘扬了传统尊老之孝德,又体现了缅怀先辈之恩,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美好意愿。

  一座氏族宗祠,两百多年跌宕起伏的漫漫光阴,囊括了其与国家、社会、民族一样沉沉浮浮的命运。黄氏大宗祠,随着如今平地村的富裕安康,而更显示出汇聚宗族,承载信仰的独特生命力。

  在商潮滚滚的广佛黄金大道旁,这座岭南宗祠精品,不仅拥有那些年那些岁月发展的深深烙印,还会守护和见证更多的豪情儿女,从这里走出,为创造更加文明富强的未来而阔步前行!

分享到: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