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带你寻觅 北京城里热门景点中的冷门角落

2016-05-11

  立夏已至,趁着天气还没有暴热起来,去看看美丽的大北京多好。各种人头涌动的热门景点其实还有这些不为普罗大众所了解的僻静角落,是不错的选择呦。

  颐和园

 

  相比于景点集中的北部,颐和园南部景区很少为外来游客知道。所谓南部景区,指的大致是西门以南至南如意门,包括八方亭、玉带桥、绣漪桥、凤凰墩、畅观堂等。

 

  进了南如意门,颐和园东堤与西堤的分界点绣漪桥就在眼前,当年乾隆皇帝,还有后来的慈禧太后就多次乘龙船从绣漪桥下驶过。桥南就是京城水上游的码头。游船在这里停靠,游人直接进入颐和园游览(船票包含了颐和园门票)。每日游船来来往往,川流不息。

 

  绣漪桥东面,昆明湖南端,有一个小小的孤岛,与南湖岛遥对,就是凤凰墩。传说是乾隆携母下江南时,其母生病,御舟在无锡运河中黄埠墩靠岸,乾隆母入佛寺暂息。为追念此事,在昆明湖仿黄埠墩而建凤凰墩。

 

  畅观堂位于西北湖西北岸的山坡上,始建于乾隆年间,是仿杭州“蕉石鸣琴”景点建的。原由正殿畅观堂、东西配殿、转角廊以及山脚下的怀新书屋和睇佳榭组成。

  咸丰十年(1860年)被毁,光绪时重修。畅观堂由畅观堂正殿、东西配殿、西南八角重檐亭、东南单檐六角亭、土山西北山脚下及东南山脚下房32间组成,是颐和园西区的一处重要景观。 

  天坛

  天坛北门和东门游客较多,而神乐署和斋宫位于天坛西部,不在主要景点路线上,从西门进入即可方便到达。

 

  神乐署位于天坛西外坛,为明清时期演习祭祀礼乐的场所,被誉为明清两朝最高的礼乐学府。天坛神乐署的正殿,原为明清两朝演习祭祀礼乐的殿宇,为歇山顶单檐古建筑。

  坐西向东,六楹五开间,东西向设穿堂门,殿内面积达600平方米。现开辟为“中和韶乐”展演区,举办古代祭祀乐舞展演,同时作为中和韶乐乐器钟、磬的主要展馆。

 

  附近的斋宫是皇帝举行祭天大典前进行斋戒的场所,位于祈谷坛内坛西南隅。宫内建有无梁殿、寝殿、钟楼、值守房和巡守步廊等礼仪、居住、服务、警卫专用建筑,均采用绿色琉璃瓦,以两重宫墙、两道御沟围护。斋宫布局严谨,环境典雅,是中国古代祭祀斋戒建筑的代表作。

  无梁殿即斋宫正殿,绿琉璃瓦庑殿顶,殿内为砖券拱顶,殿前月台崇基石栏,三出陛,正阶13级,左右各15级。无梁殿是皇帝白天斋戒场所,殿内陈设朴素,明间所悬“钦若昊天”匾为乾隆皇帝御笔,表达了天子对皇天上帝的虔诚之心。

  北海公园

  北海公园有两处相对比较隐蔽的景点值得推荐。

 

  东岸景区的濠濮间,是一处园中之园,从东门入园沿东岸北行200米路东即可到达。“濠”与“濮”均为中国古水名。据《庄子.秋水》载,庄子与惠施游于濠梁之上,庄子说:“ 鱼儿出来了,鱼儿真快乐。”惠施问: “你不是鱼,怎么知鱼之乐?”庄子反驳说: “你不是我,怎知我不知鱼之乐?”据此人们修此小园,园内小桥几近水面,以供帝后观鱼、垂钓。乾隆皇帝曾在此园宴请大臣。

 

  而北岸景区的铁影壁,则需从西门入园,沿湖北行至大船码头北侧。这是一座呈棕褐色的元代遗物,由中性火山块砾岩雕成,因颜色和质地似铁,故称铁影壁。壁高1.89米,长3.56米,两面浅雕云纹异兽,刻工古朴浑厚。

  铁影壁原是建德门(今德胜门)外一古庙前的照壁。明初此壁被移到德胜门内护国德胜庵前(今铁影壁胡同内),1947年壁身移至北海公园。1986年北海公园从铁影壁胡同找回基座,从而使这一文物得以复原。

  香山

 

  在香山寺东南半山坡上,有一处别致清静的庭院,即双清别墅。由东门进入,沿勤政殿南行,经静翠湖、翠微亭即可到达。院内二道清泉,常年流水不息,一股流向知乐濠,一股流向静翠湖,此即“双清”二字之缘由。

  1917年河北省大水,督办熊希龄办香山慈幼局,在此建别墅,始称双清别墅。1949年3月25日,毛主泽东由西柏坡来北平住在此处,直到11月份才迁居中南海,并在此发表了一系列重要文件。著名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即吟成于此处的八角亭内。从双清向西北,过香山寺到半山亭。再向上可到白松亭,过绚秋林(红叶区)和雨香馆和阆风亭。

  中山公园

 

  中山公园的愉园位于中山公园内坛东北角,占地面积7230平方米,建筑面积614平方米。1980年为扩大公园游览面积,将内坛东北角的育花温室迁到天坛花圃,就地修建这一主题景区。这里是供游客观赏名贵金鱼的园林景区,因“鱼”与“愉”谐音故取名愉园,意谓赏鱼之园。

  整个景区坐北朝南,前部为庭院绿化区,中部为园林建筑金鱼观赏区,后部为金鱼养殖区。建筑为民族形式,采用中轴线两侧均衡式布局,前面正中为重檐蓝琉璃瓦屋面八方亭,东面为单檐筒瓦屋面正方亭,西面为单檐筒瓦屋面长方亭。三亭均悬亭额,东亭“倚霞”,西亭“流云”,中亭“览粹”,由著名书法家陈叔亭书写。

  愉园西邻中山堂,北倚音乐堂,远望五凤楼,东衬古柏苍松。中山公园饲养、陈列金鱼始于1915年,是全国第一个陈列金鱼的公园。最初是公园董事捐献,由祖上曾在清宫养金鱼的师傅饲养,山公园的金鱼还曾作为国礼赠送给外国领导人。

  景山公园

 

  都知道景山公园有万春亭,了解历史的人还会去明思宗殉国处怀古,却不知景山的牡丹栽培历史悠久,可追溯到金中都时代。截止到2014年底统计,公园已拥有牡丹515个品种,约2万余株,涵盖了九大色系、九大花型。其中既有皇家御园传统的牡丹名品,也有久负盛名的洛阳牡丹、荷泽牡丹,还有珍贵的紫斑牡丹、国外牡丹,以及景山自育的牡丹品种。

  目前,景山公园春季牡丹花卉展已成为一个品牌,随着公园牡丹、芍药品种的不断丰富,基本形成了种群各异的区域分类,主要分为九大景区:盛唐婵娟、齐鲁之春、瑶池仙子、吴越风韵、国色天香、花舞弄影、锦贺东瀛、艳若蒸霞、绮望春色。

  另外,在景山附近,还有一条雪池胡同值得探寻。

 

  雪池胡同还残存着两座冰窖,虽然已经残破不堪,但基本上还保持着原状。冰窖是半地下式的建筑,从外面看,很像一座巨大而低矮的老屋。屋顶是“人”字形起脊双坡,上覆黄色琉璃瓦,是皇家建筑的标志。

  墙体和拱顶与屋瓦间的夯土都很厚,看来密封隔热性能很好。一直到辛亥革命之后,溥仪在故宫中做“关门小皇帝”时,雪池冰窖还继续向宫中供冰,延续了好几年。

  北京动物园

  90年代之后,北京动物园逐渐在长河北岸新建了鹰山、犀牛河马馆、骆驼馆等建筑,躲过拥挤的南门,走西北门就能到达这里,著名的北京海洋馆也在这一区域。

 

  鹰山的环境与自然状态基本相近,内部还布置了高约12米的人造假山、丝兰、黄刺梅、榆叶梅、丁香、小叶女贞、油树等,搭建了枯树根和树枝,有利于猛禽隐蔽、栖息。

  使动植物形成一个自然的、生态的和谐空间,没有密网隔在游人和动物中间,人们可毫无遮拦地观赏高山秃鹫、百尾海雕、金雕、草原雕等大型猛禽。为方便摄影爱好者还在玻璃上打了数个直径为15厘米的圆孔。

 

  犀牛河马馆为砖混结构的单层建筑,由高低错落的13个圆筒形兽舍组成,最高7米,中央参观大厅最大跨度20米。馆内设有犀牛兽舍9间,河马兽舍2间及两个深2米、面积为80平方米的水池,供河马游泳。

  大厅与兽舍用高2.4米的展窗分隔,不影响参观又阻隔了动物的异味。兽舍顶棚及墙面绘有仿犀牛、河马自然生态环境的壁画,改善了游人参观的视觉效果。

  对于历史爱好者来说,动物园其实还有一系列的旧式建筑遗存,在西边的农事实验场旧址地区即可看到。

 

  畅观楼建成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2年),是作为慈禧乘船延长河前往颐和园途中的一个行宫修建的,为欧洲巴洛克风格建筑,砖木混合结构二层楼房,周围有深外廊,山墙面向前开窗,屋顶内为阁楼。红砖墙体,局部抹灰及灰塑线脚并加以砖雕花饰。

  畅观楼建成后不久慈禧、光绪先后去世,实际上并未使用过。辛亥革命的先驱孙中山来京时曾在畅观楼居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北京市的第一个规划方案就诞生在畅观楼,称为“畅观楼方案”。

 

  鬯(chàng)春堂位于动物园四南部畅观楼南侧,建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为中国传统建筑格局,因其屋顶结构系由三个房脊相连而成,故而也被称作三卷,前廊後厦,穿堂门,房屋四壁全部是高大的玻璃窗,堂内地板由金砖铺成。

  建成后鬯春堂内摆设有紫檀木和花梨木家具以及慈禧太后御笔书画作品十二幅。鬯春堂四周由假山环抱,假山之外一度环绕种植了芭蕉、梨树、杏树、桃树等作物,环境幽静。

  动物园后身还隐藏着另一处不容易被发现的建筑,这就是真觉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五塔寺,即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创建于明代永乐年(1403-1424年),因寺内高石台上有五座小型石塔而得名。”

 

  据史书记载,明永乐初年,印度僧人班迪达自西域来京,明成祖与他谈经论法十分投机,封为大国师,授予金印,并赐地于西关(今西直门)外长河(今高梁河)北岸为之建寺,寺名“真觉”,并根据这位高僧提供的规式建成了金刚宝座塔。建成后的五塔寺前临长河背倚西山,成为当时京城士人重阳登高、清明踏青的去处。

  自清朝后期开始,五塔寺逐渐衰落,到民国初年仅剩一塔兀立于一片瓦砾中。由于无人看管,宝塔多次被盗。迫于无奈,当时的北平市政府于1937年至1938年对五塔寺进行了一些简单的修缮,增添了院墙、门楼及门楼两侧六间南房。所庆幸的是两棵与塔同龄的白果树竟幸兔于难,至今郁郁葱葱、果实紧累。

  北京植物园

 

  这里的植物展览区分为观赏植物区、树木园和温室区三部分。观赏植物区由专类园组成,主要有月季园、桃花园、牡丹园、芍药园、丁香园、海棠栒子园、木兰园、集秀园(竹园)、宿根花卉园和梅园。热带植物展览温室被评为北京20世纪90年代十大建筑之一。

  宿根花卉园位于卧佛寺前坡路东侧,与木兰园隔路相望。以栽植、培育、引进各种宿根花卉为主,面积1.44公顷,建成于1980年。宿根花卉园采取对称的规则式设计,十字对称的园路,中心置一硅化木盆景,沿十字轴线,东西向为带状花坛,植以多品种鸢尾、东方罂粟等。

 

  南北轴线为花坛和花台,分别种植荷包牡丹、玉簪、丰花月季、匍匐子等。在十字轴线四角以拟对称的方式布置了花镜,以百合科、景天科、石蒜科、菊科、鸢尾科等60余种宿根花卉布满其间,自春至秋花开不绝。

  为了增加秋冬季景色和更好的发挥宿根花卉背景材料的作用,利用北部5米高的挡土墙形成的背风向阳的生态环境,栽植了大片竹林品种,有筠竹、甜竹、紫竹等,园中点缀了红枫、柿子、银杏,配置了美国香柏、杂种马褂木、木瓜海棠、木姜子、蜡梅、平枝子以及在北京地区生长的唯一的一株杉木和10余株日本柳杉。

  1984年,园南端建圆亭一座和一砼结构的花架,用以与水生植物园分隔,同时可供游人小憩赏景。宿根花卉园收集种植宿根花卉百余种。

  陶然亭

 

  陶然亭公园的月季园历史悠久,拥有两万多株、50多个品种的月季,其中包括温盛顿、冰美地兰等19种首次引进的名贵月季品种。近几年来,经过几次景区改造,月季园形成花、树、亭、廊相间的立体绿化效果及布局规模,使上万平方米的园林成为赏月季的最好去处。

   

  紫竹院

 

  筠石苑建于1987年,位于紫竹院长河以北,从公园北门进入。这里地势起伏,山环水抱,境域幽雅,植物布置精细,亭廊建筑轻巧,是一处以欣赏松、竹、石为主的小园。有“清凉罨秀”、“江南竹韵”、“竹深荷净”、“友贤山馆”、“绿云轩”、“斑竹麓”、“翠池”、“梦溪”等景点。

  玉渊潭公园

  在上一个小长假,玉渊潭同学不幸沦陷,作为北京市内主要的樱花观赏地点,玉渊潭一般会在3-4月份迎来观赏高峰,五一期间的人流也是可想而知。

 

  不过相对于公园西北部,紧邻繁华西三环的樱花园。位于公园东部,建于1980-1983年的留春园相对安静一些。园中建筑规整,利用欲扬先抑的造园手法,格栅围墙将若隐若现的春光拢于园内,并设厅廊、花架、中心景亭、留春壁画和雕塑等设施为环绕。

  这里可由东门入园,中心是开阔的草坪,四周种植层次分明的常绿树和高大乔木,姿态各异、季相丰富的花灌木使园中花期相连,将留春之意寓于植物造景之中,是玉渊潭最早建成的设施完备的一个园中园。

  以上是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为游客提供的热门景点的冷门角落,我们另外再补充一些大热景点商区里比较不为人所知的地方。   

  前门大栅栏地区

  杨梅竹斜街

  

  在今天的前门大栅栏西侧,全长约500米。西连延寿街,东到煤市街,因其走向由东北向西南倾斜而得名。传说街上早年间住了一位杨姓媒婆,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今天的名字。

  一提起这条街,老北京人总会禁不住讪笑。没别的,只因其距离著名的八大胡同风月场所实在是太近了,当年蔡锷将军与小凤仙的传奇故事便发生在街东侧路南的青云阁里。殊不知,这里原本是与琉璃厂齐名的文化繁盛之地。

  当年的杨梅竹斜街,以名流齐聚、会馆、公会、书局云集而闻名京城,2013年后,西城区政府试点文保区改造项目,吸引了众多以文化创意产业为主的店铺,使得百年老街逐步重现昔日芳华。

  德寿堂

 

  看过《大宅门》、《大清药王》、《风雨同仁堂》等热播电视剧的观众们,都对里面描写的清末民初北京药行景象印象深刻,但时过境迁,同仁堂、长春堂、千芝堂、西鹤年堂等老号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变迁、改址、撤点与拆迁之后,虽然金匾仍在、古方犹存,但原始建筑本身均已缺失或彻底湮灭,使得存世至今仅70余年的德寿堂竟成为了诸多城南药店老号唯一的孤本,不亦哀乎!

  实际上,世纪之交两广路大举拓宽之时,德寿堂一度也在拆迁之列,幸亏众多文保专家力挺,才使得德寿堂的百草香得以继续弥漫至今天。

  当年的德寿堂,以经营独特叫响北京药行,京城里各大戏院的舞台大幕上,都绣有‘‘德寿堂秘制牛黄解毒丸”字样,有轨电车上也挂有广告,此举一开风气之先。最令人啧啧称奇的,是创始人康伯卿为招揽顾客定制的仿真小火车,甫一推出,便“轰动全城,观众人山人海,竟至交通堵塞”。

  如今,德寿堂正在整理一批早年旧物,利用二楼回廊开设中药历史文化展,对北京三十年代商业史感兴趣的人们,可以来到珠市口西大街,一圆体验《大宅门》中生活的旧梦。

  东直门地区

  老自来水厂

 

  在繁华的东直门一带,这里是一处毫不出挑的小区,被机场高速和东直门北大街夹在一角,背靠艺术气息浓厚的Moma万国城,如果不是住在清水苑小区里的居民,即使是询问附近的上班族或学生,也大多无法真正给出答案,告诉你北京老自来水厂的确切位置。

  北京早年间被称为“苦海幽州”,胡同里的水井十有八九是苦水,按现代的说法就是水质比较硬,这也是京城老百姓喜欢喝茉莉花茶的原因——用苦水泡绿茶,喝不出个滋味儿啊。在皇权年月,只有皇帝老子可以享受西山玉泉山的甘泉水,还得一趟一趟的从西直门出城往回拉。

  直到1908年北京第一座自来水厂建起后,四九城的老百姓算是迎来了告别苦水的盼头。自来水厂的主体建筑当年承包给天津德商瑞记洋行建设,和现在798里廉价粗糙的包豪斯风格相比,这里才真正显出了不凡的贵气。对来京旅游的人们来说,看惯了北京金碧辉煌的皇家建筑和灰墙灰瓦的小胡同后,领略近代化工业遗迹,也是不错的选择。  

  什刹海地区

  原辅仁大学

 

  位于什刹海地区定阜街路北。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辅仁大学建于1925年,校址原为涛贝勒府,以府邸为校舍。后在府邸花园南部和马圈旧址建造辅仁大学新楼,1930年建成。新楼为2层砖混结构,正门为三层,有四面围楼和中间楼房围成两个天井外墙磨砖对砖砌造,墙身厚重。

  正门为汉白玉大拱门,3个歇山式屋顶,屋脊正中竖十字架,四角加歇山式角楼。立面上混杂使用中国古建筑手法,有绿琉璃瓦屋顶、汉白玉须弥座。杂有南方封火墙、封檐板和小泥仿木斗拱。辅仁大学前身为英华(《大公报》主要创办人)、马良(毁家兴学,创办震旦学院)创立的辅仁社。

  如今走进已挂着“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门牌的原辅仁大学,一座中国宫殿式的楼宇赫然在目,这座两层楼围合而成的封闭院落便是大学主楼,东南西北四角各矗起一座三层角楼,整座建筑中轴线明确,完全对称,体现了中国皇宫庄重森严的气势。

  在主楼正立面上,还使用了许多中国古典建筑的细部做法,如汉白玉的须弥座、红色雕花的木制窗框、大门墩柱上蹲伏的石狮等,构成了中国宫殿的缩影。这座当时由陈垣校长高薪聘请的美国建筑师墨菲的作品,之后被誉为旧京三大中西合璧建筑之一。

  由于校园特别是主楼后面的后花园景色太美,许多摄制组都把镜头瞄向了这里,从早期的电影《在那遥远的地方》、《最佳拍档》,到后来的电影《霸王别姬》、电视剧《还珠格格》和电影《云水谣》,都曾在这里取过景。

  汇通祠

 

  在什刹海西海西北小岛上。始建于明永乐年间,旧称法华寺,又称镇水观音庵。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重修。改名为汇通祠。乾隆二十六年御制汇通祠诗:“一座湖亭倚大堤,两边水自别高低。片时济胜浮烟舫,春树人家望转迷。”“烟中遥见庙垣红,瞬息灵祠抵汇通。雨意溟蒙犹未止,出郊即看麦苗芃。”

  汇通祠坐北朝南。山门一间,歇山调大脊筒瓦顶,石券门,棋盘大门两扇。前殿三间,硬山调大脊,筒瓦顶,配房东西各三间,硬山调瓦顶。后楼面阔三间,二层楼前出轩,硬山调大脊,筒瓦顶,出轩部分为悬山箍头脊四檩卷棚,配殿东西各三间,硬山调大脊筒瓦顶,匾曰“潮音普觉”,“功兼利济”。

  祠内有巨石一块,纹如鸡狮,称鸡狮石,鸡左向右走式,狮右向下伏式,《燕都杂咏》这样描述:“鲜彩临风展异姿,摇光耀日具威仪。陨星天使成良构,不数当年断罄奇。”附近有水关,石螭在南岸。石雕镇水兽是雕在石板上的一头爬行四脚怪兽。长约1.90米。汇通祠已于修建地铁时全部拆除,以上为拆除前原制。现已重建,但水关及石螭已无原貌。

分享到: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