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英德”古村落:百年古村美 客家风情浓

2016-06-07

 

双桂楼

  有这样一种村庄,“旧”得很真实,“残”得很可爱,旧垣残瓦之间,承载着乡愁,述说着光阴的故事。这种村子,人们称其为古村。在英州大地,也散落着不少明清时期的古村落,它们别具客家风情,它们古老神秘,满含故事,等待你去探索。

  近年来,英德市旅游行业发展迅速,古村落作为珍贵的旅游资源之一,其保护与开发也随之被提上政府工作议程。今年2月,有政协委员在政协第十一届英德市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提出,随着全民旅游的兴起和乡村旅游的兴旺,英德应对全市古村落进行保护挖掘和充分利用,将古村落文化元素融入旅游产业发展。两个月后,英德全面启动自然村落历史人文普查,并将评选出50条历史文化名村。

  为此,本报今起开设“寻找古村美”栏目,带领广大读者走进英德各镇古村,体验别样的传统文化,再现不同时代的历史故事,重新找回那些遗失的美好。

  江古山村:围楼之村

  素闻横石水镇的江古山村有“围楼之村”的美誉,2010年7月中央电视台大型系列纪录片《大迁徙》摄制组也曾到当地的“九牧楼”拍摄取景。作为一名历史文化的爱好者,笔者早就“蠢蠢欲动”,想一览这些古围楼的风采。日前,终于找到机会前去,于是早早从英德市区驱车出发了。

  经过1个多小时的车程,抵达江古山村。江古山村位于横石水镇的西北部,离镇墟约4公里。立夏已过,道路两旁的稻田是一片绿油油,有不少农民正在地里耕作。

  据同行的横石水镇文化站工作人员介绍,该村历来民风淳朴,村民以种植水稻和蔬菜为生,村民间团结友爱。

  古围楼群建于清朝时期

  沿着村道往前走,远远就能看见一栋栋“庞然大物”,它们与村庄的其他房子有着明显区别。笔者细数一下,此处共有近10座古围楼,其建筑雄浑朴实、精致高雅,体现出浓厚的客家民俗风情。在这些围楼中,又以双桂楼、九牧楼、九龙楼、丛桂楼、新生楼保存比较完整,堪称是江古山村围楼的代表。

  穿行于这些兼具居住和防御的围楼之中,总不免惊叹民间智慧的伟大和浪漫,那些精巧的院落设计、建筑布局,那些门廊上的精美雕刻,让住在水泥格子里的现代人,不免生出自惭形秽之感。

  “这些古围楼至少建了150年以上了,是我们的老祖宗所建。”江古山村村民林汉雄表示,通过族谱查实,双桂楼、九牧楼、九龙楼为林启昌、林启玉、林启顺三兄弟所建;丛桂楼、新生楼为建双桂楼的大哥林启昌的后裔所建。在清朝道光年间,林启昌、林启玉、林启顺三兄弟为了防御外来盗贼,各自用了3年多先后建起了四点金格局、四角起碉楼形式的围楼。

  围楼有上百个房间

  走进这些围楼,笔者发现,它们各自格局大同小异,都是以大石、沙、石灰加黄豆浆砌四周楼墙,建起四个碉楼,石门铁杠横顶、四面枪眼、互相照应;俯视四周,令贼胆寒;饮用水井,一应俱全。双桂楼、九龙楼长均为74米、宽68米、高15米,面积约为5032平方米。九牧楼稍小,长宽均为60米、高15米,面积3600平方米。三栋围楼均设有上中下议事厅,天井两个,上小下大。双桂楼、九龙楼内建房104间,且还设一些牛栏、猪栏、厕所。九牧楼内建房屋99间。

  关于九龙楼的建造,当地还流传着一个故事。村民林启顺当时抽大烟上瘾,眼看家业就要毁于此。有一次,他到大哥林启昌建双桂楼的工地看,被大哥林启昌数落:“抽烟鬼,看什么看,你又没本事做!”林启顺面对大哥的数落,顿觉颜面尽扫。回家后下决心戒烟,并用三年兴建起了自己的围楼,取名九龙楼。同时,他在建造九龙楼时,增加了一些浮雕,楼墙内侧加装了双Y铁枝防盗,碉楼还加设了锅耳式,更加气派。

  革命志士林名勋诞生于九龙楼

  九龙楼还是江古山革命斗争的发源地,英德名人林名勋就诞生在此楼。解放战争时期,林名勋家所在的碉楼(九龙楼)曾被反动军队围攻并放火焚烧,因碉楼内存放有游击支队的枪支弹药,当时的游击支队纷纷要求派兵反攻,但林名勋经过反复思考,毅然放弃了行动。林名勋说,贸然行动恐会招惹更多的反动军队前来报复江古山村,到时整个江古山村人民的生命将受到更大的威胁,因此他忍痛保住了整个江古山村。

  笔者通过走访得知,鉴于江古山村大多数围楼已经破旧,失去了居住使用的功能,许多人已经从围楼里搬了出去。为更好保护这些古围楼,深挖其历史文化内涵,横石水镇政府正计划将其进行旅游开发,在保护原有建筑不被破坏的前提下,适当进行维修维护,打造成文化旅游胜地。

分享到: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