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油菜花算什么?幽幽磡头 最美安徽古村落

2016-06-13

  每年三月,正是油菜花盛开的季节。那时,绩溪家朋乡的油菜花田,已然满满地铺在层层梯田间、“十八弯”的山路旁,金色的梯田飘荡着油菜花的清香。将这里作为踏青首选之地,再合适不过。若是在烟雨蒙蒙中,打起一把小雨伞徜徉在花海里,便又是另一种人间美景。

  但很少有人知道,就在这片金色花海附近,一个山环水抱的古村落安坐于此,历经沧桑。这便是磡头村。

 

  翻开关于磡头的一本典籍,磡头村的“履历”赫然在目:磡头村建村于明宣开二年(1369年),“新安许氏”如祖许儒(居歙县许村)第二十二世孙许泰来相中了这块“云山拱秀,川水潆洄”的“风水宝地”。便从离这里五里之地的云川大桥头杏梅园下迁来,开基建祠,繁衍人口。

  在皖南山区众多的古村落中,磡头村的地形应该是最具特色的。该村山环水绕,发源于荆(州)磡(头)岭的云川溪蜿蜒曲折奔腾而来,由南向北呈"S"形穿村而过。村民沿溪谷两岸依山筑舍,就势造房,石阶奇多,甚至有的房屋从门口到床上也须拾级而上,所以村名俗称“磡头”。 

  

  的确,“石堪头石堪,上床三步石堪。”但凡到过磡头村的人几乎都知道,这句民谣传神地勾画出古村落的地形地貌。站在高处俯瞰下去,只见整个村庄被云川溪分成两半,弯弯曲曲,形成一条别有情趣的水街。涧溪从村南至村北长2000余米,十余座建于明清的古桥似虹,横跨溪上。十四条古巷道狭窄幽深,辗转莫测,而最窄处相向行人只能侧身而行。

  查询资料可知,磡头村内的古建筑百分之九十以上为明、清和民初所建,由于保护得力,如今鳞次栉比的民宅均粉墙黛瓦,古貌依旧。再据村里老者介绍,老村区长一公里多,宽约500米,两头小,中间大,形似金鱼。村里的水街全部用花岗岩石条铺就,共有14古巷、10古桥、10古祠、5古庙、5古碾(即旧时舂米用的水碓)、4古坊、2古第、1古楼。沿水街的溪中还筑有28处取水石磡,进村但见道道跌水似浅瀑,满耳但闻流水声。 

 

  抬步走进村里,但见村中民宅多为内开“四水归明堂”(俗称天井)式的两层楼房,三间两过厢,结构合理实用。斗拱飞檐,窗棱隔扇均雕花,雕刻手法细腻,图案丰富多彩。厅堂摆设条桌、八仙桌,悬挂匾额、对联、鲜明地体现了古徽州的理学传统。古巷纵横交错,羊肠百折,曲径通幽。有的古巷从民宅楼底穿过,别具特色。三座石雕精美的古牌坊矗立水街,令人景仰。也正因如此,安徽省环保局的专家们曾赞誉它为“徽州古村落中的一颗明珠”。

  如今,磡头村每年都会吸引大批摄影爱好者齐聚于此,很多来此写生的书画家也称赞它“比黟县西递村更为古老,更富于层次变化,也更有韵味”。

  要说如今村里最具人气的景点之一,当属位于许氏宗祠旁的听泉楼。清咸丰年间一个仲夏,县令王峻题赠的匾额至今依然挂在楼上。楼角悬有四串风铃,随不同风向而发出不同音响,可以听铃声而知天气变化。夜晚登楼,能听到楼底溪边泉水汩汩而出,有如击珮之声,仿佛在用这种特殊的方式述说着古徽州曾经的风光和繁华。

  信步磡头,小桥流水,一派古朴典雅的山村风貌。磡头古称涧洲,昔人曾将该村的优美风光归纳为“涧洲八景”:甑峰毓秀、逢石作壶、石室清虚、岩存仙迹、屏开锦帐、峦回天马、洲涌金鱼、玉泉鸣珮。真可谓一步一景,步移景易,成为“国画里的乡村”,美不胜收,令人陶醉。

  再换个角度,立于村外的一处大山四下眺望,只见层层叠叠的马头墙错落有致,线条流畅,空间舒展,整体和谐,显出建筑风格相当统一。目前,该村已列为安徽省历史文化保护区,被古建专家赞为“徽州古村落的明珠”,国际友人更是盛赞它为“中国古民居、古村落的主体教材”。

  值得一提的是,磡头村还是国际共产主义战士、抗美援朝一级战斗英雄许家朋烈士的故乡,是绩溪县红色旅游的重点线路之一,为丰富其景点内容,扩大对外影响,自2007年起,绩溪已连续成功举办八届油菜花文化旅游节,以节为媒,以节会友,提升了古磡头的关注度和美誉度,慕名而来的游客逐年增多。

分享到: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