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做回100%中国人 姚期智到底有多牛

2017-02-23 来源:中国日报微信号

  原标题:除了杨振宁,他也放弃了外国国籍!一起看看姚期智有多牛?

  近日,你一定也被这条消息刷屏了。“杨振宁、姚期智放弃外国国籍,转为中科院院士。杨振宁院士加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姚期智院士加入中国科学院信息技术科学。”

 

  杨振宁的故事已被熟知,但同时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姚期智,不少人却是头回听说。那么,他是谁,背后有什么传奇故事?

  姚期智

 

  计算机科学专家。清华大学教授。

  1946年12月出生于上海,籍贯湖北省孝感市。1967年毕业于台湾大学,1972年在哈佛大学获物理学博士学位,1975年在伊利诺伊大学获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

  曾先后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数学系、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系、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普林斯顿大学William and Edna Macaleer工程与应用科学任助理教授、教授。

  现任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长。

  对于这次的真正回归,姚期智表示:

  “ 我于2004年辞去美国普林斯顿教职,回归祖国,在清华大学投入中国建设科技强国的划时代壮举。多年来,得以培养我们的青年才俊,促进高端科研的开展,是我一生中感到最有意义的工作。此次感谢中科院特别立法,让我由外籍院士转为本国院士。能做回百分之百的中国人,我觉得万分的欣慰与骄傲!”

  姚期智的科研有多牛?

 

  他是计算机理论方面国际上最拔尖的学者,长期从事计算机科学和量子信息科学研究。他所发表的近百篇学术论文,几乎覆盖了计算复杂性的所有方面。

  他在三大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创建理论计算机科学的重要次领域:通讯复杂性和伪随机数生成计算理论。

  奠定现代密码学基础,在基于复杂性的密码学和安全形式化方法方面有根本性贡献。

  解决线路复杂性、计算几何、数据结构及量子计算等领域的开放性问题并建立全新典范。

  一些学刊如此评价姚期智:“姚期智在数据组织、基于复杂性的伪随机数生成理论、密码学、通信复杂性乃至量子通信和计算等多个尖端科研领域,都做出了巨大而独到的贡献。”

  他于2000年获得图灵奖,是第一位获得该奖的亚裔科学家。图灵奖组委会说,这是为了表彰姚期智“在计算理论研究方面做出的诸多根本性的、意义重大的贡献”。

 

  图灵奖于1966年设立,名称取自计算机科学的先驱、英国科学家图灵,该奖专门奖励那些对计算机事业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有“计算机界的诺贝尔奖”之称。回国开启培养学霸新模式

  当然,他的“牛”不仅仅在科研牛,还在于为祖国培养更多“牛”人。

 

  13年前,一个人、一张机票,58岁的姚期智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回到清华大学作全职教授。

  临行前,姚期智告诉自己在普林斯顿的学生张胜誉:“我要回去了,permanently(永远地)。”

  这句话的背后,是一个令人讶异的选择:放弃普林斯顿大学计算机系首席教授的终身教职,孤身一人到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任全职教授,开启一段未知的人生篇章。

  2004年姚期智回国之初,原本计划尽快构建一个培养博士生的良好机制,打造一支好的研究团队。但随后在清华的亲身感受,让他逐渐萌生了精英教育要从本科生抓起的想法。

  姚期智说,“本科阶段只是一个人研究生涯的开始,要让学生们在本科期间就有充分的自信,他们才能把眼光放得高远,才能在将来做出世界一流的成果,使我们的大学更加欣欣向荣,更好地为民族和国家作出贡献。”

 

  2005年,由姚期智主导并与微软亚洲研究院共同合作的“软件科学实验班”(后更名为“计算机科学实验班”,也被称为“姚班”)在清华成立,并先后招收大一、大二两班学生。

  姚期智在致清华全校同学的一封信中写到自己回国的目标:“我们的目标并不是培养优秀的计算机软件程序员,我们要培养的是具有国际水平的一流计算机人才。”

  自此,近花甲之年的姚期智在人生最为成熟丰美的黄金时节,开始了新一轮的开垦与奋斗。

 

  在姚期智的邀请下,图灵奖、奈望林纳奖、哥德尔奖获得者等顶尖学者、大师相继走进清华的课堂。

  据统计,截至2014年12月,计算机科学实验班学生本科期间共发表论文 110 篇,其中以学生为论文通讯作者或主要完成人的共84 篇。

  哪怕是国外世界一流大学毕业的本科生,也很少能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文章,更少有学生会有完整的科研经验,但在计算机科学实验班,几乎三分之一以上的学生都发表过文章,其中一些成果甚至达到了博士毕业的水准。

  2008年,在全球超过11000选手参加的谷歌编程大赛上,第一届姚班的学生楼天城领衔的中国军团击败诸多“天才黑客”,历史性地包揽了冠亚军。在楼天城之前,中国人最高只拿到了亚军,而他之后,至今再无中国人站上冠军领奖台。

 

  截至2016年,“姚班”已经送走六届毕业生172人。其中,42人在姚先生创建的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读博,25人在清华计算机系继续深造;85人赴美国、新加坡、香港和法国等地读研,近半数就读于麻省理工、普林斯顿、斯坦福等名校;20人赴IBM、Facebook、百度等计算机企业工作。

  开拓国内计算机科学研究新天地

  2010年12月,清华大学成立了交叉信息研究院。

 

  从此,姚期智又多了一个新的身份——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的管理者。

  姚期智十分重视人才在学科发展、学院建设、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性。

  交叉信息研究院的青年教师几乎无一例外都是经过姚期智亲自面试进入研究院的。而他们放弃国外多年的工作和生活,选择来到清华,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原因,那就是——姚期智。

  对于这些海外归来、满怀科研抱负的年轻人而言,“放手去做”显然比“什么都管”更具吸引力。姚期智以自己年轻时做学问的经历为“镜”,为这些年轻的学者提供了良好的研究环境。

  《纽约时报》曾在2005年的一篇文章中写道:

  When Andrew Chi-chih Yao, a Princeton professor who is recognized as one of the United States' top computer scientists, was approached by Qinghua University in Beijing last year to lead an advanced computer studies program, he did not hesitate.

  当去年清华大学提出邀请姚期智回国带领团队成立先进的计算机研究项目时,他没有犹豫,尽管他已是普林斯顿大学的终身教授,并被认为是美国计算机领域最顶尖的科学家之一。

  同样是《纽约时报》,在2011年刊登的关于中国科技发展的相关文章中 再次提到姚期智先生:

 

  Much has been made of computer science “returnees,” most notably Andrew Chi-Chih Yao, who left Princeton to create an institute at Tsinghua University in Beijing that has already made breakthroughs in game theory and computer security.

  学成归国人员为中国在计算机科学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而其中的杰出代表就要数姚期智(Andrew Chi-Chih Yao)了。姚辞掉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终身教职,回到中国的清华大学工作。他创立的研究中心已经在博弈论和计算机安全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除了潜心育人,便是科学研究。”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原党委书记杨士强教授这样评价姚期智在清华的工作。

 

分享到:
责任编辑:易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