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一次漂亮的炒作让陈子昂逆袭而名垂千古

2017-11-27

  陈子昂(约659~约700),字伯玉。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

  提起陈子昂就知道他的一曲《登幽州台歌》;可是就他这首诗就名垂千古、笑傲诗坛。

  有此成就,陈子昂势必也未曾预料到他能够凭此诗千古留名!

  谁能想到青年时代的陈子昂却籍籍无名。为了出名,他可谓煞费苦心。宋代取材野史杂著《太平广记》曾记载他的故事。

  陈子昂是四川射洪人,年少读书颇多,自持所学足以叱咤当世,但纵有满腹才学,得到的也只是权势的轻慢和压制。他在京城住了十载,虽然吃喝不愁,土豪有余;但三千六百多个日日夜夜竟然没有人知道他,这是他心里非常郁闷和不爽的。

  突然有一天,他在市场上看到有一个卖胡琴的(少数民族乐器),要价一百万,还是银子。长安城的不少富豪去看这件器物,却没有人明白它的价值。陈子昂忽然从人群里走出来,跟人们说,我可以用一千缗(一千贯铜钱)来交换。这举动让小伙伴们顿时都惊着了,“土豪”啊!小伙伴们勉强淡定了一下,目瞪口呆、七嘴八舌、穷追不舍以崇拜的眼光问这东西何用之有?

  陈子昂整了整丝绸做的衣裳,以明星的姿态从容回答道:我善于弹奏这件乐器。此言一出更是激起千层浪啊!有好奇的人便问,你能现场表演吗?

  陈子昂神秘的一笑说:“鄙人陈子昂,字伯玉,居于宜阳里。明日我准备上等好酒,恭候诸位前去看我的独奏演唱会。不仅各位可以来,还可以携亲带属,全程免费,豪华午餐。欢迎光临!”

  翌日早晨开始未至晌午,浩客骚人陆续云集宜阳里,来了百十号人,都是名望不小的人。陈子昂好酒好菜热情款待他们。用过川菜,请出胡琴,对前来的名流说:“蜀中文士陈子昂,潜心做学问,呕心写诗歌,用心交朋友。跑到京城来,东奔西走,却无人赏识,着急啊。这件乐器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怎么值得我放在心上?”于是,把胡琴举起摔了,并把他写在帛上的诗文取出来,分别赠与客人。大家一看,人才呀!

  宴会散了以后,陈子昂的小名不到晚上就名满大半个长安城。当时武攸宜被封为建安王,请他做书记官,后来又做拾遗(谏官),诗圣杜甫也曾做过此类的官。

  这次漂亮的炒作,流芳千古,足令当今任何一位策划大师相形见绌。在那样一个年代,竟然有如此豪迈手笔,便已经堪称“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了。陈子昂的成功,除了他有真材实料,也在于他的经济基础。他轻财好施,钱壮男人胆。颇有后起之秀李太白先生“千金散去还复来”的豪迈。正因为有经济实力作为坚强后盾,他才买得起域外来物的胡琴,并大摆宴席,广请名流。

  但出了名的陈子昂并不快乐。因为他关心国事,直言敢谏、为人高调、爱出风头,不为武则天所喜,仕途上不是很得意。

  后来,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不用登广告也广为流传。后人吟诵此诗是酣畅淋漓,但诗人陈子昂当时的心情却苦闷无比。那时武则天派建安王武攸宜远征契丹,陈子昂以左拾遗随军参谋。武攸宜不懂军事,子昂曾献奇策,但未被采纳。这首诗是他从军时候失意所做。全诗的22个字,以时空合一的境界表现了寥廓的宇宙意识与孤独的人生情感。所谓眼光放眼,满目皆悲。当我们每一个人在人生的失意时刻找不到自我的时候,不放去抬头看天,置身天地间、时空里,渺小的我们还有什么欲望不能释怀的呢?此诗,故能被誉为魏晋以来诗坛的“洪钟巨响”。

  1300年前的一天,36岁的陈子昂登上了被称作幽州台的蓟州北楼,抬头远望空旷的大地尽显沧桑,压抑在岁月的 慷慨悲凉走过,此情此景怎么不写诗呢?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此后,波澜不惊的生活又过了5年,他死了,时年42岁。据说是被一个叫做段简的小小县令所诬陷,忧愤死于狱中。但是这个案子是什么样一个秘,无法解开了。

  人虽死,诗永存。(图片源自于网络)

分享到: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