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被称为战神的唐太宗为何亲征高句丽会失败

作者:余显斌 · 2018-03-16 来源:《百家讲坛》杂志

 

  唐太宗可以称为战神。

  自十几岁从军起,他以一把刀加满腹谋略,征战西东,纵横四海,奠定了唐朝近三百年基业。当然,捎带着也给我们后世子孙冠上了“唐人”的称号。多年的战争生涯,让他成为了一个卓越的军事帅才,也创造了无数次战争神话。

  贞观十八年(644年),距虎牢关之战24年后,战神已垂垂老矣。然而,挟“天可汗”之威,凭文治武功的史无仅有,太宗又一次出马了。

  此次出马,战神之剑,东指高句丽。

  一

 

  贞观十六年,高句丽国权臣泉盖苏文与国君高建武产生了矛盾,一个是君主,一个是铁血强人,互不相让。高建武秘密布置力量,想灭了泉盖苏文,结果消息外泄,泉盖苏文反而先下手为强,带兵入宫,宰了高建武。接着,他又整兵治武,进攻邻国,准备凭借武力一统朝鲜半岛。

  本来,这是朝鲜内部的事,可是,天可汗觉得,自己应出手管管,不然,这个天可汗当得有点名不副实。再说了,趁着高句丽内乱,出兵扬威,正是时机。

  出兵别国,终是不义,太宗左思右想,终于给自己找了个借口:“隋氏出师者四,丧律而还,杀中国良善不可胜数。朕长夜思之而辍寝,将为中国复子弟之仇!”言外之意,要为隋朝复仇。这个借口,实在有点牵强附会:他的大唐,就是因大隋征辽失败,才得以趁机建立的,就这方面而言,他还得感谢高句丽呢,何谈复仇?

  复仇,只是个优美的借口而已。

  对待这次出征,大臣们是极力反对的,尤其反对太宗亲征。大臣褚遂良把道理说得非常明白:“今中原清宴,四夷畏服,陛下威望日著,震古烁今,今若远渡辽海,往讨小夷,果然指日成功,原是幸事,万一蹉跌,伤威损望,再兴愤兵,安危难测。”这话并非马屁之言,以太宗当时威望,只需发一纸国书,高句丽估计就会罢兵,没必要劳师动众,更何况还是亲征。况且,当时泉盖苏文已经遣使纳贡,甘愿求和了。

 

  但太宗一拂袖子,拒绝了求和。原因很简单,太宗爱慕虚荣了,面对手下将军们战胜攻取、四夷宾服,他有点眼红了,渴望有一次机会再让自己宝剑出鞘、一展雄姿,让手下那些名将们看看,自己仍是不老的统帅,是他们敬仰的战神。

  这时,曾跟随隋炀帝东征的郑元璹也劝他道,辽东路远,粮运迂回,高句丽人又善守城,不易攻入,还请三思。太宗听了,很不高兴,说,今日比不得前朝,卿且看朕破敌!太宗决意要亲征。

  四五十岁的皇帝,又恢复了年轻时的装束,跨上骏马,亲佩弓箭,并在鞍后自结雨衣,豪情满怀,谈笑风生,指着身上的袍子对来送行的太子道:“回来见汝,再易此袍。”在太宗想来,弹丸高句丽,弹指可破。

  二

  兵指高句丽,对于超级大国大唐来说,应当如石击卵,但结果却让大唐将军们一个个瞪大了眼:大唐这块石头,如同撞上了一个小铁块,硌得自己生疼。高句丽人对待唐军,众志成城,坚决抵抗。

  如果说,太宗当时不犯战略指挥错误,即使高句丽抵抗得如何顽强,也无济于事—毕竟,论国力,高句丽不如大唐一郡;论财力,更是九牛一毛;更何况,太宗手下还有数十名百战名将。可是,大军出发时,太宗却传发如此圣旨:天子大军,应堂堂正正,正面攻城,不应使险行诈,有辱大国风度。

  这道旨令让人哭笑不得,既是打仗,怎可能不使险行诈?究其原因,仍是太宗的自大甚至是自我张扬的心理在作怪,他的最终目的,就是堂堂正正打到高句丽京都平壤,锣鼓喧天、仪仗鲜明地接受高句丽君臣投降,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征战之初,捷报频传,大唐将士,所向披靡,攻盖平,袭沙城,取辽东,降白岩城,无所不克。

  在白岩城,高句丽军精锐与唐军进行了一次正面交锋。太宗分析:高句丽军如据险而守,断我粮道,为上策;若迁移百姓,坚壁清野,为中策;若统率重兵,与我决战于郊野之中,为下策。太宗算定,高句丽军定取下策,所以提前四面埋伏,待其自投罗网。

  果然,高句丽将军高延寿和高惠真统领15万大军,挟电闪雷鸣之势而至,结果正中唐军埋伏,一战而败,溃不成军。高延寿、高惠真丢盔弃甲,到太宗军门前投降。

  太宗这一刻,意气风发,满面红光,指着二高笑道:“东夷少年,跳梁海面,哪知坚持决胜,未及老成?自今尚敢与天子战乎?”二高匍匐在地,无言以对。

  太宗哈哈大笑,虚荣心得到了极大满足,当日即写信给京城的太子等人,狠狠地自夸了一番:“朕为将如此,汝等以为何如?”

  然而,兵家之忌,在于骄兵必败。

  三

  弹丸高句丽,兵员稀缺,一次损失15万,国势已岌岌可危。这时,只有一个叫安市的小城,横在唐军的进军途中,安市一破,一路到高句丽京都平壤,再无险阻。

  高句丽人知道安市的重要性,于是将国内精兵全部集中于此;同时,唐军的数十万人马,也猬集于安市之下。两国之争,变成了一城之争。

  其实,此时正是唐军出奇制胜的好机会,高句丽举国之兵,全部被吸引到安市,而从此地到平壤,几乎无兵可守,只要派一支精骑,绕过安市,直袭平壤,高句丽便可拿下。过去,太宗最善于在这种情况下,突发奇兵,致敌死命,虎牢关之战就是明显例子。但是这次,太宗却一点也不想用此绝招。所以,当大将李道宗提出,给他一支五千人的部队,就可以搞定平壤时,太宗假装没听见,枉顾左右而言他。还是太宗的大舅子长孙无忌明白皇帝的心意,急忙打圆场道:“天子亲征,总须计出万全,不宜幸险侥幸。”一句话,让李道宗无话可说。

  既然想堂堂正正地举行入城式,仗就变得不好打了。

  安市城主很聪明,看出了太宗的心思,每当城快守不住时,就答应投降,但要求给几天准备时间,太宗很爽快地答应了。可是,等人家缓过劲儿,就不降了,唐军又得重新攻城。如此几次,太宗发怒了,更坚定了拿下安市的决心。

 

  太宗的虚荣,不可能不影响到手下的将军们。

  李道宗攻安市东南,督众筑土山,与安市一样高。作战时,李道宗脚受了伤,撤了下去,把攻城任务交给部将傅伏爱。傅伏爱想,高句丽兵想必吓破了胆子,一时半会儿也不敢出来,于是就放松警惕,到一边休息去了。恰巧那晚,土山垮塌,把安市城墙压塌了数丈,给唐军创造了一个入城的绝好机会。可是,唐军没了指挥官,士兵们个个干着急,没人敢贸然攻进城去。反而是安市兵趁机攻出,占领土山,“堑而守之”。一个绝佳的攻城机会就这样白白失去了,土山也被对方变为自己的防御屏障。

  太宗知道后,气得胡子直翘,将傅伏爱斩首,把李道宗狠狠训斥了一番,然后令诸将率兵夺回土山,但接连三天进攻,均未奏效。

  安市城成了一颗钉子,就是拔不掉。

  九月霜天,说来就来了。辽东天气,酷寒无比,滴水成冰。草枯水冻,粮草不继,士兵、军马都难以久留。无奈之下,战神不得不回军,打了场一生中少有的未达目的的战争。此时,太宗身上仍是出征时穿的袍子,长满虱子,但他坚决不换,说:“军士衣多破烂,朕独忍换新装乎?”其实是先前出征时把话说得太满了,下不来台。

  征辽之战,唐军亡两千余人,战马死十之七八;高句丽兵战死四万人,被俘七万人。

  四

  太宗毕竟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绝不同于隋炀帝。隋炀帝是死不改悔,一条道走到黑的主儿,不见棺材不落泪,国家不灭不回头;唐太宗则不然,尽管虚荣,但在事实面前不认死理,于是一挥手,班师收兵。

  太宗的撤退,是很有戏剧性的。即将离开时,他站在安市城下,立马扬鞭,意气不减当年,对着安市城主大喊:朕因天寒思归,待来春再行亲征,汝等能出兵追随,今日是最好的机会。

  安市城主自是不敢,能挡住十万唐兵的进攻,他已拼尽了全力,至于乘胜追击,他想都没想过,还是请他赶快退兵为好。所以,安市城主表现得非常好,“登城拜辞,连称不敢”,给足了这位东方霸主面子。

  对方够义气,太宗更有风度,拿来几百匹绸缎放在城下,告诉安市城主:“汝能固守此城,直至两月有余,可谓忠勇,朕赐汝良缣百匹,汝可领受。”

  此举真可谓既保全了自己的面子,又没丢一个泱泱大国的所谓风度。

 

  然后,太宗一声号令,撤兵归国。

  一个超级大国,征讨一个弹丸小国,费时一年,耗粮无数,却没有达到自己的战略目标。这是贞观年间大唐征伐四方中唯一一次未成功的战争。

  虽然战事结束了,但太宗依然耿耿于怀,他百思不得其解,以他的文治武功,征伐四方,无往不胜,为何此次对一蕞尔小国却碰了壁。他带着这个问题,去询问已退休在家的将军李靖。李靖不好正面回答,就委婉地告诉他,你去问李道宗,他知道原因。太宗是个明白人,一听脸就红了—他想起了李道宗当时提出的奇袭平壤的战略。

  不怪别人,一切都怪自己太过虚荣。因为虚荣,他亲自挂帅;因为虚荣,百战百胜的他放弃了奇袭之策,而采用了正面作战的愚蠢战法。

  太宗很后悔,长叹:“魏征若在,必不会使朕有此行。”这只不过是事后之言,魏征活着,真能拦住他吗?不一定。

分享到:
责任编辑:梦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