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道德经》智慧:你之所以浮躁是因为着急

2018-04-27 来源:学国学网

  不暴不躁,一切要悠然“徐生”,慢慢地来...

  世间美好的东西实在多得数不过来,我们总是希望尽可能多的东西为自己所拥有,于是心浮气躁、汲汲营营地追求。求得了这个,丢失了那个,心中满是愤懑,求不得、舍不得,懊恼不堪,生命就这样在拥有和失去之间流走。

  其实,生活中诸多的压力,都是自己给自己找的坎;生命中诸多的痛苦,都是自己和自己过不去。

  当你放下心中不必要的攀比与欲望,让自己的身心都慢下来,细细地品味生活,你会发现,原来自己还是以前的那个自己,快乐,而不缺乏梦想。

 

  有时候,慢了,才能保持生机。

  《道德经》中说,不知常,妄作凶。人不能妄动妄作。世上许多人钻营忙碌了一辈子,究竟为谁辛苦为谁忙?到头来自己都搞不清楚。

  《道德经》又言:“孰能安以久动之而徐生?”真正的动,是明明白白而又充满意义的“动之徐生”,心平气和,生生不息,而是建立在心静基础上的外在运动。在静到极点后,要能起用、起动。动以后,则是生生不息,永远长生。

  “徐生”的涵义,也可说是生生不息的长生妙用,它是慢慢地用。这个观念很重要。等于能源一样,慢慢地用,俭省地用,虽说能源充满宇宙,永远存在,若是不加节制,乱用一通,那只是自我糟蹋而已。

  “动之徐生”,也是我们作人做事的法则。

 

  人做一切事不暴不躁,不“乱”不“浊”,一切要悠然“徐生”,慢慢地来。

  态度从容,怡然自得,千万不要气急败坏,自乱阵脚。社会上,几乎每一个人都是天天分秒必争,忙忙碌碌,事事穷紧张,不知是为了什么,在拼命玩命。这与“动之徐生”的精神是背道而驰的。

  为人态度从容,可以怡然自得,和谐处众,以智化怨;做事不暴不躁,可以不乱不浊,冷静就难,淡定受喜。这对于普通人而言,尤其是这个时代的人,尤为需要。

  一个徒弟问师傅:“师父,以我的资质多久可以开悟?”

  师傅说:“十年。”

  徒弟又问:“要十年吗?师父,如果我加倍苦修,又需要多久开悟呢?”

  师傅说:“得要二十年。”

  徒弟很是疑惑,于是又问:“如果我夜以继日,不休不眠,只为修行,又需要多久开悟呢?”

  师傅说:“那样你永无开悟之日。”

  徒弟惊讶道:“为什么?”

  师傅说:“你只在意修炼的结果,又如何有时间来关注自己呢?”

  这说明什么呢?太过注重结果的时候,行走的步调会紊乱,匆忙赶路的过程中,双脚触及地面的力度就会减轻,如此生活就会有失踏实,进而降低生活、成功的质量。

  为此,禅师才劝诫学僧,凡事切不可急躁冒进,戒除急躁,真正静下心来,看清自己的内心,看清自己真正想追求的是什么。

分享到:
责任编辑:梦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