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诸葛亮很可能北伐成功却为他放弃这次机会

2018-06-06 来源:甜姐说史

  受演义的影响,人们说起魏延时,往往会带上一句“脑后有反骨”。而魏延也正因为这句话,被世人骂了千年。事实上,诸葛亮从来没有说过魏延脑后有反骨,更没有在自己死后设计让马岱阵前斩杀魏延,而魏延也没有因为三军大权不在自己手中而谋反。只可惜他与杨仪不合是事实,费祎等人不为他说话也是事实,在当时的环境下,坐实了谋反之名的魏延,结果只有一死。而这名为蜀汉立下赫赫战功的大将没有战死沙场,却死在了自己人手中,实在让人惋惜。

 

  而要说魏延为什么不会谋反,主要是因为魏延自投靠刘备以来,他就是刘备的部曲,也是刘备的私兵将领,因此深得刘备的信任与重用。后来刘备夺得汉中之后,不惜力排众议,将魏延提拔为镇远将军,前往汉中镇守,而魏延也不负刘备所望,坐镇汉中的近十来年,在此期间,立保汉中不失,可见魏延确实是一名难得的将才。

  后来刘备在白帝城托孤,诸葛亮成为托孤大臣。为了完成刘备兴复汉室的遗愿,诸葛亮前后准备五年,终于在公元228年发动北伐,而在这一次北伐期间,随诸葛亮出征的大将魏延提出了后世著名的“子午谷奇谋”。当时魏延想效仿昔日韩信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他亲率领五千精兵从子午谷快速赶到长安,一举拿下长安和潼关,而诸葛亮大军出斜谷进兵长安、潼关,两军异道会师于潼关。

 

  可以说,魏延的计谋虽然大胆,但却是有成功的可能性,而且一旦成功,极有可能帮助诸葛亮一战而毕全功,让平定北方成为可能。若是此事不成,则魏延的五千奇兵尽数折损,诸葛亮可以从斜谷逐步将大军撤退,从结果来看,就是以五千兵力换取夺得北方的一个可能,如此划算的事情,为什么诸葛亮就不肯尝试一下呢?

 

  诸葛亮不看好子午谷奇谋,是有他自己的考虑的。一方面,诸葛亮最初身负治世之才,而行军用兵方面实际上并非他的强项,否则当年刘备也不会带法正入蜀川,定汉中,而非带诸葛亮了。因此诸葛亮在战场之上向来是“以正合”的。但魏延的计谋太富有想象力,因此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太多,诸葛亮实在没办法通过推演测算出这个计谋有多大的胜算。正因如此,诸葛亮才对魏延说,不要认为曹魏没有人才。要知道当时和蜀汉对抗的,是大将军曹真,曹真可不是后来的草包曹爽,他既能防可镇守河西,攻可南败孙吴,乃当世名将。更何况此时还有对蜀汉颇为熟悉的老将张郃。如果说魏延有把握可以一战而毕全功,那镇守雍凉多年的曹真也能以不变应万变,不见得对魏延这五千奇兵束手无策。

 

  况且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诸葛亮最担心的,其实还是率领这支军队的魏延会丧命。要知道此时蜀汉人才凋零,老将几乎只剩下了赵云,年轻的将领还没有成长起来,这个时候,忠于蜀汉,又与诸葛亮一般一心北伐的魏延才是诸葛亮最输不起的。一旦魏延有失,三军之中几乎无人能与曹魏阵营中的张郃和曹真等将领对峙,北伐只会成为一句空谈!正是因为诸葛亮担心魏延的生命安全,这才借曹魏有能人这句话,将魏延的计谋拒绝掉。实际上,这是在替魏延担忧啊。

 

  笔者认为,虽然诸葛亮没有答应魏延的“子午谷奇谋”,但他的数次北伐还是成功的拖住了曹魏的发展,同时转移了蜀汉内部的矛盾,延缓了蜀汉政权的时间,因此北伐并不能说是完全无功而返的。

分享到:
责任编辑:梦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