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高考到来了!18首状元诗词为广大学子壮行

2018-06-07 来源:宋词

 

  一年一度的高考在即,在古代为科举考试。

  我国古代的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称状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金科状元」。

  科举考试,是古代大多数读书人出官人仕的唯一途径,而科举考试中的状元,更是万众仰慕的佼佼者。

  这些状元必然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也留下了不少我们耳熟能详的诗词佳作。

 

  贺知章

  武周证圣元年(695)乙未科状元,《全唐诗》存其诗二十一首。

  《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659-约744),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杭州萧山)人。

  少年时就以文词清新秀美而闻名遐迩。为人豪放洒脱,深得乡人好感。

  状元及第后,授国子监四门博士,不久迁太常博士。

  玄宗开元十三年(725)迁礼部侍郎、秘书监。

  天宝初,辞官归里为道士,朝廷允许他以宅为"千秋观",又赐给周公湖数顷为放生池。

  贺知章好饮酒,与李白友善。

 

  张九龄

  武周长安二年(702)癸卯科状元,《全唐诗》存其诗二百二十二首。

  《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湖口望庐山瀑布水》

  万丈洪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飞流杂树,洒落出重云。

  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张九龄(678-740),字子寿,一名博物,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

  张九龄出身寒门庶族,少聪敏,七岁能文。

  他十三岁时带着自己写的文章,去拜谒广州刺史王方庆,得到王的赏识,说"此儿必大有前途"。

  长安二年(702)殿试,张九龄在二十一名进士中名列第一。

  张榜公布后,落第考生不服,状告考官不公,要求重考。重考结果,张九龄仍然独占鳌头。时年二十四岁。

  张九龄中状元后,初任校书郎、右拾遗。这时张说为宰相,特别看重本家张九龄。

  张说去世后,玄宗召张九龄为秘书少监、集贤院学士,后迁工部侍郎、知制诰。

  建中元年(780),德宗以张九龄贤德风烈,复赠司徒。著作有《曲江集》。

 

  王 维

  王维,唐玄宗开元九年(721)辛酉科状元,《全唐诗》存其诗一百零二首。

  《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王维,字摩诘,先世为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其父官汾州司马时,全家迁居于蒲州(治今山西永济西),遂为河东人。

  王维早年丧父,聪颖过人,九岁即能作词赋,懂音律,谙琵琶,并深受佛教思想熏陶,其诗作在社会上广为流传。

  开元初年被任为太乐丞,这是太常寺的属官太乐令的副手,主要负责音乐、舞蹈的教习、排练事务。

  后因伶人私自表演了专供皇帝观赏的黄狮子舞而获罪,降为济州司仓参军。

  开元二十二年(734),张九龄任宰相,王维上诗请求引荐,被任为右拾遗。后张九龄遭贬,王维于当年秋天出使塞上,在凉州小住。

  开元二十七年(739)返回长安,二十八年迁殿中侍御史。

  从开元末到天宝末这十五六年间,王维过着平静的亦官亦隐的生活。他在辋川买下产业,常与文友聚会,写下大量田园诗。同时又参禅信佛。

  天宝十四年(755),安史之乱爆发,王维和一批官员来不及逃跑,被叛军抓住,带至洛阳。

  上元元年(760),王维官至尚书右丞。晚年"以禅诵为事"。一日,忽索笔作书数纸,别弟缙及生平亲故,舍笔而卒。

 

  郭子仪

  唐玄宗开元年间(713-741)武举状元,《全唐诗》仅录其《享太庙乐章》两首,实为舞词,也可视作四言诗,其内容是歌颂朝廷的德政武功。

  广运舞

  於赫皇祖,昭明有融。

  惟文之德,惟武之功。

  河海静谧,车书混同。

  虔恭孝飨,穆穆玄风。

 

  贾 至

  贾至,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乙亥科状元,《全唐诗》存其诗四十六首。

  《春思二首》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红粉当垆弱柳垂,金花腊酒解酴醿。

  笙歌日暮能留客,醉杀长安轻薄儿。

  贾至(718-772),字幼邻,一作幼几,洛阳(今属河南)人。

  贾至生于官宦家庭,父贾曾,开元初,官制诰。

  贾至早年曾跟从玄宗避安史之乱于蜀中,拜为起居舍人。肃宗时为中书舍人,出为汝州刺史。

  将军王去荣因擅杀县令,依法当斩,肃宗因惜其才下诏免死罪。贾至因直谏反对赦免王去荣,被贬为岳州司马。

  后官至右散骑常侍。卒赠礼部尚书,谥文。

  贾至在当时颇有文名,独孤及在《赵郡李公中集序》中称他与萧颖士、李华同为天宝时"文章中兴"的代表人物。

  从贾至今存的文章看,确是一位儒学复兴的倡导者。贾至不仅有文名,亦有诗名,最擅长七绝。

 

  杨 慎

  明武宗正德六年(1511)辛未科状元。

  《临江仙》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竹枝词》

  神女峰前江水深,襄王此地几沉吟。

  晔花温玉朝朝态,翠壁丹枫夜夜心。

  《送余学官归罗江》

  豆子山,打瓦鼓。扬平山,撒白雨。

  白雨下,娶龙女。织得绢,二丈五。

  一半属罗江,一半属玄武。

  我诵绵州歌,思乡心独苦。

  送君归,罗江浦。

  杨慎(1488-1559),字用修,号升庵,祖籍庐陵(今江西吉安),由六世祖杨世贤迁居四川新都。祖父官至提学签事,父亲杨廷和位至少师、大学士,叔父杨廷义也官至礼部尚书。

  杨慎自幼聪敏,人称"神童"。十一岁能诗,十二岁拟作《古战场文》、《过秦论》。

  入京,赋《黄叶诗》,深得"文坛七子"首领李东阳赏识,收为门徒。

  正德二年(1507),乡试第三,正德六年(1511),会试第二,殿试第一。时年二十四岁,例授翰林修撰。不久,服继母丧,期满复职。

  时武宗昏庸,宦官刘开专权,残害忠良。杨慎修《实录》时,不畏权势,秉笔直书。正德十二年(1517),武宗微服浪游,杨慎犯颜切谏,不听,遂引病归乡。

  世宗嗣位,召为经筵讲官。嘉靖三年(1524),召为翰林学士。

  杨慎偕同列三十六人上言:"臣等与萼辈(指时任南京刑部主事桂萼一派)学术不同,议论亦异,今陛下既超擢萼辈,不以臣等言为是,臣等不能与同列,愿赐罢斥。"帝怒,痛加斥责,停其奉禄。

  不久,"大礼"之议起,杨慎等又再次上疏力谏,继而率众廷臣两伏左顺门哭谏,世宗震怒,下诏全部廷杖下狱,削职贬谪。

  杨慎被廷杖两次后充军云南永昌,带病行万里,几乎送命。自此,杨慎被谪戍达三十五年之久。

  晚年,他在一首《感怀诗》中悲愤地写道:

  七十余生已白头,明明律例许归休。

  归休已作巴江叟,重到翻为滇海囚。

  迁谪本非明主意,网罗巧中细人谋。

  故园先陇疾儿女,泉下伤心也泪流。

  嘉靖三十八年(1559),杨慎客死永昌,享年七十二岁。隆庆初年,赠光禄少卿。天启中,追谥文宪。

 

  文天祥

  文天祥,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丙辰科状元。

  《赴阙》

  楚月穿春袖,吴霜透晓鞯。

  壮心欲填海,苦胆为忧天。

  役役惭金注,悠悠叹瓦全。

  丈夫竟何事?一日定千年。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1236-1283),初名云孙,字天祥,后改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

  相传文天祥的祖父文时用,在端平三年五月初二(1236年6月6日)那天,梦见一个天神般的孩儿,乘着白色的云雾,从天而降,不一会儿,又徐徐上升,渐渐地消失在迷蒙之中。

  正是这一天,他的长孙降生了。于是便给长孙取名云孙,字天祥。

  文天祥的父亲文仪,博学多才,人称"草斋先生"。

  文天祥少时,父亲便亲自教他读书。他记忆力惊人,有"文曲星下凡"之称。

  从十六岁起开始游学求师。宝祐三年(1255),入白鹭洲书院,师从名儒欧阳守道。

  宝祐四年(1256),二十岁的文天祥于集英殿殿试时,面对朝廷的内忧外患,以"法天不息"为对,洋洋万言,一挥而就,被理宗钦点为状元。

  开庆元年(1259),蒙古军南进,兵围鄂州(治今湖北武汉),宦官董宋臣主张迁都。文天祥上疏请斩董宋臣,并进御敌之策,未被采纳。

  临安(杭州)危急时,文天祥以江西提刑身份,应诏勤王,请求率二十万义师背水一战,宰相陈宜中不允。不久,文天祥以右丞相兼枢密使身份,至元营议和,因坚决抗争被扣留。

  文天祥冒险脱逃至温州,拥立益王赵昰,以图复兴,转战于赣、闽、岭南等地。兵败被俘,坚拒元将张弘範劝降,作《过零丁洋》诗,中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之名句。

  后被送大都(今北京),囚禁近四年。其间,元帝多次劝降未果,天祥誓死不屈,作《正气歌》,以明心志。

  《正气歌》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

  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

  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

  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

  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

  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

  是气所磅礴,凛然万古存。

  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

  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

  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

  磋余遘阳九,隶也实不力。

  楚囚缨其冠,传车送穷北。

  鼎镬甘如馅,求之不可得。

  阴房冥鬼火,春院閟天黑。

  牛骥同一皂,鸡栖凤凰食。

  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

  如此再寒暑,百沴自辟易。

  哀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

  岂有他谬巧,阴阳不能贼!

  顾此耿耿在,仰视浮云白。

  悠悠我心忧,苍天曷有极!

  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

  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元世祖至元二十年(1283),文天祥就义于柴市,时年四十八岁。临刑前,作绝笔自赞,系于衣带之间,其文云:"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宋丞相文天祥绝笔。"

  后人为凭吊瞻仰,于其囚禁地建造了文丞相祠,在今北京市东城区府学胡同内。 

分享到:
责任编辑:梦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