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明朝的第一猛将常遇春为什么只活了40岁呢

2018-08-07 来源:老郑读历史

  自古以来军界便有“杀降不祥”的说法,为将者最忌讳对缴械投降的敌军、民众再次举起屠刀,认为这种事会损人阴德,导致行凶者横死。虽然这种说法有些迷信成分,但历史上有过“杀降不祥”污点的名将,往往最终都难以落得好下场,比如明朝开国名将常遇春,便是其中的典型。

 

  常遇春,字伯仁,生于公元1330年,凤阳府怀远县人。常遇春出身贫寒,在他年轻的时候,他不甘心于在田里耕作,所以就跟别人学习武术,但是家里穷,付不起学费,就给人家打些零工用来支付学费。

  元末时期,各地起义军纷纷揭竿而起,同时还有各种盗匪,常遇春为了不挨饿,就投奔了在怀远一带活动的绿林大盗刘聚,刘聚看常遇春长得人高马大,就让常遇春做为自己的心腹。

 

  常遇春就这样跟着刘聚打家劫舍,开始的时候,有饭有肉吃,常遇春觉得还不错,但时间一久,他就觉得刘聚他们这样子肯定没什么前途的,所以心里就萌生了另寻出路的打算。

  而且还看到朱元璋的部队纪律严明,没有侵扰老百姓,常遇春知道朱元璋是能成大事的,就当机立断,离开刘聚,去投奔朱元璋,朱元璋看他身体魁梧,而且十分的诚恳,就接纳了常遇春。常遇春跟随朱元璋平定江南、兼并各方势力、驱逐元朝,为明朝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

 

  常遇春极具军事天赋,作为朱元璋手下头号猛将,以沉鸷果敢、善抚士卒著称。常遇春为人自傲,经常宣称能将十万人横行天下,故军中有“常十万”之称。从实际战果来看,常遇春的战绩的确很亮眼,生平大小百余战几乎从未尝过败绩,为明朝的肇建立下奇功,常被明太祖朱元璋赞许为“虽古名将,未有过之”。

 

  时任大明征虏副将军的常遇春将军接到大明皇帝朱元璋的指示,自开平班师,行至柳河川时,常遇春将军突感不适。但事发突然,未及军医施救,常遇春已溘然长逝,一代名将暴毙而亡,年仅40。此后军医得出结论,常遇春将军死于“卸甲风”。

  军医们给出的报告中指出:“常遇春将军戎马征战,时常是因作战需要,好几天不卸甲。而作战一般要穿很厚的盔甲,一场大战后容易出汗。加上开平地区昼夜温差大,作战后为解热快速褪去铠甲很容易导致中风,此为‘卸甲风’”。

 

  他死后,朱元璋十分痛心,亲自到龙江迎接灵柩,并下令追封常遇春为封开平王,谥忠武,享太庙。把他的肖像挂在功臣庙第二位,并令宫廷画师为常遇春绘制身穿龙袍的全身像。这是至高无上、绝无仅有的荣誉,是对常遇春一生功绩的肯定。

分享到:
责任编辑:梦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