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皇帝下密令 宰相偷改1字挽救1000多人性命

2018-09-06 来源:古云覆史

  君无戏言,古代皇帝说的话,哪怕是说错了,大臣也要无条件的执行,否则皇帝就会很生气,后果相当的严重。如果遇到善于纳谏的皇帝,对于文武百官和天下百姓都是一种幸事,刚愎自用的昏君就比较坑了。有没有敢违背圣旨的大臣呢?答案是肯定的,比如接下来要介绍的这位人物。

  张居翰,唐朝末年河北清河人士,可能是为了生存,一狠心入宫当了太监。当时的唐朝,早已不复当年的繁华,甚至可以说是千疮百孔,藩镇割据、宦官干政愈演愈烈,皇帝几乎成为摆设。唐僖宗在位时期,20多岁的张居翰被任命为南护军判官,这算是他仕途的起点。

 

  想要在勾心斗角的皇宫中出人头地,简直难如登天,对于张居翰这种没有显赫背景的来说更是如此,但也并非没有一丁点机会。既然起跑线比不上别人,就必须加倍努力,无论上司交给张居翰多么艰难的任务,他从不会抱怨,把它当做机遇,争取百分之一百二的完成。

  因为办事认真,懂得察言观色,张居翰很快得到了上司的赏识,官职也随之提升,从奉官内侍,一直飙升为内府令,而且几次被皇帝点名表扬。唐昭宗当时准备派个大臣到幽州办事,目的是想在幽州节度使身边安排个亲信,及时掌握军队的调动情况。

 

  经过一番考虑,唐昭宗选择了张居翰,并赐予他绯色官服,如此高的待遇不是一般大臣能享有的。张居翰没想到,皇帝居然如此如此信任自己,在心里暗暗发誓,就算肝脑涂地,也要报效皇帝的恩情,不能辜负他的期望。

  来到幽州之后,张居翰丝毫不敢懈怠,几乎每天都工作到深夜,而且与节度使刘仁恭相处的相当融洽。转眼间任期已满,张居翰不得不奉旨返回京城,重情重义的刘仁恭舍不得他走,连夜写了一封奏折,请求皇帝让张居翰继续留在幽州,得到了允许。

 

  当时手握重兵的朱温,说宦官夺百官之权,把朝廷搞的乌烟瘴气,应该把他们全部铲除。唐昭宗哪敢不听从,只能按照朱温的意思去做,绝大多数宦官都被干掉,而张居翰在刘仁恭的力保下得以幸免,但不得不隐姓埋名。

  唐朝灭亡后,张居翰投奔到李克用的帐下,别看他是个太监,打起仗来一点都不含糊,尤其是与朱温对阵时,更是身先士卒,恨不得亲手杀掉朱温。李存瑁称帝,任命张居翰为枢密使,五代时期的枢密使,没有多少实权,基本上相当于宰相,但至少可以说明,李存瑁对他还是比较器重的。

 

  后蜀将领王衍,写信投降后唐,李存瑁欣然接受,并且许以高官厚禄。不久后,李存瑁又反悔了,就下了一道密令:“王衍一行,并宜杀戮。”该密令被张居翰看到,心肠仁慈的他,偷偷改了一个字,把“王衍一行”改为“王衍一家”,挽救了王衍手下1000多士兵及随从的性命。

分享到:
责任编辑:梦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