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一个人生活质量差是不懂2条处世天机

2018-09-13 来源:书屋不打烊

 

  古德云:“灭却心头火,胜点佛前灯”。一个人心中的欲念越多,往往失去的东西也就越多,因此得到的快乐与满足会越少。真正的幸福,无关乎外在的物质有多富足,而在于内心是否能做到‘清心寡欲’。

  曾经有一个年轻人问禅师,失去的东西回来了,还要吗?禅师说,我曾经丢了一粒扣子,等到找回那粒扣子时,可我已经换了衣服。烦恼亦如此,要想从烦恼中解脱出来,最好的方法,不是忘记,而是试着去接受它,慢慢适应了它的存在,才能随时间不知不觉地治愈。当内心淡然了,才是真正的放下。

  生活的质量如何,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自己的内心。要想生活质量越来越好,人生大富大贵,必然要懂得这两条处世天机!

  一、以己之心,度人之心

  《中庸》:“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意思是,如果有什么事情是你不乐意而为的,就不要把相同的事加在别人身上。

  生活中,很多人会以自己的心,去忖度别人的心,甚至会把自己不幸的遭遇或者不愿意做的事,强加诸在别人身上,殊不知,没有人有义务共享你的烦恼,一个人真正的成熟,便是能懂得承担自己的烦恼,而不是把烦恼传递给别人。

  《太上感应篇》:“感应之理,随感随应。”你是什么人,便会吸引什么人。同样,若你是心怀善念,看周围的事物也会是诸般美好。若是心存旁门左道,那么你看到的周围人也都是疑神疑鬼的。所谓“境由心转”,我们应当从自己的内心出发,只有沉潜内修自己的这颗心,才能抓住更多的机遇,人生必然也会“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二、将心比心,便是佛心

  何谓佛?佛是通达明了,觉悟的人。佛说,人人都可以成佛,人人都有一颗成佛的心。如果心中没有我的执念,设身处地的为别人着想,将心比心,感同身受,这就是佛心。

  孟子:“禹思天下有溺者,犹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犹己饥之也。”大禹想到天下还有溺水的人,好像自己溺水一样。后稷想到天下还有挨饿的人,好像自己在挨饿一样。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这就是将心比心的最高境界。

  每个人都要经受尘世俗情、七情六欲的磨练,想要顺遂的度越一生,就要懂得将心比心、为别人体谅的安身之道,人与人之间良好的关系与人脉,就是在这互相体谅之中产生的。

分享到:
责任编辑:梦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