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清朝一大胆考生 试卷上为何只写了8个字呢

2018-12-25 来源:宸邦带你看历史

  科举考试是百试不爽的一种选官方式。慈禧执政时期,有一个胆子很大的考生,他在试卷上面直言不讳指出来当朝皇帝的境遇。只是简简简单单的八个字,却让光绪皇帝的内心受到了深深的震撼!这个胆子很大的考生便是四川学子骆成骧。

  骆成骧小时候和其他普通人家没有什么区别,家境也不是特别好。所以他的父亲就期盼他能够通过读书来出人头地,报效国家。正是由于有家人对他的期盼,所以他在书院里面读书非常用功,经常获得老师和同学们的称赞。

  后来他通过了院试、乡试,成功晋级到了科举。他在科举考试中才思如流水,立即就拿到了进士这个荣耀。在古代中中了进士可不得了,因为那就意味着你就可以参加殿试,直接见到皇上。如果皇帝觉得你殿试的成绩比较好的话,就可以直接任命你去地方上当官了。虽然说当时光绪皇帝没有什么权力,但是他仍然还是大清王朝名义上的皇帝,殿试这种比较正规的考试还是要由他来主持的!

  在殿试的考场上,骆成骧结合国家的情况以及当朝皇帝的悲惨遭遇,顿时,他心里面涌上一股为皇帝打抱不平的冲动。他反复思考,最后拿起笔在试卷上写下八个字:主忧臣辱,主辱臣死。他写这几个字并不是为了单纯的逗皇帝开心,而是为了说出心里面埋藏最深的那句话,让自己的心胸舒畅。

  后来皇帝在改这些考卷的时候,发现了他试卷上的那几个字,非常感动。他没有想到世间竟然还有忠于自己的臣子,这一点,是朝堂上的很多大臣都不具备的!出于各方面的考虑,光绪帝把他定为了那一年殿试的状元。可见光绪帝对他还是非常倚重的!

  但是由于朝廷实权并没有掌握在光绪皇帝的手中,所以慈禧太后对骆成骧并没有提拔重用。原因还很简单,理解慈禧太后绝对不允许帝党实力的壮大来威胁自己的统治。

  倘若骆成骧能够得到朝廷的重用,那么清廷政坛也会为他写下一笔吧!不过可惜的是,这么一个忧国忧民的才子却没有发挥作用的那一片天地。现在想想,真是可悲可叹又可怜啊!

 

  科举制度废除后,高考就成为通向成功最公平的道理之一,无数考生寒窗苦读,盼望能收获重点大学的青睐。其实孩子从小接触的圈层也决定了未来发展的格局,孟母三迁的缘由正在于此。

分享到:
责任编辑:梦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