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没钱了 英俄为何争相送钱

2019-05-21 来源:纵古观今

  光绪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李鸿章代表清廷在日本马关签订了《马关条约》,除了割让土地外,日本要求清廷赔款两亿三千两白银,“中国约将库平银二万万两交与日本,作为赔偿军费。”

  大家都知道,自从鸦片战争以来,晚清政府丧权辱国,割地赔款更是家常便饭。甲午战争的惨败,让清廷更是雪上加霜。赔款是需要银子的,可大清国库早已空空如也。

  李鸿章在与日本谈判时,争取到了一个条件:如果晚清政府能在三年内付清全部赔款,日本则“除将已付两年半利息,于应付本银扣还外,余仍全数免息。”意思是说,如果清政府三年内付清赔款,就可以“省息银一千数百万两”。

 

  眼看是国库是无法提供如此之多的赔款,清政府只能举借外债。一个奇怪现象出现了,英俄两国竟然主动希望清政府向他们借债。

  文献记载,从1895年7月到1898年3月,短短三年时间,英俄德三国纷纷向清廷送钱,分别是:光绪二十一年闰五月(1895年7月),清廷同俄、法集团签订《四厘借款合同》,借款40000万法郎;二十二年二月(1896年3月),订立《英德洋款合同》,向英、德集团借款1600万英镑;二十四年二月(1898年3月),订立《续借英德洋款合同》,向英、德集团再借款1600万英镑。

 

  难道是英俄良心发现,同情清政府?不可能。英俄之所以如此积极给清政府“送钱”,其实是为了攫取更多了利益。这三笔大规模的借款,加上利息竟然高达7000万两。

  英俄提供的贷款特点是利息高、折扣大,最让人气愤的是每笔借款都带有苛刻的政治性条件,进而掀起了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因此,英俄之所以如此“热情给清政府送钱”,目的只有一个,希望能获取更大的利益。

 

  除了向列强借款,清政府还发过内债,1898年清政府发行了内债,名曰昭信股票。户部计划是发行一亿元,票额分别为100两,500两,1000两三种,年息五厘,分为20年还清。然而,这起发债不到半年,因为老百姓早已看清了清政府,全国所募集到的债额总数不到2000万元。

分享到:
责任编辑:佳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