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考上清华北大相当于古代中进士?差得远呢

2019-06-16 来源:愚人烟火

  大家通常都把高考省里第一名称为“高考状元”,“高考状元”和古代的状元,难度相差甚远,这个大家都能理解。那么考上清华北大能否和古代中进士相提并论呢?

  科举中经常会提到秀才、举人、进士,又对应现在什么地位呢?

  下面给大家通俗地普及一下古代的科举制度,以及科举等级对应的今天的国家公务员职级。

  1. 第一个等级叫院试,也叫童生试。考试通过获得童生称号,俗称秀才。秀才没有俸禄,但是属于有功名在身,属于天子门生,在刑法上会受到一定的保护。鲁迅笔下的孔乙己终其一身,就连秀才也没考取。太平天国运动领导人洪秀全也是屡试不第,几次考秀才都没中,想当国家公务员而不可,最终才走上自主创业的道路。可见秀才也并非人人努力想考取就能考取的,对应现在,应该是考取重点大学的水平,甚至得是985大学。

  2. 第二个等级叫乡试,考试通过获得举人称号。乡试实在省里考,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乡试三年才有一次,这个难度就大了。高考,考研,国家公务员考试这些如果没考上,大不了复读一年下年再考。乡试举办的频率都快赶上世界杯和奥运会了。中了举人,差不多就是副处级干部了。各位,现在可以理解范进的心情了吧,通过自己艰辛的努力,不靠作弊,不靠关系,达到了副处级,心里承受能力差点,确实一下抗不了这么大的刺激。另外,乡试第一名称为解元。唐伯虎就获得过解元的称号,也就是省里第一。因为是三年一考,比现在的省高考状元还是牛一些。唐伯虎又被称为唐解元,可见中个解元能吹一辈子,是巨大的荣耀了。

  3. 第三个等级叫会试,会试通过后称为贡士。每三年在京城举行一次会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每次录取300人。贡士大致相当于享受正处级待遇的中央选调生,是国家重要人才储备。蒲松龄就是被卡在这一关,屡试不第,直至71岁时才成为贡生。复读备考期间,顺手写写小说,乃成《聊斋》。

  4. 最后一级是殿试。殿试是皇帝主试的考试,考策问。参加殿试的是贡士,取中后统称为进士。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第一甲录取三名,第一名俗称状元,第二名俗称榜眼,第三名俗称探花。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其余诸进士再参加朝考,考论诏奏议诗赋,选擅长文学书法的为庶吉士,其余分别授主事(各部职员)、知县等。中了进士,最低也相当于现在的县级市市长的水平。

  通过以上分析,考取清华北大也就介于秀才和举人之间。清华北大学历只是个敲门砖,发展地好,副处级起步,发展地不好,也就泯然众人了。

分享到:
责任编辑:梦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