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全诗只有28个字 看似平常却字字沉痛

2020-05-08 来源:凯风网综合

  母亲的爱是世间最伟大的爱,也是最珍贵的爱。

    她宁愿自己受委屈,也想把全世界最好的给你。

  而我们或是为了学习,为了工作,离别了母亲,去到千里之外。

  每当和母亲离别时,我都会想起清代诗人黄景仁的一句诗“此时有子不如无”。

  这句诗出自他的《别老母》,只有短短28字,却感动了无数人。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黄景仁是清代著名的诗人,传闻他的先祖是北宋的黄庭坚。

  很多人都说好的诗词,在唐宋的时候就被人写尽了,明清的诗词本就有没落之感,再加上“文字狱”的高压、“八股文”的盛行,真正排的上号的诗(词)人没有几个,纳兰容若算一个,黄景仁也算一个。

  纳兰容若在词坛上的地位无需多言,“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相对而言黄景仁就没有那么出名了。

  他出身贫寒,很小的时候父亲便去世了,虽然他才华横溢,却一生都在为生计奔走,穷困潦倒。

  这点来看,出身富贵的纳兰倒是幸运得多了。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便是出自黄景仁之手。

  和纳兰容若一样,他也有一个青梅竹马的表妹,两人心心相印,却无法相守,为此他写下了一组情诗《绮怀》,道尽了相思之苦。

  而这首《别老母》同样是他的代表作,句句沉痛令人不忍卒读。

  前面我们说过他年幼丧父,也就是说是他的母亲独自将他抚养成人,其中的艰辛不言而喻,母子间的感情也不消多说。

  公元1771年,23岁的黄景仁外出谋生,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拜别老母亲,写下了这首诗。

  字里行间充斥着无奈、不舍、忧愁,这样复杂又沉痛的别离之情令人不忍卒读。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诗歌开头两句便点明了主题,一个“愁”字奠定了全文悲伤的感情基调。

  诗人的“愁”不仅是因为离开母亲,无法尽孝,恐怕还有羁旅他乡,天涯沦落的悲凉感。

  而这一切的离愁别绪都在那两两相对,默然无言,惟有泪千行中。

  不舍的不仅是诗人,还有他的母亲,所谓“儿行千里母担忧”。

  可是即使再不舍,再担忧她也不能耽误孩子的前程,这大概就是很多母亲的无奈。

  这让我想起了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也许当时黄景仁的母亲也曾在灯下密密缝,而这些诗人都没有提及,只是从离别的场面来抒发母子亲情,同样令人肝肠寸断 

  “惨惨柴门风雪夜”,这一句是环境描写,进一步突出了诗人内心的哀愁。

  “风雪”在诗词中并不少见,“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有悲壮,有凄凉,却都不像黄景仁这句“悲惨”,一切景语皆情语,这大概是和他当时的心境有很大的关系吧。

  说不清是因为天气恶劣,加深了他内心的愁苦,还是因为他内心的愁苦,让环境也染上了凄凉的色彩,总之这一句情景交融,将他荒凉、沉痛的心境写到了极致,读来令人伤感。

  “此时有子不如无”,这是他最后发出的慨叹,将他心中的悲苦之情推到了顶峰,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

  全诗只有短短28字,无一生僻字,看似平常,实则字字沉痛,句句泣血,令人不忍卒读。 

  著名作家龙应台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我们逐渐长大成人,由于各种原因,我们不得不与母亲分开,忙着各自的事业。但无论走多远,有多忙,都要记得时刻与母亲保持联系,不让她为我们所担忧。

分享到:
责任编辑:梦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