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深度:超级稻绝收谁之过

作者:王韦 · 2015-05-04 来源:凯风网江苏频道

 01 何为超级稻?

超级稻,即在产量、米质、抗性等方面显著超过现有水稻品种的水稻。

 

袁隆平缔造的神话

说到超级稻,不得不提“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1960年,袁隆平在湖南省安江农校早稻试验田里被一株“鹤立鸡群”的水稻吸引了:株型优异,穗大粒多,稻粒数竟然有160多粒,远远超过普通稻穗。兴奋的袁隆平给这株水稻做了记号,这便是最初的“天然杂交稻”株。袁隆平的人生就此与杂交水稻捆绑在了一起。

1966年,袁隆平首创“三系法”杂交水稻,预言通过进一步选育,可以获得雄性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实现三系配套,带来水稻大幅度、大面积增产。1973年10月,袁隆平正式宣告中国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1987年袁隆平开始二系杂交水稻的研究,1997年,他再次发起研究超级杂交稻。从“三系法”到“两系法”再到超级稻,从亩产400公斤到600公斤再到800公斤,他的脚步从来没有停止过。

 

袁隆平的超级稻在数年时间内就解决了十多亿人的吃饭问题,有力回答了“谁来养活中国”的疑问。正如美国著名农业经济学家帕尔伯格所言:袁隆平把西方国家远远甩到了后面,为中国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并将引导中国和世界过上不再饥饿的美好生活。目前,中国杂交水稻已在世界上30多个国家和地区研究推广,并被冠以“东方魔稻”、“巨人稻”、“瀑布稻”等美称。包括“拯救饥饿奖”、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粮食安全保障奖”、“世界粮食奖”在内的多个世界奖项和荣誉,就是对袁隆平为全人类作出伟大贡献的肯定。 【详细】

超级稻牛在哪?

在我国,50年代以前的常规稻产量,只有每亩200公斤的水平,70年代发明了三系杂交水稻之后,我国水稻产量提高了30%,从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当时粮食供应不足的困局,80年代,随着杂交水稻的大面积推广,我国人民的温饱问题方得到解决。

全世界一半以上人口以稻米为主食,2011年每公顷生产的稻米可养活27人,到2050年,每公顷必须养活43人。中国杂交水稻在世界许多国家都适合种植,如果世界上杂交稻种植面积增加7500万公顷,每公顷按增产2吨计算,可增产粮食1.5亿吨,能多养活四五亿人口,有效保障世界粮食安全,帮助人类告别饥荒。因此,超级稻育种对于粮食安全的意义不言自喻。

 

2014年3月,袁隆平因对粮食安全的贡献,被提名诺贝尔和平奖。2014年10月10日,超级稻“Y两优900”经专家组验收,平均亩产1026.7公斤,创造了最新的水稻亩产世界纪录。当时84岁的袁隆平站在湖南省红星村超级稻基地的稻田里宣布:“这标志着我国杂交水稻技术研究遥遥领先世界。” 【详细】

超级稻和转基因稻孰优孰劣

在超级杂交稻负面新闻出现的同时,杂交稻和转基因稻孰优孰劣的话题又再次热炒。

杂交和转基因到底有什么异同?

杂交就是用自然的方法,产生不同的品种,然后选择其中有用的,优秀的品种进行繁殖,他的优势在于,经过自然淘汰,最终被选取的,会是比较安全有效的品种,而劣势在于,由于要经过多个正常的繁殖生长成熟过程,所以相当费时。而转基因,就是根据科学家对于物种优化的理解,直接在实验室进行基因干预产生优化的新品种,其优势在于周期短,但由于未进行自然淘汰,所以存在产生未知副作用的可能性。

简单来说,转基因不同于杂交的地方是:1。它的目标基因是精选的,而杂交是整体的;2。它将一些外源遗传物质导入被转的生物体内,而杂交就不存在这个问题。3。它使本来不可能通过杂交而获得新品种变成可能。

一个形象的比喻:杂交水稻相当于把自己的基因用霰弹枪打出去,打中没打中不知道,打中了哪些部分,也不知道,要再一次去选择;而转基因是每一枪的子弹都是一样的,打进去的是一个基因的值,其目的性和准确性都会更高。 【详细】

 02 万亩超级稻减产绝收谁之过?

既然超级稻有这样的优势,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安徽万亩水稻减产绝收的事件呢?

“稻瘟病”所致?

对于此次事件,专家组鉴定结论为:种植田间出现异常,系稻瘟病所致。

稻瘟病是水稻三大重要病害之一。在农民口中,被称为“水稻的癌症”。2014年8月以来,安徽省天气持续阴雨、寡照,气温低于常年同期。这正属于典型的“稻瘟病”气候。对于有着“高感稻瘟病”缺陷的“两优0293”水稻品种,稻瘟病发生特别严重,造成大面积减产、部分田块绝收,也并不意外。也正因连连下雨,在稻瘟病爆发后,打农药也无力回天。

那么,稻瘟病真的防不胜防么?除开农民的田间管理,政府相关部门对已公开公示的高感病品种,应予以高度重视并积极预防,建立完善的预警机制。同时,农业科技部门和种子公司应考虑长期向农民提供技术支持。在育种方面,多结合实际情况,培育更多抗病品种。 【详细】

种子宣传是否存在欺诈?

为什么在同样天气条件下,只有“两优0293”出现大面积稻瘟病?

此次事件中,相关人士质疑隆平高科涉嫌跨区域销售及虚假宣传、隐瞒品种缺陷。

首先,农业部的品种审定公告明确标明,“两优0293”适宜在长江流域稻区(武陵山区除外)种植,而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位于淮河中下游,属于黄淮平原,涉嫌跨区域推广。其次,“两优0293”稻种包装提示“高感稻瘟病”的信息不显眼,包装袋内外标签不一致,该信息在外标签中并未提及,仅在内标签中有体现,涉嫌故意隐瞒产品缺陷。再次,“两优0293”的产品宣传单页中确实存在“矮秆大穗、抗性更优、超级抗倒、稳产高产”等与品种审定公告不相符的宣传内容。

相关专家也表示,“两优0293”并不属于广适型超级稻,而是耐肥型超级稻。

 

部级超级稻与省级超级稻,傻傻分不清楚

《人民日报》4月11日报道,农业部表示“两优0293”没有参加过农业部组织的超级稻品种认定,不是“超级稻”。在一篇名为《超级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文章中,“两优0293”位列湖南省审定的超级稻品种名单中,而未出现在农业部认定的超级稻品种名单中。这意味着,农业部和省级部门均有“超级稻”的命名权,且名单品种并不一致。

根据农业部2008年发布的《超级稻品种确认办法》中“超级稻品种审核与确认”的规定,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对申请确认为“超级稻”品种的相关材料进行审核,并将确认为“超级稻”的品种的材料以正式文件形式统一报送农业部科技教育司。然后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和种植业管理司联合组织专家,对上述材料进行书面评审,达到超级稻主要指标要求并经专家评审通过的品种方确认为新增超级稻品种。

诸多公开资料已显示,无论在商业推广还是学术研究上,此次涉事的“两优0293”都被认定为超级稻,但超级稻的命名权到底掌握在谁的手里,国家和省级审定的超级稻有怎样明确的区隔,仍需进一步厘清。 【详细】

 03 中国粮食的博弈

此次超级稻问题的热议,也引发了关于中国粮食安全体系的各种话题。

民以食为天,天是外国天?

中国栽培大豆已有5000多年历史,是中国代表性的出口产品。2000年,中国大豆年进口量首次突破1000万吨,从那之后大豆进口一直呈直线上升,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大量进口带来的是中国农户生产的大豆的价格下降,大豆产业陷入了生死危机。更严重的是,国产大豆种植面积也在不断下降。与此同时,在美国政府高额补贴支撑下,美国大豆迅速占据了中国市场,美国通过控制转基因大豆的核心技术,逐步垄断豆粕以及炼油等下游产业链。

 

同样面临危机的还有玉米。美国杂交玉米品种“先玉335”只用3年时间,便占据了吉林省玉米实际播种面积的40%。除高产稳产之外,靠的就是对黑粉病、矮花叶病等七种病害均有一定抗性的优异表现。目前,先玉335的价格已经在国内玉米品种中处于领军地位,尽管其价格明显高于其他品种,但因其玉米收购价格也比普通品种好,所以农民还是抢着买,播种面积正逐年扩大。

大豆沦陷,玉米失守,水稻也许真的是我们最后一根稻草了。 【详细】

理论和现实的冲突

超级稻试验产量高歌猛进的19年间,并未使中国稻谷总产量显著提升,甚至曾出现显著滑落。2013年,中国实际水稻平均亩产量仅为447.8公斤,与1000公斤的试验水平相去甚远。超级稻公布的理论数字与实际收成之间巨大的差异,也是业界诟病超级稻的焦点。

超级稻的高产数字是由科研人员将优良的品种栽种到优良的田块中,运用优良的方法培育,使其在优良的生态中生长而来,即“良田、良种、良态、良法”配套,缺一不可。实际上,中国约有70%的中低产田,耕地质量退化面积占40%以上,加之农民无法拥有科研人员的技术水平,实际种植中根本种不出这样高的产量。这就是“理想状态下的最高收成”和“普通情况下的平均收成”之间的差异。

面对现实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在2013年7月召开的全国超级稻攻关会议上,农业部已经明确提出,要把超级稻小面积高产,转变成大面积均衡增产。 【详细】

中国粮食的发展方式亟需转变

根据2008年颁布的《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中国粮食自给率需维持在95%以上,但这只是一个笼统的说法。2012年中国粮食的自给率约89.4%,已经低于95%以上的政策“红线”。中国的粮食增长,不仅仅是大米、小麦的增长,还包括了一些高蛋白质食物的增长,包括像肉类、蛋类、禽类,并且这种趋势会继续,这也意味着我们需要生产更多的粮食。

但同时,中国不应仅仅追求粮食丰收,而要开始反思,粮食应该生产多少,它的生产成本应该如何,在生产粮食的过程中,如何来保护环境。 【详细】

 

此次安徽万亩绝收的事件再度引发中国农业界对“重产量不重质量”的反思。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必须尽快从主要追求产量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解读一号文件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陈锡文反复强调,“一定要改变过去那种单纯追求产量增长方式,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的发展方式来”。

相信2015年将是一个重大的转折,也是重大的机会,我们拭目以待。

 04 结语

不要因为眼前的挫折而悲观失望,面对危机我们要鼓起勇气。尽管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已经达到5亿吨,但是粮食生产依然是弱势产业,面临着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要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唯一的途径就是依靠创新和科技进步。大幅度提高单产,最终寄望于超级杂交稻的创新突破。

超级稻,你准备好了吗?

责任编辑:郁萧 李小白

 

分享到:
责任编辑:郁萧 李小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