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曲坛逸闻 老舍与“盖山东”董莲枝

2015-05-20 来源:凯风网

 

 

  《老残游记》中的“大明湖畔美人绝调”,明湖居黑妞白妞说书,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一代梨花大鼓名家,“盖山东”董莲枝这个名字,如今恐怕是没有几个人知道了。当年老舍的一首遗诗,为我们揭开了这个秘密。昔日大明湖畔的鹊华居和趵突泉畔的望鹤亭,曾是老舍先生经常光顾之处。在他写于济南的一个短篇小说及后来的长篇小说《鼓书艺人》中,我们还可多少看到这位女艺人风姿绰约的倩影。

  听罢扬州断肠曲

  轻寒乍暖未分明,柳盼春阴花盼晴。

  听罢扬州断肠曲,江南三月雨无声。

  老舍这首绝句作于1938年冬的雾都重庆。题为《听梨花大鼓艺人董莲枝唱剑阁闻铃即兴》。此诗在近年张桂兴《老舍旧体诗词集注》中未见辑入,系多年前常任侠《忆老舍》一文中的记载。当年在重庆,抗敌文协会员常任侠,经常与老舍一起看演出。而且常先生是诗人,故此记当无误。解读老舍这首遗作,我们会发现背后隐藏着许多故事。先说老舍题咏此诗的原委。

  当时的抗战陪都重庆,聚集了不少从北方流亡入川的民间曲艺艺人。艺人们在市中心租下一家名为“升平茶园”的说书场子,靠演出以自活。既演传统曲目,也演唱一些抗战大鼓。那时老舍先生经常邀上抗敌文协的朋友们,前往升平书场看演出。一次听梨花大鼓艺人董莲枝唱《剑阁闻铃》,即兴感赋此诗。诗中“扬州断肠曲”是用典,即指梨花大鼓《剑阁闻铃》。董莲枝开场几句唱词为:“马嵬坡下草青青,今日犹存妃子陵。题壁有诗皆抱恨,入祠无客不伤情。万里西巡君前去,何劳雨夜叹闻铃。”这个段子演唱的是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故事。唐玄宗避安史之乱,马嵬坡护卫军哗变,杨玉环被马前赐死,李隆基随军继续入蜀。西行途中夜宿剑阁,在冷雨凄风伴檐铃声中,唐明皇思念爱妃杨玉环,一夜未眠到天明。

  遍查老舍现存旧体诗词,为鼓书艺人题咏者,仅此一首。可见董莲枝确乎技艺不凡。但老舍为何偏偏对这阙“断肠曲”情有独钟呢?这里有几个原因。一是《闻铃》为大鼓书中的名段,也是董莲枝最拿手的段子。二是《闻铃》中的凄切悲壮之情,与战乱中老舍孤身漂泊异乡的心境契合,故深深打动了他。此外,恐怕还有一个深层心理情结,即《闻铃》是由八旗子弟书高手韩小窗的《忆真妃》化来的。作为旗人的老舍对此了如指掌,自有一种亲切之感。而这是不足与外人道的。当然最重要的则是,这家“升平茶园”书场是山药蛋富少舫开的,《剑阁闻铃》这个段子是董莲枝女士唱的,两位艺人都是他的好朋友。老舍要为他们捧场,为他们扬名。

 

点击浏览下一张 

  董娘绰号“盖山东”

  梨花大鼓,今称山东大鼓。说起梨花大鼓,人们首先会想到《老残游记》中的“大明湖畔美人绝调”。刘铁云的描写出神入化,明湖居黑妞白妞说书,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民初以来,山东大鼓更是群芳争艳,名手辈出。继黑妞白妞之后,济南又出了“四大玉”(谢、赵、孙、李)。谢大玉技压群芳,位居“四大玉”之首。1925年红遍大江南北的谢大玉,在她25岁时重回济南。上世纪30年代至抗战前,曾长期先后在大明湖畔的鹊华居和趵突泉畔的望鹤亭演出。其时正在济南的老舍就居住于趵突泉畔的南新街,当听过谢大玉的梨花大鼓书。

  那么,董莲枝何许人也?她的技艺又如何呢?原来,董莲枝亦是昔年济南曲坛一枝花,与“四大玉”为同时代艺人,其年龄小于谢大玉,而大于其他“三块玉”。世人皆知,昔日谢大玉有“红妆柳敬亭”之称,殊不知,当年董莲枝则绰号“盖山东”。只不过,她这个“盖山东”长期在江南跑码头,今已不为家乡人所知罢了。20年代初,谢大玉西去开封、洛阳,北上京、津之时,董莲枝则南下江南,去了六朝古都金陵闯荡。

  董莲枝是1923年,她19岁时,到了南京的。当年秦淮河最火爆的鼓书场为奇芳阁茶社。每日门庭若市,楼上楼下座无虚席。“盖山东”董莲枝即献艺奇芳阁。后来的京韵大鼓名家骆玉笙曾说:“我是在南京夫子庙听梨花大鼓演员董莲枝,从而喜欢上《剑阁闻铃》一曲的。”梨花大鼓多为“片儿书”(唱段),董莲枝最拿手的段子便是《闻铃》和《悲秋》(黛玉悲秋)。它们很对文人的口味,因此她的演唱不仅深得业内同行的好评,也颇受文人雅士们的喜欢。当年南京许多学术界名流,如傅抱石、陈之佛、张恨水、张友鸾等都是奇芳阁的座上客。其中时任金陵大学教授兼国文系主任的词章书法家胡小石,曲学泰斗吴梅得意弟子有江南才子之称的卢,最是董娘梨花大鼓的知音。每逢董莲枝登场,二人必往听之。

  20年代董莲枝就在南京编印了她自己的唱词集《梨花大鼓书词初编》,后更名为《莲歌》,于1931年6月由上海广益书局出版。《莲歌》左右面共90页,封面署:董莲枝梨花大鼓原本,怜莲居士编订,作者江上不老翁。梨花一曲绕秦淮,年年花落听歌夜。“盖山东”董莲枝久负盛名于南京秦淮河,自然是她技艺高超,相貌好唱得好,风姿绰约,才貌俱佳。但更难得的则是,她有文化,识文解字。不仅懂得唱词的意思,甚至能自己度曲编词。

  富少舫与董莲枝一样,也识文解字。他这个“山药蛋”是个“文化蛋”。这决定了他们与其他民间艺人相比,更易于与文人雅士们交流沟通,更晓得全民抗战的民族大义。恐怕也是老舍之所以与董富二人结为好友的重要原因。抗战中南下,老舍是1937年11月18日晚到达汉口的。而董莲枝和富少舫等北方流亡艺人到达武汉的时间,可能比老舍还要早。1938年5月九江失守,武汉危机,7月底老舍等文协驻会人员撤退到了重庆,董莲枝和富少舫等20多名民间艺人也流亡到了重庆。

  更多精彩:皇帝的礼物——黄马褂与勋章 

分享到: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