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我们为何要“抱佛脚”

2015-07-26

抱佛脚

  俗语“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或“急来抱佛脚,有事现上香”等说法,是说平时不努力,事先不做准备,事情急了才临时张罗,设法求助。只是这事急了为何要去“抱佛脚”?“抱佛脚”真能解决问题吗?

  从语源的角度看,“抱佛脚”是源自西域俗语的,有人以为最初也是对佛致敬的一种礼拜方式。

  据玄奘法师《大唐西域记》所说,古印度世俗社会的“致敬之式,其仪九等”,后来佛教吸收了其中“俯首示敬”“合掌平拱”“屈膝”“长跪”和“五体投地”等五种,略加改造就成了佛门的致敬之礼,并以“五体投地”为佛门最高的致敬礼。“五体”指双膝、双肘与额顶,也叫“五轮”。所谓“五体投地”,就是五轮至地作礼。先正立合掌,右手褰衣,然后屈双膝并双肘着地,翻起双掌以示承接尊者之足,最后是顶礼,以头触地或尊者之脚。头乃人体最高贵的部位,脚是最低贱的,如今以我之头去承接佛之脚,便是对佛表示极端敬重的一种方式。所致敬的对象,一般为佛,有时菩萨,如《无量寿经》卷下所说:“阿难起整衣服,正身西面,恭敬合掌,五体投地,礼无量寿佛。”

  有人因此以为“抱佛脚”也是佛门类似的一种礼拜方式,说“佛教徒礼拜时”,“双膝着地而双手捧接尊者之足叫抱佛脚(也叫接足或接脚)”(王垂基《词文化源考》)。但此说未见文献佐证,佛学著作中也未见类似说法。我为此请教了玉佛寺的天消法师。他说佛门中没有这个礼节,之所以说“抱佛脚”,那是因为佛身高大,人只够得着佛脚的缘故。所以,“抱佛脚”并非佛门的致敬礼。但是,也不是与佛完全无关的。

  目前各辞书所引书证,都以孟郊《读经》诗的“垂老抱佛脚,教妻读黄经(一作黄庭)”为“抱佛脚”的最早出处。按《辞源》的说法,这两句诗是“谓(孟郊)年老方信佛,以求佛佑,有临渴掘井之意”的。综观孟郊一生,以潦倒失意者居多,生活经常很贫寒,因而晚年自称“贫孟”“穷老”和“病叟”。说他那时转而信佛,应是很自然的事情。所以,就“抱佛脚”的初义看,是兼含信佛与求佛护佑之类意思的。

  清人翟灏《通俗编》引宋张世南《游宦纪闻》说:“云南之南一番国,专尚释教,有犯罪应诛者,捕之急,趋往寺中,抱佛脚悔过,便贳(赦免,音shì)其罪。今谚云‘闲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乃番僧之语,流于中国也。”就此记载看,宋时就已形成如今所说的这个俗语了,而且“抱佛脚悔过”也真的起到了佛佑护的作用。

  这段文字记载的真实性姑且弗论,就其主旨看,作者只在强调佛有普度众生之意:一个人,哪怕是一个恶人,于作恶之后只要愿意悔过,从此停止作恶,佛都会保佑的。这或许就是佛教所说“回头是岸”,或“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意思。按张世南的说法,我国如今流行的俗语“闲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就是来自这“云南之南一番国”的,是那里的番僧用来批评平时对佛不礼敬的人的。

  与张世南同为宋人的邵博,在《邵氏闻见后录》卷一九中,也有一段关于“急则抱佛脚”的文字,说是“王荆公初执政,对客怅然曰:‘投老欲依僧耳。’客曰:‘急则抱佛脚。’公微笑曰:‘投老欲依僧,古人全句。’客曰:‘急则抱佛脚,亦全俗语也。然上去投,下去脚,岂不为的对邪(谓以“急则抱佛”对“老欲依僧”)?’公遂大笑”。宋刘攽(bān)的《中山诗话》也有此类记载。此外,写宋朝梁山好汉的小说《水浒传》第十七回中,也有何清对他哥哥何涛笑着说“哥哥正是‘急来抱佛脚,闲时不烧香’”的话。说明“急则抱佛脚”这个俗语,宋朝时确实是很流行的。只是小说中的说法,已经演变为一种比喻用法,其意义也转为事先没有准备而临时张罗或求助了。

  自宋以后,单说的“抱佛脚”也有了临时张罗或求助的意思,如清人李渔《怜香伴·贿荐》“周相公原来在此抱佛脚”,又如李百川《绿野仙踪》五十五回“我于八股一途,实荒疏得了不得。若要下场,必须抱抱佛脚”等。这些与如今所说的“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或“急时抱佛脚,有事现上香”之类,都完全只是一种比喻用法而与佛无关了。

  我国明清时期也曾流行过一个类似的俗语叫“搬火”,意思与“抱佛脚”相近,如明人西湖渔隐主人《欢喜冤家》第一回所说:“小弟因宗师发牌县考,一向学业荒疏,故此到馆中搬火。”只是如今“搬火”的说法不见有人使用,而“抱佛脚”这个由番国传来的俗语,却一直很流行,成了常用语。这或许与唐宋以后佛教的盛行有一定的关系吧。

   更多精彩:《凯风智见:天马与蚕-开辟丝路的异域传说

分享到: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