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春节说休假:我国古代人春节放几天

2016-02-06

  唐玄宗颁布的红头文件《假宁令》写道:“元正(即春节)、冬至,各给假七日。”唐德宗贞元年间,寒食节的假期从3天调整到7天,黄金周增至三个。此外,还存在包括中秋节、腊八节、夏至、唐太宗过生日等许多放假三天的小黄金周,加上21个只放一天假的传统节日,唐朝的法定假日之多,远超忙碌的现代人。

  不过,不是所有的唐朝人都按照法定的春节假期休假。如私塾先生和学生等可以提前休假,一般腊月二十放假,正月二十才开课。有的人如农民则没有固定的休假,必要时大年初一也要到庄稼地里挥汗。唐朝官员也不一定能享受到像样的春节假期,因为唐朝有两个规矩。一,大年初一文武百官和高级地方官必须早早上朝给皇帝拜年。二,地方行政长官在春节期间严禁离开衙门回老家。

 

  “勤勉型”皇帝唐德宗在任时春节期间照样上朝,大臣叫屈,他说:那按单双号吧,单号上朝,双号休假。于是唐朝高层出现了一个奇特现象:腊月二十八放假,腊月二十九上班,大年三十放假,大年初一上班……宋朝 地方公务员腊月二十收工,回家过年

  宋代的春节放假7天,元宵放假7天。宋太祖其父腊月初七去世,由此形成惯例,前后共放假3天。宋仁宗其母腊月初十生日,放假3天。旋即,冬至来临,放假7天。接着天庆节,放假7天。一个多月的春节长假诞生了。

  如果你是地方公务员,还有项特殊福利,每年腊月二十“封印”,回家过年,只要正月二十赶回衙门“开印”办公就行。而如果你是首都高级公务员,初一则不得休假,凌晨就得穿戴整齐,顶风冒雪,往皇宫赶,开“正旦大朝会”。朝会上,常有辽、高丽、西夏、于阗、回纥等地的外交官前来献礼。会后,皇帝赏赐每人一朵帽花,插在官帽上,你举办家宴时都得戴着。  

 

  如果你是生活无忧的细民,则没这么辛苦。从正月初一开始,开封府允许关扑三天。关扑是商品交易时赌博的一种,各类百货均可参加。开封沿街搭起彩棚,在御街一带,可以看灯会,欣赏歌舞百戏。遍地喧哗,声震十里。吞铁剑的、玩木偶的、演杂剧的、说书的、吐五色水儿的、炼丹的、弹琴吹箫的、驯猴的,甚至驯鱼的、驯蝴蝶的、驯蚂蚁的……应有尽有。春节,热闹,世俗莫过如此。

 

  明清 冬至、元旦、元宵节,一休就休一个月

  明清时期,朝廷全年只规定了三个主要的节庆,即春节、冬至和皇帝诞辰。加上元旦、元宵、中元等,每年休假只有五十多天。然而政府削减假期的措施遭到了大多数官员的反对。皇帝考虑到自己的声望,只好接受“民意”,增添了寒假,并将春节和寒假的假期均延长至一个月,作为对丧失常规性假日和节庆假日的补偿。

  不过到了清朝后期,公务员的“黄金月”又回来了。冬至、元旦、元宵三个节假又以封印休长假的方式贯通,前后有约一个月的时间。每至封印之日,官员们都会邀请同僚欢聚畅饮,“以酬一岁之劳”。

 

  民国 春节不放假,发现不在岗,就可能下岗

  民国初年,不论是除夕还是大年初一,政府各个机构都要正常上班,若是发现有公务员不在岗,这人可能就要下岗了。

 

  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宣布废除旧历改用国历(公历),把1月1日叫做“新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后,再次要求在全国范围内使用国历,废除农历,还规定机关、学校、商店不得在春节期间擅自放假,否则就要对相关负责人实行严厉的制裁和处罚。著名作家老舍,曾在北京一所小学做校长。春节时期,学校照常上课,大过年的,他只能抽出两个小时回家探望。  政府虽大力提倡国历,可公历新年只有政府机关相互拜年,民间则冷冷清清,反观春节时民间却热闹异常。国历在民间也处于非常尴尬的地位。各军政机关和学校“表面上尚能遵用”,在商业结算、发付工资等社会生活方面均沿用农历。

  后来,北洋政府觉得这种违背民意的改革不太可取,终于开始允许春节放假了。

    更多精彩:《凯风智见:两大“影帝”飚戏成就清代满蒙联盟 

分享到: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