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细数春节那些成规“陋习” 你占了几种

作者:谢云涛 · 2016-02-14 来源:凯风陕西

  写春联、贴门神、包饺子、舞狮子……这些传承千年的春节习俗,烘托出浓浓的节日气氛,传递着春节特有的温情。然而记者发现,还有一些过年老习俗并不能增添年味儿,反而徒增烦恼。

  陋习一:除夕不能回娘家

 

  “以现代的眼光看,这种风俗既不合情也不合法。”过年的主题是家人团圆,这种风俗割裂了父母与女儿的感情。此外,规定子女“常回家看看”的新版《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实施后,顽固坚持这一陋习更有违法之嫌。

  陋习二:初五不能走亲戚

  “古时除夕到破五有很多禁忌,比如不动针线,不倒垃圾,初五不走亲戚等。这些民俗长久流传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古时妇女承担着繁重的家务劳动,需要在过年期间得到休息。”常嗣新表示,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这些禁忌已没有存在的必要。同时,“这种陋习也与现行的休假制度冲突,应该会慢慢消失。”他说。

  陋习三:正月不许剪头发

  按照民间说法,“正月不剃头,剃头死舅舅。”据民俗专家考证,这一传统来自于清初对汉人强制实行的“剃发政策”。汉人以正月不理发来寄托对明朝的“思旧”之情,后来讹传为“死舅”。常嗣新介绍说,这也是由行业习俗演变为全民习俗的典型例子。古人除夕辞旧迎新自然会想到从“头”做起,这就使得剃头师傅在腊月格外忙。为了能在正月里得到休息并走亲访友,理发行业慢慢形成“正月不理发”的规矩,并最终形成全民习俗。

  陋习四:春节假日赌博忙

  春节赌博现象近年有上升趋势。早些年,麻将、扑克更多作为娱乐手段,近年来百姓手里有了余钱,自然要加一些‘彩头’,渐渐形成赌博,甚至越玩越大。春节期间娱乐项目缺失是这种现象出现的根源。尤其在农村地区,应该鼓励组织一些健康的娱乐活动,把人们从酒桌和牌桌上“解放”出来。

  陋习五:竞相攀比磨盘会

  “磨盘会”起源于何时尚不得知,形式是关系十分要好的亲戚、邻居和朋友,约定时间一起进行聚餐,一家请后,参与聚餐的亲朋好友轮流做东,直至每人轮一遍,时间一般是正月初三四开始,正月十五结束,有的甚至持续到正月底。要是上家做了“八大件子”待客,下家就会做出“十三花”来招呼,另外一家就预备“三台席”招待,“磨盘会”期间,各家力求宴席花样翻新,一家比一家丰盛。这种类似于“擂台赛”的宴席,害的好多人家直呼“喝不起”、“招架不住” 。

  陋习六:新春佳节迎财神

  为了期盼全家在新的一年里有个好的收成,不少农村的村民都会在初五这天迎财神。“初五这一天就没闲着,一会来一波人扭秧歌送财神,一会又来一波吹唢呐的送财神,这一天啊都请了八九个财神了。”过去都是村里一些年老体弱的老年人带着孩子来给每家送财神,每家给老人一些钱和一些吃的就行,但是最近几年,不少外村的村民组织秧歌队、唢呐队来村里送财神,推开大门就扭起来了,不给钱不走,因为想着是给自己家送财神的,所以每次都会给一些,但是一天接八九个财神,着实让人吃不消。

  陋习七:大年初一不扫地

  俗传农历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此外,大年初一这天一般不倒垃圾。即使垃圾成山,也不能拿到门外丢,而要集中在一起,这是认为把家中的东西拿出去,就是把家中的福带出去,所以即使是垃圾也要留在家里。

  陋习八:“闹心”红包满天飞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过年给长辈和孩子压岁钱的习俗,相传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给长辈略表孝心,送晚辈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但很快压岁钱便发展为以百元大钞为单位,经济条件好的出手便是三五百元,礼尚往来,我们回礼也不能太掉份,就这样送来送去,可掏来掏去的还不是左手口袋放在右手口袋,甚至还要倒贴。各家经济条件不一样,小孩的多少又不匀净,给多给少左右为难,关系极为难处。

  陋习九:劝酒拼酒惹人嫌

  春节里,在亲朋好友相逢的日子里,喝点酒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也非常有利于增进感情。然而,我们的“酒文化”是让人望而却步、又爱又恨的。最终在“面子”思想的推动下,导致酒越喝越多,越喝越“滥”。从而形成了“劝酒”“拼酒”等 “酒文化”。每年春节,各大医院处理的因为酒后发生交通事故或是急性酒精中毒、胃出血的病人占绝大多数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

  陋习十:烟花爆竹表喜庆

  中国人在春节期间燃放烟花爆竹既是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传统民俗的重要活动。殊不知,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二氧化硫、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等气体,这些有毒有害气体是产生“雾霾”的“杀手”。不仅如此,为了所谓的年味,燃放烟花爆竹还会造成火灾、垃圾、伤人等事故。看看媒体上的报道,各地每年春节期间都会有因燃放烟花爆竹而造成的意外事故。当一种民俗已给人们生活带来巨大不安和隐患的时候,我们已经没有民坚持的理由,应当摒弃

  在我国传统年俗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 对于民间种种“奇葩”年俗和一些习俗以现代的眼光看虽是“陋习”,但也不能搞一刀切的禁止,要在文化上给予其“尊重”。让我们一起努力,让那些积极健康的具有正能量的移风易俗占领春节主阵地,通过文明倡导逐步扬弃哪些过时的成规陋习吧。

  注:图片来源网络

分享到:
责任编辑:张 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