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行走在千年历史的都江堰 感受别样风景

2016-04-28

  前一阵子,都江堰放水节隆重举行,听说今年的放水大典首次面向全球进行现场直播,并通过10种语言进行解读,实现世界“共享”。遗憾未能亲到现场,遂通过电视观看了这场气势恢宏的传承千年的放水盛况。因一直心心念念着,于是周末终于来到这个造福千年的水利工程游览。

  都江堰水利工程最伟大之处是从建成之日起至今一直造福于人类,两千多年经久不衰。其最伟大作用是遇洪不涝,遇旱不枯。地处天府之国的成都周边千百年来得益于都江堰的防洪,灌溉,社会用水。

  千百年前中华祖先能在科学技术条件匮乏的古时,拥有着何等睿智,在深谷幽山中开凿出一个映照中华文明与智慧的传奇水利工程。带着这份惊叹与敬佩,我来到了鱼嘴、飞沙堰、宝瓶口这三个地方最具代表性的地方感叹它的奇妙。

  鱼嘴是修建在江心的分水堤坝,把汹涌的岷江分隔成外江和内江,外江排洪,内江引水灌溉。飞沙堰起泄洪、排沙和调节水量的作用。宝瓶口控制进水流量,因口的形状如瓶颈故称宝瓶口。内江水经过宝瓶口流入川西平原灌溉农田。从玉垒山截断的山丘部称为"离堆"。都江堰是著名的古代水利工程,位于四川省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今都江堰市城西。它处于岷江从山区泻入成都平原的地方。在都江堰建成以前,岷江江水常泛滥成灾。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和他的儿子,吸取前人的治水经验,率领当地人民兴建水利工程。都江堰建成后,成都平原沃野千里,成为“天府之国”,这项工程直到今天还在发挥着作用,被称为“活的水利博物馆”。

  飞沙堰是都江堰三大件之一,看上去十分平凡,其实它的功用非常之大,可以说是确保成都平原不受水灾的关键要害。飞沙堰的作用主要是当内江的水量超过宝瓶口流量上限时,多余的水便从飞沙堰自行溢出;如遇特大洪水的非常情况,它还会自行溃堤,让大量江水回归岷江正流。另一作用是“飞沙”,岷江从万山丛中急驰而来,挟着大量泥沙,石块,如果让它们顺内江而下,就会淤塞宝瓶口和灌区。飞沙堰真是善解人意、排人所难,将上游带来的泥沙和卵石,甚至重达千斤的巨石,从这里抛入外江(主要是巧妙地利用离心力作用),确保内江通畅,确有鬼斧神功之妙。

  宝瓶口是湔山(今名灌口山、玉垒山)伸向岷江的长脊上凿开的一个口子,它是人工凿成控制内江进水的咽喉,因它形似瓶口而功能奇持,故名宝瓶口。留在宝瓶口右边的山丘,因与其山体相离,故名离堆。宝瓶口宽度和底高都有极严格的控制,古人在岩壁上刻了几十条分划,取名“水则”,那是我国最早的水位标尺。

  因为都江堰在世界文明历史上的地位,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造福于万代子孙的浩荡功绩,我站在堰边,俯瞰深谷之中的世纪之作,我的内心如湍湍激流,沉醉成海。

  余秋雨说,他想旅游的地方总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较深脚印的所在,在心底流淌的并不只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是啊,通过旅游,在游玩的同时,能够在山水之间体会历史文化的悠远魅力,这不,在都江堰,我了解到不曾知晓的历史人物,都江堰的开山鼻祖李冰。也了解了都江堰工程的宏伟之处。所以,旅游,即是放逐心灵的流浪,更是肥沃灵魂的行走。

版权声明:本文系凯风网独家稿件,欢迎广大媒体转载,请点击此处按要求转载!

分享到: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