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芒种时节 从历史古籍中学习中医养肤之道

2016-06-06 来源:征文大赛获奖作品

  随着2016年6月5日芒种节气的到来,气温高、湿度大的仲夏时节也就如期而至。每年这个时候,万物生长加速,一片生机盎然。南宋诗人陆游就非常喜欢这个时节,他赞美说“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但实际上,因为这个时节昼长夜短,高温多湿,人们睡眠不足、困倦疲乏、食欲下降,脏腑失调,所以很容易导致“暑易伤气”,人体免疫力下降,而芒种前后,也正是南方的梅雨季节,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讲道:“梅雨或作霉雨,言其沾衣及物,皆出黑莓也”。病毒、细菌、真菌在这个时节会大量繁殖,如此一来,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稍不注意,就有可能导致一些皮肤病,如痱子、湿疹、丘疹、疱疹、皮炎、红斑、黄水疮、痤疮和脚气病的发生,这就是《圣济总录》(北宋太医院编撰)上所说的“汗出见湿,乃生痤痱”。那么,我们应该怎样预防这些皮肤病的发生呢?

  一、芒种时节要防止暑热湿邪侵袭,并注意防风

  《黄帝内经》里说要防止暑热湿邪侵袭,就要“春夏养阳”,即要注意养护我们体内的“阳气”。若过于避热就凉,就会使阳气内虚,导致风寒湿邪之气乘虚侵袭我们的身体,我们就容易得上皮肤病。明代医学家申斗垣在其著作《外科启玄》上说:“疮虽生于肌肤之外,而其根本原于脏腑之内”。

  明末医学家汪绮石在《理虚元鉴》里还说:“夏防暑热,又防因暑取凉,长夏防湿”,即说出了夏季芒种时节防止皮肤病的基本原则。因为夏季炎热,暑气升散为火热或阳邪,作用于人体,就容易使人体皮肤出现红斑、红丘疹、红痱子等症状,若天气炎热而又湿气太重,即“暑多挟湿”,那么皮肤就容易出现白痱子和小水疱,当人们居住的环境太潮湿,那么就会如同《黄帝内经》里指出的那样:“伤于湿者,下先受之”,因为“湿性重浊”,所以皮肤病就会多发于下肢、外阴、双足等处,如糜烂型足癣、小腿及阴囊湿疹、急性女阴溃疡等症。若阴湿化为阳热,那么皮肤病则又表现为水疱、大疱等症。

  同时,为了防止皮肤病的发生,还要特别注意防风。宋代医学家陈直在他的《养老寿亲书》里指出:“夏日天暑地热,若檐下过道,穿隙破窗,皆不可乘凉,以防贼风中人”。元代道教全真道掌教、养生医药学家丘处机在他编撰的《摄生消息论》中也指出:“不得于星月下露卧,兼使睡着,使人扇风取凉”。一旦被风邪所侵,就会引起速痒速止的“风团”、面部脂溢性发炎和身体其他部位的鳞屑病等皮肤病。

  二、芒种时节要注意加强营养,增强身体抵抗力

  芒种时节,气温高,雨水多,暑湿之气使人困倦萎靡,身体对疾病的抵抗力下降。为了增强体质,就必须要加强营养,但补养的基本原则是“清补”,即选用一些具有补气养身、祛暑生津功能的食材来滋养我们的身体,加上必要的锻炼,增强抵抗疾病的能力。唐代药王孙思邈就提倡“常宜轻清甜淡之物,大小麦曲,粳米为佳”。比如说,我们可以多吃点鸭子肉和鲤鱼汤。俗话说 “防苦夏多吃鸭”,鸭肉富含蛋白质,对内热体弱、食欲不振、发热水肿、大便干结的人都十分有益,元朝吴瑞所著的《日用本草》中记载:鸭肉有“滋五脏之阴,清虚劳之热,补血解水,养胃生津”的功效。而鲤鱼汤,富含优质蛋白、矿物质和维生素,具有祛湿开胃、利水消肿的功效,且极易被消化吸收,这两种肉类都是芒种时节的滋补佳品。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多吃些蛋奶、薏米、黑木耳、山药、茯苓等食物,还有空心菜、苦瓜、冬瓜、西红柿、西瓜、桑葚、山楂、草莓、猕猴桃等新鲜蔬菜和水果,这些都有益于滋补我们的身体。当然,为了补充大量出汗导致的钾元素流失,防止出现“夏季倦怠症”(打盹现象),我们还可以多吃一些如荞麦、红薯、香蕉、菠菜、莴苣等含钾元素较高的食物。

  三、芒种时节要注意饮食和环境卫生,预防并治疗皮肤病

  芒种时节,皮肤病的发生与饮食和环境卫生也有关系,明代医学家申斗垣在其著作《外科启玄》上说:“凡疮疡皆由五脏不和,六腑壅滞,则令经络不通而所生焉”。所以,在饮食方面,唐代药王孙思邈在《千金方》中说:“勿食生肉,伤胃,一切肉唯煮烂”。东汉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也说:“果子落地经宿,虫蚁食之者,人大忌食之”。所有这些都说明,饮食不洁会损伤脾胃功能,可能会导致皮肤病或加重皮肤病。比如说,暴饮暴食、过多地吃生冷食物、辛辣油腻食物和鱼虾海鲜等腥发食物,就会导致脾胃虚弱,内生湿热,外发肌肤,导致人得上湿疹、丘疹、痤疮、红斑疮、酒渣鼻、带状疱疹、过敏性皮炎或脂溢性皮炎等皮肤病,还有可能出现皮肤角化增生等皮肤病。

  在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方面,为了防治皮肤病,人们要经常洗澡和换衣服。我国战国时代著名的爱国诗人屈原曾在《楚辞·渔父》中写道“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更衣”,汉朝《海录碎事臣职官僚》中记载“汉律,五日一赐休沐,得以归休沐出谒”。而明代云南人兰茂所著的《滇南本草》中也说“洗皮肤疥癞,去皮肤瘙痒之风”。经常洗澡,有利于将皮肤表面的致病性细菌、真菌清除干净,使皮肤保持干爽,增强皮肤的抗病能力。

  这里特别给大家推荐一种“药水浴”,能够防治多种皮肤病,这种纯天然的“药水浴”非常适合芒种时节洗浴,它就是“五枝汤”: 取槐枝、桃枝、柳枝、桑枝各一把,麻叶半斤。将上述药物用纱布包好,然后加十倍于药物的清水浸泡半小时,让药性充分溶解于水中。然后煎煮三十分钟,最后将药液倒入浴池的清水中即可洗浴,也可以用于局部身体的擦涂。清代汪昂撰写的《本草备要》中认为,用煎煮过的桑、槐、柳、桃枝的水清洗或擦涂患病部位,能够去除身上瘙痒。麻叶则具有解痛、利尿作用。五种药材相互搭配,就可以起到驱瘴毒、疏风气、滋血脉的效果。每周洗上两次五枝浴,对皮肤病和身心健康都十分有利。

  另外,我们还要经常打扫屋子、庭院,不要随地吐痰,药王孙思邈就说,“常勿唾地”,还要经常驱除蟑螂、虱子等害虫。为了我们的身体健康,大家尽量不要使用化学驱虫剂。在这里,再给大家推荐一种天然驱虫剂:用艾草、雄黄、木鳖子、苍术等中药材制成熏香来驱除害虫。它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混合在一起使用,效果良好。在宋代文人温革的《琐碎录》中就有一首诗,赞扬这种熏香的驱虫效果:“木鳖芳香分两停,雄黄少许也须称,每到黄昏烧一柱,安床高枕至天明”。用这种熏香,使我们避免了因疥虫、虱子的叮咬、刺伤而引起的皮肤病。

  总之,在湿热的芒种时节,有多种原因可能会导致我们的皮肤发生病变反应,但只要我们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去防治它,就完全有可能度过一个愉快而健康的仲夏时光。

  版权声明:本文系凯风网独家稿件,欢迎广大媒体转载,请点击此处按要求转载。

分享到: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