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又是一年高考季:盘点古代科场之最

作者:田晓宏 · 2016-06-08 来源:凯风陕西

  我国的科举制度从隋朝开始实行,直至清光绪卅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前后经历一千三百余年,成为世界延续时间最长的选拔人才的办法。被近代西方学者认为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又是一年高考季,小编为你盘点一下古代的科场之最,同时也品味一下科场内外的人生百味。

  N0.1、最黑暗的科举考试——零录取率

  唐玄宗后期,奸相李林甫把持朝政。杜甫等一大批当时杰出的才子参加玄宗为选拔人才而设的“制举”考试。担任主考官的是李林甫,嫉贤妒能,尤其嫉恨因为文学才能而得到封赏进官的士人。结果在李林甫的操纵下,参加“制举”考试的人,没有一个被录取。为了掩盖自己的阴谋,对于此次领录取率的结果,李林甫向玄宗上表祝贺:天下贤士都在为国报效而没有遗漏,这是多么的人尽其材,物尽其用啊,连尧舜明君都不能如此的明察秋毫吧!不但诗圣杜甫不幸躺枪,同时还有著名诗人高适和元结。

  N0.2、最牛抢手——温庭筠

  古代最牛的“枪手”,当属与李商隐齐名的唐朝诗人温庭筠。温庭筠多次为他人做枪手代拟策赋,据《唐书》记载,唐宣宗大中十二年的那场科考,考官安排他坐在帘前考试,由考官直接监视。考试中,只见温庭筠奋笔疾书,不一会儿就交卷出场了。考官事后才知道,“私占授者已八人”,温庭筠在他的眼皮底下已经顺利帮八个人完成了试卷。“枪替”技艺可谓出神入化,但他也因为替考再次名落孙山。

  N0.3、年龄最大的考生——103岁的广东老大爷

  据钱泳《履园丛话》记载,道光年间,有个103岁的广东老大爷,都快考成“烈士”了,还去参加乡试。皇帝听说后,破格授予他“钦赐举人”。老大爷不服老,又去参加全国会试,把北京城都轰动了,全城人扶老携幼,争相目睹这位科举史上“最牛考生”的风采。皇帝特地授予他“精神鼓励奖”,“钦赐国子司业”,也就是“太学荣誉副校长”,当时传为美谈。

  N0.4、最年轻的的状元——丁显

  历史上最年轻的状元要数唐朝的贾至和明朝的丁显,都是17岁得中状元,可谓少年得志。关于丁显还有一段趣事。据说当年殿试前夕,朱元璋做了一个梦,梦见一枚特别大的钉子牢牢钉在墙上。朱元璋第二天阅卷时看见丁显这个名字,丁者钉也,显者应梦也,丁显就被钦定为状元,人们称之为“应梦状元”。

  N0.5、最自信的状元——胡旦

  宋太宗元年,有一书生到山东某县游览。知县大人得知该书生颇有文采,便设宴款待。知县的公子很蔑视那书生,问其有何特长,书生说工诗。公子便让他诵读一首,书生诵了一首,最后一句是:“挑尽寒灯梦不成。”公子一听,大笑说:“此乃一瞌睡汉。”书生十分气愤。这书生便是吕蒙正,第二年,吕蒙正一举夺魁。他写信给那公子:“瞌睡汉如今中了状元啦。”公子看了他的信,冷笑一声:“待我明年第二人及第,输你一筹。”第二年,新科状元正是这位公子——胡旦。综观科举史,有如此自信者,胡旦当属第一。

  N0.6、最能打的状元——王嗣中

  北宋初年,王嗣中参加科举考试,以第二名的成绩中了进士。但王嗣中却不服气,认为排在第一名的进士赵昌言不如自己,闹得不亦乐乎。赵匡胤就命人将王嗣中和赵昌言二人带到殿上来,让他们分别陈述理由。二人就在大殿上吵了起来,各说各的理,谁也不服谁。赵匡胤便对二人说:“你们二人以手相互搏斗,谁胜了谁就是状元!”

  众人一听,以为皇帝是在开玩笑呢,但王嗣中反应快,趁赵昌言还在发愣的时候,就抬手向赵昌言头上打去。赵昌言是个秃头,当时戴着帽子,王嗣中一下子就把他的帽子打掉了,露出明晃晃的秃顶。王嗣中捡起赵昌言的帽子,向赵匡胤说:“陛下,臣胜了!”众人见了,哈哈大笑起来,赵匡胤也大笑起来,宣布说:“好吧,那就以王嗣中为状元,赵昌言为榜眼吧!”

  N0.7、最奇葩的通关节——丕休哉

  “丕休哉”本是句骂人话,没成想却成为科举考试作弊的“通关节”暗语,你说奇葩不奇葩!

  北宋时期,通关节之弊就已经产生了。当时,有个叫杨亿的翰林学士,在省试开考前夕,他特地招待来京应试的同乡举子。受邀前来的考生兴奋不已,请求杨亿给些“指导”,没承想杨亿勃然大怒,口中边说“丕休哉”边甩袖而去。

  “丕休哉”出自《尚书》,本是句骂人的话。在场的举子们,死脑筋的以为碰了钉子,聪明的则听出话中有话。果然,数日后,几位卷子中用了“丕休哉”的考生都被录取了。

  N0.8、最侥幸的状元——毕沅

  毕沅中状元前是军机处的一个小官,在那年的4月25日夜,他与同僚储重光、童凤三人在军机处值班。此三人都顺利通过了会试,准备参加于4月26日举行的殿试。储、童二人想回寓所准备明天的殿试,便对老实的毕沅说:“我俩书法好,有望夺魁。你书法不行,就别做非分之想了,替我俩代劳吧。”清朝殿试的确有偏重书法的现象,而毕沅的书法又的确不行,就答应了。当夜,陕甘总督关于新疆屯田事宜的奏折转到军机处,毕沅详加研读。没想到第二天殿试考时务策,题目正是关于新疆屯田事宜的。毕沅胸有成竹,挥笔立就。开榜结果,毕沅高中状元。储重光中了榜眼,童凤则列二甲第六。当储、童二人得知那晚的事后,无不嗟叹。

  N0.9、最小的榜眼 ——只有九个月大的秦埙

  秦桧先后把持朝政十九年之久,他自立门户,收揽奸佞,排除异己,陷害忠良,架空宋高宗赵构,独掌朝纲。不但如此,在绍兴二十四年(1154)的一次科举考试中,秦桧还为其年龄不到一岁(只有九个月)的孙子秦埙谋夺状元。他利用手中权力,命其亲信串通作弊,准备录取秦埙为状元。后经人揭发,状元没有当成,但也高中榜眼。

  N0.10、最后一个状元——刘春霖 

  清光绪三十年(1904)举行殿试,状元是刘春霖,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状元。刘春霖(1872-1944),河北肃宁人。据说当初原拟状元是广东人朱汝珍。因为名字中有个珍字,慈禧最恨光绪帝的珍妃,因此慈禧就把朱汝珍一笔勾掉,换上本是第五名的刘春霖。因这时恰逢大旱,最盼甘霖。

  刘春霖状元及第后不久被派往日本留学,辛亥革命后一度隐居家中不参与政事。“九一八”事变后,伪“满洲国”总理郑孝胥派人以溥仪名义邀请他担任教育部长,刘春霖表示:“君非昔日之君,臣非昔日之臣”,断然予以拒绝。日寇侵占北平后,汉奸组织华北政务委员会委员长王揖唐,以同科进士身份拉拢他担任北平市长,也被刘春霖当面痛斥。看来最后一位状元坚守了道德底线,确实应该给他点个赞!

  尽管古代的科举制度和现在的高考制度不可同日而语,然而文化的血脉是无法割断的。随着“作弊入刑”的全面实施,“史上最严高考”将开启依法治考的新时代,公开、公正、阳光、透明的人才选拔制度,也必将成为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引擎。  

分享到:
责任编辑:张 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