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北京城的洪涝排水 至今仰仗七百年前设计

2016-08-05

  治国先治水。

  水是城市的血液。自辽金定都中都伊始,即考虑水文,京城西高东低,永定河的地势、距离都较为合适。金大定十年,决定引永定河入京,开工不久便停止了。第二年,重又决定把金口河(即东西金沟)导至中都北入壕,后再东至通州之北入潞水。

 

  元大都城

  元定大都,经济迅速发展,短短的时间里,京城人口迅速增至40多万。元初亟待解决水的问题。京城周边有水,并不意味着城内水源充足。如何把京城周边的水引入城市,城市的设计者颇费思虑。

  河水导入京城有难题:大量的泥沙和洪水的泛滥,再加上永定河与京城较大的落差,难以克服。时势造英雄。元中统三年,时任中书左丞的张文谦推荐31岁的郭守敬主持水利,称赞他“习水利,巧思绝人”。郭守敬很快被元世祖忽必烈召见,当面陈述了关于开发华北水利的6项建议。其中,第一项便是修复金中都时的旧漕河,东至通州,引玉泉水以通舟。这些建议体现了他对水资源综合利用的规划构思。元世祖忽必烈每听一条便赞叹,“任事者如此,人不为素餐矣”,并任命他为“提举诸路河渠”。

  郭守敬对京都水利的建议未能全部实现,但引入玉泉水的思路得到了完成。京西北的玉泉亦称玉河,导其水汇高梁河入京城,再分为二:一入护城河,一入积水潭,又入海子。水质问题解决了,水量不大,却满足了宫廷的用水。这就是所谓的金水河。至元二年,郭守敬升任都水少监,协助都水监掌管全国的水利工作。自西夏回到大都后,郭守敬还是认定了他的观点,提出重开金口河,以引永定河的水入大都。金口河,是指金大定十一年开凿的渠道,“自燕京之西麻峪村,分引卢沟一支东流,穿西山而出,是谓金口。”金口河经过大都至通县入白河,“上可以致西山之利”,解决大都使用西部建材等运输问题,“下可以广京畿之漕”,解决京城的漕运问题。

  为防止洪水暴发,郭守敬在金口河上游预开了一条又宽又深的减水河,有洪水可自西南还回大河。至元三年,全面整修了金口河,使这条旧渠道起到了灌溉和漕运的作用。后因“土势高峻,水性浑浊”,“其势汹涌,冲没民舍,船不能行”,使用的时间很短,最后废掉了。河水的落差、泥沙、洪水等问题无法克服。

  元大都的空气湿润,地下水非常丰沛。白浮泉没逃过郭守敬的视线。至元二十八年,朝廷派郭守敬巡察水利。他经过详细勘测,发现了白浮泉的利用价值,回来后,便把多年对水利调查研究的成果,归纳为11项建议,向朝廷禀报。第一条便是彻底改变大都地区的水源问题,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建议:“上自昌平县白浮村引神山泉西折而南,过双塔、榆河、一亩、玉泉诸水,经甕山泊至西水门入都城。”《元史·河渠志》:“南汇为积水潭,东南出文明门(今崇文门),东至通州高丽庄入白河。”最后入于潞河。元世祖忽必烈非常高兴,对这一方案给予极高的评价,立即表示:“当速行之”,并下了一道特殊的命令:“丞相以下皆亲操畚锸倡工”,多大的领导也要带头干活,一切还要听从郭守敬安排,“待守敬指授而后行事”。这给郭守敬以极大的支持。

  面对复杂的地形条件,郭守敬运用早年在治理黄河时总结出的理念:入海口高度低于黄河上游任何一点。经过实地测量,他发现了白浮泉地势要高于西山山麓。按今天的测量,白浮泉的海拔为55米,瓮山泊的海拔为40米。时人不能知道海拔概念,而感叹:“守敬乃能引之而西,是不可晓。”这一结论支持着郭守敬的观点。他把泉水引向西山,然后大体沿50米等高线南下,避开河谷低地,向东南注入瓮山泊。沿途又拦截了沙河、清河上游的水源,汇聚西山诸泉,使水量大增。河水流入高梁河,进入积水潭,再向东南流,经金代的闸河故道至通州。

  郭守敬要求,每10里修一座水闸,距闸1里左右,再修斗门,“以过舟止水”,便于节约水源,控制水深和流速,保证船只平稳航行。沿河修建了20座水闸和斗门。按郭守敬标识,修水闸处,常能发现金朝水闸的砖木等遗迹,与古人暗合。时人赞叹郭守敬的神功妙算。流经朝阳区水闸和斗门的位置现在还有遗迹,据《北京市朝阳区志》载:“至元二十九年,在王家庄建籍东闸,有上下二木闸,俗呼二闸,同年建郊亭闸、杨尹闸。”

  这条河渠对后代发生了重要作用。古时西山一带的泉水因无泄处,夏季大雨成灾。瓮山泊又名七里泊,清乾隆三十八年,命向东南开拓,疏浚成湖,即今昆明湖,以容纳香山新开引河之水,作为河水涨落的调节水库;又在下口建造闸座,用来控制蓄泄湖水。汇集引导河水,由三里河流入阜成门的护城河,再向南折东,一经内城宣武、正阳、崇文三门的护城河至东便门,入通惠河;一经外城广安、永定、广渠三门的护城河也汇入通惠河。

  京城内原有许多旧河道,明代宣武门外便有凉水河道,正统年间对凉水河加以疏通,直到嘉靖时并没断流,梁家花园曾引凉水河入园。相邻的南新华街便是当时旧河道,至今附近还有臧家桥的地名,虎坊桥下以前还有干涸河道。河水流向南边的“南下洼”,经南苑、张家湾,入白河。过去城外多有河道,如前门外的三里河等,这些河道对城市排水起着重要作用。现今多已废弃。

 

  郭守敬塑像

  而郭守敬设计的河渠,至今依然是北京水利设施的基础工程,对城市洪涝排水起着重要作用,也是城市河湖水系的骨干,可以美化城市、优化生态环境。京城内已看不到完整的护城河,我们可以通过瑞典人奥斯伍德·喜仁龙的文字,再现护城河水环流京城的画面。他在上世纪初多次来到北京,对北京城有着深入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既有对旧时护城河脏乱与城墙残破的惋惜,也有对保护良好河道的描述:“其间延亘着杨柳蔽岸的城壕或运河,或者在城壕与城墙之间栽着椿树和槐树。这些地方最宜在春季游览,那时,淡绿色柳枝交织起来的透明帷幕,摇曳在水明如镜的河面上;或在稍晚的时令,一簇簇槐树花压弯了树枝,阵阵清香弥漫空中。如果善于选择地点,环绕这些古墙周围可以发现非常出色的绘画题材。”这是一个外国人对老北京护城河的目睹、感受和赞美。

    更多精彩: 《凯风智见:中国,与世界》 

                  《凯风智见:人在江湖漂之“清末的江湖”》 

                  《凯风智见:蒙古最后大汗的背影之上门女婿的挣扎》 

                       《凯风智见:1894——当局者孰迷孰清》 

                  《文史新说:大唐玄奘 取经之外那些事儿》 

                  《文史新说:被遗忘的满清祖陵 400年的守陵誓约》 

                       《文史新说:法海为什么和白素贞过不去》 

分享到: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