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靠舌头混饭吃 战国张仪的权变术和间谍术

2016-08-28

  张仪(?~约公元前310年),战国时期魏国人。传说他与苏秦同为鬼谷子的高足,而“苏秦自以不及张仪”。张仪曾任秦相,封武信君,后来长期为秦国效命,甚至亲自充当间谍,从事游说离间诸侯的活动。他极力倡导连横之事,努力瓦解齐楚同盟,为秦国最终实现各个击破立下大功。但是,张仪这段时间的辛苦和付出未能得到应有的回报。后来他在秦国受到许多迫害,甚至连生命也受到了严重威胁,只好狼狈地逃回魏国。回到故土后,他依靠在他乡所赢得的巨大声名幸运地受到魏王重用,被任命为相。张仪自此没有再离开魏国,直至死在任上。

  张仪和苏秦的一纵一横已被考证为“纯属乌有”,他们是否为鬼谷子的高足也甚可怀疑,但不管如何,他们确实都是纵横家的传奇人物:苏秦颠覆了齐国,张仪则成就了秦国。二人同在历史上留下了大名。太史公司马迁称他们为“权变之士”乃至“倾危之士”,为他们分别做了很长篇幅的传记。但是根据20世纪的出土资料,苏秦要比张仪晚出很多,所以《史记》关于苏秦帮助张仪入秦为相的记载,可能属于太史公的误笔。

  一

  根据汉代人的记载,张仪可能是战国初年帮助赵襄子行反间计灭掉智氏的大间谍张孟谈的后代。汉代学者王符在《潜夫论》中指出,张孟谈在帮助智襄子成功灭掉智伯之后,“逃功赏,耕于肙山”,其后在当地便有张仪、张丑等张姓人物出现,乃至在汉代还有张姓的进一步繁衍。在王符看来,张仪就是张孟谈的后代。假如这个说法属实的话,张仪出众的口才和善于行间的能力,实则是得到了某些遗传基因,而且他可能还有着很不错的家教,这才具备了在风云际会的战国政坛掀起一番波浪的能力。

  当然,也有人说张仪曾经在鬼谷子门下学习过纵横之术,他出色的口才和策士之术本是得自鬼谷子。不管这些说法是否属实,张仪确是在年纪轻轻时,就学到了很多纵横家的看家本领。

  张仪自以为学业有成,便前往楚国谋取功名,并在楚国令尹(相当于相)昭阳的门下做成门客。这一天,昭阳在家中大宴宾客,得意之时,便拿出和氏璧,想给宾客们开开眼。可是,传来传去的,这宝贝竟然不翼而飞了。因张仪新来,大家便同时将怀疑的目光投向他。昭阳也感觉张仪形迹可疑,于是将张仪抓起来一阵毒打。他竟被打得奄奄一息,含恨告别了楚国。张仪被人抬回家中后,在妻子的悉心照料下,终于从昏睡中苏醒过来。没想到他挣扎着醒来后的第一句话竟然是:“看我的舌头还在不在?”妻子又惊又喜,连忙回答说:“在。不在的话,你哪能开口说话呢?”张仪轻声地说:“那就不怕。我营生的资本没有丢!”

  公元前333年到公元前328年左右,张仪听说秦国重用客卿,大量地吸纳人才,便赶到秦国寻找机会,没想到果然就此迎来转机。据《吕氏春秋》,他这次入秦是得到了东周君的资助。这一次在秦惠王面前,他出众的口舌之能得以尽情施展,过人的才学终于受到重视。此后,他又凭借着在平义渠内乱、攻取魏河西之地等事件中的功劳,获得再次提升,直至被惠王任用为相,过了一阵得意潇洒的日子。此后他又受秦惠王派遣,前往诸侯国从事离间活动。由此开始,他得以再次施展他出众的用间谋略,借出使为名,行用间之实,在列国政坛掀起一番大波浪,也由此赚得大名。

  张仪自以为对魏国的情况了解得多一些——他毕竟是在这里出生和长大的,便将他行间的第一站选定在这里。正如世间诸多的不幸一样,此时的张仪竟要靠出卖自己的祖国来追求和实现个人的价值!正是在这个他理应为之效命的地方,张仪开始了他的间谍生涯。纵然他在故土没受重用,漂泊他乡,颇多坎坷,但他的这些所作所为,仍是令人唏嘘不已。

  张仪再次回到魏国的时间是公元前322年。他是以秦王使者的身份来到魏国的。在魏王面前,他再次展示了巧言利舌,最终说动魏王,并且获得极大信任,直至被任用为相。当然,如果考虑到他是以秦使臣身份回到魏国,则此次任命可能是魏国迁就于秦国的面子,或者是魏国基于一种特殊的外交利益而任命张仪为相的。而张仪的这个相位,很可能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相位,一定不会被委以实权。

  很明显,魏王知道张仪是从秦国过来的,也很可能是带着秦王的某种特殊使命。也正是这个缘故,张仪必须花一定心思才能说服魏王,在为秦王谋得实利的同时,还能把魏王哄高兴,从而换取秦王更大的信任,为仕途挣得更多本钱。故此,张仪的这次成功出使,一半是依靠着自身努力,更多的则是依靠强秦这一后台。

  据《战国策·魏策二》,魏惠王曾经听从公孙衍之议,一度准备禅让王位于张仪。但这很可能是策士们的说辞而已。因为禅让正是那时候的风尚,故此魏王的这次禅让,可能只是虚晃一枪,是为了博得尊贤之名,并非真的是要主动让贤,真将国君的宝座让给张仪。所以,当魏王敲锣打鼓地要举行禅让时,张仪也很清楚这只是魏王的沽名钓誉而已,故此也明确地表示拒绝。

  这次禅让虽由于双方的默契,像演双簧一样只成为一张空头支票,但也能从一个侧面说明,张仪当时在魏国一度是受到了相当程度的信任。而张仪正是借助于这种信任,开始大行间谍之道,大肆窃取魏国的政治、军事秘密,堂而皇之地进行间谍活动。

  但是,当张仪试图说服魏王顺从秦国,从而实现他与秦王事先拟定的“欲令魏先事秦,而诸侯效之”的战略计划时,却没有获得成功。因为魏王自恃国力雄厚,根本听不进张仪的这番鼓噪。张仪眼看阴谋不能达成,便立即悄悄派人返回秦国,说服秦王立即发兵攻打魏国,试图以武力逼迫魏国就范。秦国大军迅速出动,并根据张仪所提供的情报,进攻魏军所不守,迅速将魏军击败。这时候,张仪试图乘机再去游说魏王事秦。正当魏王犹豫不决之际,他受到了其他诸侯的提醒,开始怀疑张仪游说的真正企图。张仪害怕阴谋暴露,只得匆匆逃回秦国。

  据《战国策·楚策三》,张仪的这次仓皇逃走,大概是受到了来自楚国的压力。楚王告诉魏王张仪的“不忠不信”,令魏王猛然觉醒。张仪的相魏,本来就是借出使为名而行用间之实,心虚总是难免。故此,稍微有点风吹草动,他便不敢大意,只能立即撤退。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也可认为是“楚王逐张仪于魏”。

  二

  秦的这次攻魏,使得齐、楚两国都感受到巨大压力。他们于是试图结盟,与强大的秦国一争雌雄。张仪回到秦国后,一度复任相国,但又因为惧怕齐楚联盟对秦国有所牵制,便再次赶赴楚国进行间谍活动,主要目的是离间齐楚联盟,便于对其实施各个击破。

  张仪来到楚国之后,不惜重金收买了楚怀王的宠幸之臣靳尚,使其作为内间,替自己的游说活动创造条件,并通过他实现接近楚王的目的。张仪对楚王说:“大王如果愿意与齐国断交,我们立即将商於一带六百里土地敬献大王。这样,楚国强了,齐国弱了,而你们也与秦国交好了。尤其重要的是,您得到了六百里土地的实惠啊!”楚怀王被这“一计而三利俱至”的好事所迷惑,连大臣们的劝阻也置若罔闻,立即做出“闭关绝约于齐”的愚蠢决定。于是,经过张仪的间谍活动,刚刚启动的齐楚联盟战略便立即宣告破灭了。

  楚王对张仪的话信以为真,便天真地立即派一名将军跟随张仪前去秦国收取土地。没想到张仪一回到秦国,便对外宣称自己骑马时不慎摔伤,整整三个月不出家门。这让楚怀王焦急万分,但是他仍在抱有幻想,希望秦国将商於尽快割让给他。楚怀王以为秦国拒绝割地是因为不信他的与齐国绝交,于是做出进一步与齐国交恶的举动,来表示对秦的忠心,以尽早获得土地。就这样,张仪成功地以拖延战术,使得楚国的外交政策左摇右摆犹豫不定,进而与齐国全面交恶。秦国不但不理会楚怀王的这些示好之举,反而乘机极力拉拢和联络齐国,一举在诸强争霸的格局中占得主动地位。

  终于,张仪答应割让土地了,只是这块地不是六百里,而是六里。楚怀王一直眼巴巴地等着这块地的到来,没想到的是这块地已经严重地缩水。所以他在听到张仪的答复之后立即大怒,遂下令派兵攻打秦国。这时,齐国已经与秦国结交,楚国则处于孤立无援的状态,与秦国的战争也就只能以失败告终。这次交战的结果,秦军在丹阳一带大败楚军,并一举占领了汉中。在夺取汉中之后,秦国再着力经营巴蜀,使得巴蜀和汉中连成一体。楚国对秦国的威胁也自此得到缓解。

  需要说明的是,张仪献地于楚,除了可以加强秦楚联盟,便于秦国东进之外,还可以瓦解齐楚联盟,减少齐国的牵制,可谓一石二鸟。所以,“献地”大概确有其事,是张仪说服楚王的一个重要筹码。只是在所献之地的大小和位置上,秦国和楚国大概有过一些讨价还价之后,秦国没有兑现原先的承诺。个中缘由,我们已经不得而知,很可能是因为秦王的反悔,才使得张仪的这种口头之约未能最终兑现。显然,所谓“六百里商於之地”既然能勾起楚王的欲望,当然也对秦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故此秦王不会大方地舍弃这块地,这才进而引发两国之间的争斗。

  当然,不管这次反悔是出于何种原因,张仪都要背上这“诈楚”的恶名。楚怀王总会把这笔账记在张仪的头上,对其深恶痛绝。

  土地大概是当时外交和寻盟时一个常用的筹码。过了两年,秦惠王又一次打起以土地换取外交筹码的主意。这一次,他想用商於之地来换取楚的黔中。楚怀王因为对张仪耿耿于怀,便对秦王说:“我可以把黔中无偿奉送,而你则只需将张仪交给我就行了。”秦惠王听到这番话,感到十分为难。与此同时,张仪也得到了这一消息。他径直对惠王说:“大王不用担心,我可以去。”

  张仪一到楚国,便被怀王囚禁。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张仪此前重金收买的靳尚起到了重要作用。靳尚对楚国的宫廷内幕非常了解,而且得了张仪的好处,就需要为张仪办事。所以,为了解救张仪,他设法找到了楚王的宠妃郑袖,希望利用她来影响楚王,以达到解救张仪的目的。靳尚绘声绘色地对她说:“秦王非常器重的张仪被大王关在牢狱,秦王一定会尽最大努力营救。他除了奉送土地之外,还会送来许多能歌善舞的绝色美女,怕您再难获得宠幸了。”郑袖听到这话,非常着急,觉得靳尚所言很有道理,便决心设法营救张仪。于是,她“日夜言怀王”,对着楚怀王不停地吹着枕边风,终于使得楚怀王改变主意,同意释放张仪。张仪就这样由阶下囚一跃而变为座上客,并顺利地离开了楚国。

  秦国赖张仪之力,在纷繁的变局中一举赢得主动,并在此后多国争霸的格局中一直处于执牛耳的地位,直至完成统一。但是过了几年,张仪在秦国的风光日子便难以为继了。随着秦惠王的去世和秦武王的继位,他立即从众人瞩目的政治明星变成千夫所指的罪人。

  秦武王在做太子时就对诡计多端的张仪十分反感,再加上张仪立下许多功劳也惹得群臣嫉妒,以致他们“日夜恶张仪”,在秦王面前说张仪坏话,秦武王遂对张仪有了杀心。张仪对此心知肚明,一直苦苦寻找着挣脱的办法。

  这一天,他看到秦武王心情不错,便对他说:“我知道齐王非常痛恨我,他曾说过,我到哪里,他就会追杀到哪里。所以我决定到魏国待一阵子,坐等齐国派兵攻打魏国,而您则正好坐收渔利。”秦武王一听:“好啊,那你就到魏国去吧。”张仪到了魏国,齐王果然立即着手准备攻打魏国。魏王非常惧怕。张仪说:“大王不用怕,我自有主意退兵。”张仪便派一个名叫冯喜的去齐国游说齐王。冯喜对齐王说:“大王恨张仪自是不假,但您如果现在攻打魏国,就恰好中了他的诡计了。”齐王不解。冯喜说:“张仪离开秦国到魏国,本来就是希望引起齐魏交兵,秦国好乘机得利啊!”齐王一听,觉得很有道理,便立即罢兵。张仪因此得以在魏国安度残年,最终在故土去世。

  三

  张仪和苏秦一样,同被视为纵横家的杰出代表,也同样是我国古代一位著名的战略间谍。他每每在危难中显示出超凡的智慧,也因此得以顺利地完成行间任务,同时在自己的生命受到严重威胁时,成功地实现自保。唐代的军事家李靖曾说:“历观古人之用间,其妙非一……有间其左右者,有间其纵横者。子贡、陈轸、苏秦、张仪、范雎等,皆凭此术而成功。”总体上看,张仪对于一国乃至多国的战略格局能进行认真合理的分析,准确地进行预判,以及预先做好准备,是他能每每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他游走各国,完成了众多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生命往往看似悬于一线之时却总是平安无事,与他细致的研判和周密的准备是密不可分的。

  除此之外,张仪在平时练就的出众口才和情报谋略,也是他每每获得大功的重要因素。应该承认的是,纵横家分析判断国际格局变数的能力,从容应付变局的能力,包括克服困难、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往往能超人一等。这与他们平时所接受的扎实训练不无关系。纵横家的育才理念和育才方式,有着强烈的自身特点:其一,特别注重全面素质;其二,特别重视在纷繁头绪中抓关键的能力。纵横家们因此尤具在国际社会中立足的本钱。一方面,他们在遇到困难时,能显示出过人的自信和超强的独自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他们能够在事先有针对性地多做预案,很快地在不同的场景,针对不同的对象,拿出使人怦然心动的东西来。张仪乃至苏秦、范雎等,莫不如是。而这些,对于我们今天的相关工作,仍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张仪在自己事业不顺的初期,即便蒙羞受辱,也没有灰心,更没有一蹶不振。面对挫折,他有一股超越常人的韧劲。这的确是他的过人之处,也应当是作为一名超级间谍的基本素质。但是,张仪的家国观念显得非常淡漠。他甚至为了一己之私,出卖曾经生养自己的祖国。他在晚年迫不得已又返回魏国,能借魏王和故土的荫护苟且度完残年,是他的一丝幸运罢了。张仪这种忠贞信念的缺乏,显然是从事间谍活动的大忌,不容不辨。和孟子同时的景春曾对孟子说:“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 安居而天下熄。”而孟子则认为,只有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才配得称为大丈夫,张仪顶多可算是“妾妇”之类的臣子。在儒家思想长期占据要津的古代社会,孟子的这种品评方式影响了很多人。是故,张仪很像是一个箭垛式的名人。这种状况只是到了近现代,随着儒家思想的走衰和民主意识的逐渐增强,才稍得改观。这倒是一个颇有趣味的现象。

    更多精彩 《凯风智见:登临山水与通向自我之路》    

                  《凯风智见:威震西南的都蛮部落为何神秘消失》   

                  《凯风智见:人在江湖漂之“清末的江湖”》    

                       《凯风智见:国本之争中的臣子与皇帝》   

                  《文史新说:跟唐代诗人学就业》  

                  《文史新说:巴文化 重庆人的根》    

                       《文史新说:丢失的“工匠精神”如何传承?》  

分享到:
责任编辑: